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答覆(8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那所谓“血湖狱”中的囚徒已被分食一空,找不到受害者指认,好在,窟窿城建成数百年,粗粗建章立制,各司留有卷宗,十三家只顾著搜刮財宝,却把那些无用纸张留给了城隍府。
  卷宗所记,所谓鉤星使者名义上是惩罚墮胎、杀婴之人,实则一些不慎流產的、婴儿早夭的也一併加害,甚至会故意作祟害孕妇难產而死,一尸两命后,母亲投入血湖狱供它施暴,孩子则交给夜啼使者充当玩具。
  文判一个个念到近年受害孕妇的名字。
  有人嚎啕大哭,知情者说念到名字的妇人是他妻子,流產而死后被產鬼拖入窟窿城,坊间便传言,是女子不贞与外人珠胎暗结,忧愁之下故意墮胎才招来鬼神,丈夫始终不信,而今终於沉冤昭雪,却可怜妻子连魂魄也已不在。
  有人感慨万分,向周围解释,他听到了故人之妻的名字,他那故人一脉单传,年过三十无有子嗣,便以重金去轮转寺求子,十三家灵验非凡,不久,妻子就怀上了孩子,可惜临盆在即,那妻子却突发狂病而流產,被鬼神拖入了窟窿城,故人也鬱鬱而终。
  罪证確凿。
  当城隍问罪,结果自是。
  “斩。”
  ……
  几个被俘的大鬼一一授首。
  更加兴奋的人群却迟迟没有等到那一句“带人犯”。
  狂热稍稍平息,各种恍然、惊疑、犹豫、惶恐、忐忑的目光齐聚过来,人们已有预感。
  於是。
  文判洪声道。
  “带鬼王。”
  铜虎亲自领队,带著一眾兵马抬著鬼王庞大如山的身躯来到台前。
  它周身依旧穿刺著虬盘的槐木,曾经肥硕的躯体已被根须汲食得乾枯嶙峋,一动不动,若非胸膛有微弱的起伏,证明它还是个“活”物,真似一具巨兽倒下的尸骸。
  场中早已一片死寂,人们甚至低下头不敢投去丁点儿目光,钱塘有不可直视佛神的敬畏传统,便是祖师们的一件衣裳、一驾法轿也能叫信徒们五体投地不敢稍失敬畏,何况这一度被某些人认为是十四家的鬼王呢?
  台上,城隍与判官们见状並不失望,相反大感欣慰,之前的铺垫卓有成效,至少没有人惶恐得跪下磕头。
  “鬼王者,失其姓名,本为钱塘苦工,不堪豪右奸民欺压,愤而自戮,纠结厉鬼肆虐坊间,城中僧道苦其凶恶怜其经歷,与它立誓,叫它退入地下奉其为神,年年香火供奉不绝,换其庇护一方,叫人鬼两安。然他受人香火,愈加凶厉,得人供奉,更添贪婪。数百年间,纠集凶煞恶鬼盘踞阴沟暗渠,號称『窟窿城』,勾结巫师、毛神、无赖,盘剥百姓,血食人间。算其罪行,罄竹难书,究其怨孽,业海难容……今得书一簿,可窥一角。”
  文判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
  册子也是出自窟窿城,但不是什么卷宗,而是鬼王的厨子记录其饮食的膳食录。
  “大王欲食甜,取二八少女肋下肉软,洗净抄水捞出,抹去皮上油水,趁热涂上红放凉。蒸糯米饭一笼,以豆沙猪油拌匀备用,再將豆沙以熟猪油翻炒,加以红,同样放凉备用。肉改刀切片,肉片夹以豆沙,装入蒸碗,再填上糯米饭,隔水蒸熟。大王食尽蒸肉不语,问鬼姬,答滋味颇佳,然肉稍老柴。”
  “王又欲食甜,取肥嫩婴孩肉……王大悦,赏金叶三片。”
  “大王喜食舌,以伶俐少年最佳,老者舌腥,蠢者舌绵……冬醃风乾,隔年食之,大王言,极似好火腿。”
  “大王腹痛,欲食粥。选肥硕者,用刀將两脯肉去皮细刮,用余骨熬汤下之,吃时加细米粉、火腿屑、松子肉,共敲碎放汤內,起锅时放葱姜。王爱此粥滋味,令常备。”
  ……
  一条一条念下来。
  原本低垂的目光一道一道抬起,如枪似箭。
  “大王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