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东西两城隍(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三家好大的口气,一个月?一个月就想把城隍的位置从咱们手里抢走?看惯了磕头,便以为人人听话事事如意?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虚名攒了千年又如何?哪里及得上咱们提著脑袋为钱塘做的实事?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桿秤的。”
  黄尾得意洋洋。
  这几日来,东西两城隍爭香火,就属他和五娘贡献最大。
  五娘是四处奔走,为百姓诊病施药,叫鬼医娘娘的名头越发响亮,许多信徒在供奉城隍之余,也在神龕里陪祀了一尊鬼医娘娘像。若干年后,今日模糊成故事,说不定会讹传成城隍公、城隍婆云云。
  而黄尾则是为“竞选”出谋划策,他脑子灵光,熟悉世情,更兼脸皮厚、下限低,好主意、餿主意一刻冒不停。只可惜,华翁还是太方正了些,叫他的“才华”不能尽情发挥。
  儘管如此。
  取得的成绩也叫大伙儿大为鼓舞,以为就算面对是十三家那样的庞然大物,小而坚韧的城隍府也未必会输。
  就像昔日解冤讎对上窟窿城。
  直到……
  欢呼是从最东边的迎潮坊开始的,不到半个时辰,便传到了最西边的富贵坊。
  传递如此之快,好像城里每一个人都自觉加入了这接力欢呼的游戏——听到欢呼,发出欢呼,把欢呼传染给下一个人。
  待李长安发觉,刘府已被欢呼声环绕。
  他走上街头。
  到处是欢呼雀跃,到处是喜气洋洋。
  有人大笑著在街上纵情狂奔,有人在临街的楼上泼洒铜钱,有人勾肩搭背青天白日地就要大加庆贺、一醉方休。
  李长安拉住一个路人。
  “什么喜事?个个发癲。”
  “船!是船!船抵港了!”
  “港口不是天天有船么?”
  “唉呀!不是客船,不是军舰!是商船!南洋来的商船!”路人兴奋得张牙舞爪,“城隍爷说啦,海患已平,买卖可以做,工坊也可以开啦!”
  “城隍?哪个城隍?”
  “还能是哪个城隍?自然是东城隍!当然是锦衣城隍!”
  李长安似有所感,他走遍了里外诸坊。
  看见关门闭市的商铺、酒店重新开张,看见东西瓦子再度热闹,看见杨柳街的姐儿又开始临窗招袖,看见乞丐唱起莲落来比平日多得了一倍的赏钱,看见力工们喜笑顏开聚向码头,看见工坊又开始“叮叮噹噹”,看见滯留仓库数月之久的丝绸陶瓷装满了商船,迫不及待扬帆出港……
  李长安抬头。
  又看到天上莲池,西边青,东边黄,中间依旧混沌不明,但明黄已缓慢而坚定压倒碧青。
  李长安知道。
  大势已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