第九十三章 造访(4 / 6)
“道友谬矣。”杨万里又道,“非是放它逍遥,而是收治祖师座下,日日听经,有朝一日若能皈依正道、褪尽凶顽,修成护法果业,岂非一桩美谈?”
这边,宴席上。
李长安为无尘斟上第二杯酒。
“和尚一贯视鬼王为钱塘诸恶之首,今日也要保它么?”
“折了窟窿城眾恶鬼,鬼王好比拔了爪牙的断脊老狗,放它一条狗命,也无关大局。”
“无关大局便可对累累血债视而不见?”
无尘搓著酒杯,眼神露出一丝苦涩。
“都说人老容易念旧,祖师亦不能免俗。家里养久的老狗纵使发了疯咬人,但看它奄奄一息哀鸣,也难免会动惻隱之心。”
……
正堂里。
“法王到底是受封百年的正祀之神,若要追究罪业,也该由正敕之大神明正典刑。”
场中一片喧譁,良久,华翁开口压下杂音。
“李城隍受阴天子之敕,承百姓之愿,小小道人好生大胆,敢在府中信口开河!”
杨万里却笑道:“既在府中,无有旁人,华府君就莫要虚言唬人了。”
“华某乃文判,怎敢称府君。”华老顿了顿,“十三家意欲何为?”
“法王確实有过,李道友诚然有功,受封城隍亦无不可,只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继任城隍乃钱塘大事,不能轻忽,听闻诸位编纂有《钱塘府君驱凶除煞大律》以厘定阴阳、管束人鬼,祖师们以为此举大善,愿遣经师指导诸位完善经文。”
酒宴上。
李长安为无尘斟上第二杯酒。
“稀奇,真稀奇。”道士嘿笑,“贫道还以为自己神憎佛嫌,十三家必杀我而后快哩。”
“那夜之事我实不知,事后我回了棲霞山打听……”无尘端著酒杯久久不饮,眼中阴晴好一阵,“十三家毕竟是十三家,祖师之间难免有分歧,道长也莫要置气,需以大局为重。”
“实话说,这城隍的位置,贫道坐或不坐都不打紧,唯独不能叫百姓受二茬罪,不能让牺牲者的血泪白流。”李长安举杯,“若能成事,十三家能捏著鼻子,认我这城隍,我何尝不能放下芥蒂。”
……
正堂里。
华老压抑著怒火。
“照你说,《麻衣律》要改!”
“世事何曾尽善尽美?”
“十三家想改什么?且道来。”
“细则自有经师与诸位商量,但有几点,祖师们以为不得不改。” ↑返回顶部↑
这边,宴席上。
李长安为无尘斟上第二杯酒。
“和尚一贯视鬼王为钱塘诸恶之首,今日也要保它么?”
“折了窟窿城眾恶鬼,鬼王好比拔了爪牙的断脊老狗,放它一条狗命,也无关大局。”
“无关大局便可对累累血债视而不见?”
无尘搓著酒杯,眼神露出一丝苦涩。
“都说人老容易念旧,祖师亦不能免俗。家里养久的老狗纵使发了疯咬人,但看它奄奄一息哀鸣,也难免会动惻隱之心。”
……
正堂里。
“法王到底是受封百年的正祀之神,若要追究罪业,也该由正敕之大神明正典刑。”
场中一片喧譁,良久,华翁开口压下杂音。
“李城隍受阴天子之敕,承百姓之愿,小小道人好生大胆,敢在府中信口开河!”
杨万里却笑道:“既在府中,无有旁人,华府君就莫要虚言唬人了。”
“华某乃文判,怎敢称府君。”华老顿了顿,“十三家意欲何为?”
“法王確实有过,李道友诚然有功,受封城隍亦无不可,只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继任城隍乃钱塘大事,不能轻忽,听闻诸位编纂有《钱塘府君驱凶除煞大律》以厘定阴阳、管束人鬼,祖师们以为此举大善,愿遣经师指导诸位完善经文。”
酒宴上。
李长安为无尘斟上第二杯酒。
“稀奇,真稀奇。”道士嘿笑,“贫道还以为自己神憎佛嫌,十三家必杀我而后快哩。”
“那夜之事我实不知,事后我回了棲霞山打听……”无尘端著酒杯久久不饮,眼中阴晴好一阵,“十三家毕竟是十三家,祖师之间难免有分歧,道长也莫要置气,需以大局为重。”
“实话说,这城隍的位置,贫道坐或不坐都不打紧,唯独不能叫百姓受二茬罪,不能让牺牲者的血泪白流。”李长安举杯,“若能成事,十三家能捏著鼻子,认我这城隍,我何尝不能放下芥蒂。”
……
正堂里。
华老压抑著怒火。
“照你说,《麻衣律》要改!”
“世事何曾尽善尽美?”
“十三家想改什么?且道来。”
“细则自有经师与诸位商量,但有几点,祖师们以为不得不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