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他心心念念的。却还是回到故国。
  儿时,刚懂事时就立志要报效国家。小学作文里,末尾一句常常是:甘当建设四化的一颗螺丝钉。当年事,凭着地也是这样一腔热血。
  在海外,很多个夜里睡不着地时候,莫志强回首当年,尤其是改变他命运的那场风波,不得不承认,那时候太年轻,凭着冲动行事,出发点固然是好地,但行事手段却太过天真
  “功过已属当年事,真正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能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是当年分手时,大山对他说的话。
  多少年来莫志强一直牢记心头。
  大山是他这一生,最该感激的人,在他最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最大的、无私的帮助。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今天已届而立之年的他,或许跟许多正在海外工作生活的校友一样,毕业后选择到国外发展。
  也或许成为国内某个部门的中坚力量,有了得已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
  少年时莫志强就有过强烈的希望,施政一方,造福一方。
  可惜到了后来,所有的向往付诸东流。
  也许,正因为当年的出国,是迫不得已的突然之举,在海外的日子,他才如此这般的思乡亲切,念念不忘想要重回故国,终致发展成一种执念,毫不眷恋国外的舒适生活。
  外面的高楼大厦,给不了他归属感“梁园虽好,不是吾乡。”
  父母亲去年冬天还去莫志强那里住了些日子,那时就听儿子说他要回国,只是得慢慢把手头的工作一一安排好,要费些时日。是以此次见面,高兴之情在脸上洋溢,却谈不上喜极而泣。
  而一帮子老同学见面,你来我往寒喧说话,自有一番热情,不需细表。
  “志强路上辛苦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在饭店订了位子,走,大家换个地方说话”
  大山把大家请上了车。
  嗯,不得不说,这些当年的热血学子,如今各自有了一片天空,不得志的人有,但大多数人都已经功成名就。
  大山的车头前领路,后边数量车鱼贯而行。
  莫志强打开车窗,近似贪婪的看着路两边的风景。
  九年没有回来,北京变化太大了,变的他都要不认识了。
  虽然一早就有这种体悟,然而亲眼看到后,心里还是有种莫名的感伤,也夹杂着喜悦和无限感慨,说不清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
  饭店,包厢里。
  伍阿哥抱着儿子献宝。两岁多的小男孩伍伍,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不怕生,见谁都一脸笑嘻嘻,甜甜叫着“叔叔、阿姨。”
  大山上学早,这帮子聚到一起的老同学,最小的也比大山大了两岁,有些比大山高一级甚至两级的同学,年纪相差就更多了。这些人基本上都结了婚,大多数都做了父母。
  就有同学打趣道:“志强,我们还以为你这次回来肯定不是一个人,怎么着也该带着一个吧?我们都猜,你这次领回来的,到底是黄头发绿眼睛呢,还是绿头发黄眼睛”
  伍阿哥把儿子交给旁边的一位女同学。
  今天是为莫志强接风,来的清一色的都是老同学,大家都没有携伴参加。伍阿哥是老丈人住院,虽然不是多要紧的大病,但岳母早逝,妻子得留在医院照顾,不得已带着宝贝儿子一道来了。
  “你以为你在说妖怪呢?什么绿头发黄眼睛,长成那样的能看吗?真是贬低我们志强的品味。”他转头朝莫志强的父亲笑道:“是吧,伯父?”
  莫志强的父亲笑着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