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4)
  最近很少这样了,只有易洛不在的这些时候,她会趁着天还没亮把秋衾拉出来作陪,因为天一亮,又得忙得没完没了。
大多时候,她喜欢一个人在枫林中、在竹林中、在小桥上、在山茶花下散步,想象着易洛就在身边,温暖的胸膛环抱依偎,在她耳边喃喃低语着爱语
秋衾的想法是否像她这般有巨大的转变,她不知道。不过在有些生活习惯上,确实有些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白天、晚上对她“黏得死紧”——这是易洛的说法。
最大的功臣当然是易向!他老是有事没事的缠着秋衾,久而久之秋衾也就懒得再那么辛苦了——这是瞳儿自己的看法。
现在演变成有时瞳儿要找秋衾,还得到他房里把他揪出来。易洛为此很感激易向,他说至少以后他们亲热的时候,不必顾虑有人在一旁听见。
当时听到易洛的话,瞳儿的脸刷的红透,以前完全不曾注意过这些,现在回想每当他们在温存、亲热的时候,秋衾不是守在门口,就是守在离他们不远之处,若是有心的话,别说声音了,只怕该看的、不该看的,也全让他看光了。
唉!怎么又想起易洛来了,自己不是这么多愁善感的人啊!
希望有一天,秋衾能遇上一位好女孩,也尝尝情爱的滋味,纵使是酸、是苦,也不枉到人世走这一遭!
又近黎明,瞳儿与秋衾一前一后漫步至竹林中。这座竹林虽在宫中,但地属偏远,出了枫林别院还得走上一段脚程,易洛爱带她来,现在这里也成了她另一块相思之地了。
转眼易洛已去了半旬,她渐渐有度日如年之感,有时没来由的一阵心悸,这些天来,心口上好像多了些什么,总觉得心头闷闷的。不知为什么,她开始觉得不再快乐。心中只希望易洛马上回来,让他来抚慰她躁动的情绪。
“秋衾,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我好怕,怕他有个万一”瞳儿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秋衾看向她忧心的脸色。“没事的,他快回来了。”
“是吗?”她轻闭上眼,秋衾的语气平淡,让她彷若吃了一颗定心丸。
易洛,快回来!她忍不住在心里喊着。
深夜时分,空气中弥漫着诡谲的气息,地牢通道照得通亮,先前一阵凄绝的哀号已转为低声的悲鸣。黎云疾步走进地牢,森严戒备的士兵衬出事件的严重。他挥手示意他们不必行礼,脚下是因被用刑而狼狈昏迷的黑衣男子。
“这件事,务必要压下。”
“属下对外只说是捉到一名窃贼,应不致惊扰各宫安驾。”地牢内唯一的一名将士回话。
黎云点头表示赞许,用脚踢了踢脚下的男子,之前在他身上搜出了敌国昌见第八皇子的通信函,表示宫中有卧底的奸细内应,还好捕捉的时间过程短,不致惊扰太多人。
“他都招了吗?”黎云眼中闪着冷酷,若能仁慈点,他会赐这人一剑痛快,只可惜还要找出宫中的奸细,注定这人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大人请看。”禁军统领呈上三张供纸,黎云看完脸色大变。
“不可能。”
“依属下看,他们这种死士,不可能出卖自己人,一定是想栽赃嫁祸,保全他们的人。再说,他供称并未与接应者见面,只负责在固定地点传递信函,光这一点就令人起疑。”
黎云冷眼看着那男子“除了你之外,可有其它人看过这份供词?”
“没有,属下一开始就发现他的供词关系重大,所以独自审问,到目前为止,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好,把他拖进密室,我要亲自审问。”
“是!”禁军统领背起犯人,压下地上一块石砖,一面石墙应声而开,在外面驻守的士兵不再听见哀号声,除非将耳朵贴紧那面石墙,才可能隐约听见由密室内所传出的凄惨叫声。
待黎云离开密室已近黎明,他仍是脸色凝重,那窃贼的口供使人心寒。
他一口咬定宫中的内应是柳瞳儿,指证她是昌见国所派出的卧底。通信之处是北围竹林中的一块大石,石头底下压着信件,由他负责拿取。他声称虽见过前来取信之人,但二人不曾交谈,而来人一身白衣素纱却蒙着面,气质脱俗出尘。
瞳儿是不是奸细,黎云当然清楚。她是黎远劫来,再交给他带回来的,她会进宫,一切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就是再厉害的人,也没法安排得如此天衣无缝。
更何况若是要掩人耳目,何以只蒙面却一身白衣未换?一眼就能让人认出,蒙面不是多此一举吗?内奸自然是另有其人,但要如何才能找出?当此大婚之际,突然冒出这件事来,不难让人联想可能是一件阴谋。 ↑返回顶部↑
			
			
			
			
			
		大多时候,她喜欢一个人在枫林中、在竹林中、在小桥上、在山茶花下散步,想象着易洛就在身边,温暖的胸膛环抱依偎,在她耳边喃喃低语着爱语
秋衾的想法是否像她这般有巨大的转变,她不知道。不过在有些生活习惯上,确实有些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白天、晚上对她“黏得死紧”——这是易洛的说法。
最大的功臣当然是易向!他老是有事没事的缠着秋衾,久而久之秋衾也就懒得再那么辛苦了——这是瞳儿自己的看法。
现在演变成有时瞳儿要找秋衾,还得到他房里把他揪出来。易洛为此很感激易向,他说至少以后他们亲热的时候,不必顾虑有人在一旁听见。
当时听到易洛的话,瞳儿的脸刷的红透,以前完全不曾注意过这些,现在回想每当他们在温存、亲热的时候,秋衾不是守在门口,就是守在离他们不远之处,若是有心的话,别说声音了,只怕该看的、不该看的,也全让他看光了。
唉!怎么又想起易洛来了,自己不是这么多愁善感的人啊!
希望有一天,秋衾能遇上一位好女孩,也尝尝情爱的滋味,纵使是酸、是苦,也不枉到人世走这一遭!
又近黎明,瞳儿与秋衾一前一后漫步至竹林中。这座竹林虽在宫中,但地属偏远,出了枫林别院还得走上一段脚程,易洛爱带她来,现在这里也成了她另一块相思之地了。
转眼易洛已去了半旬,她渐渐有度日如年之感,有时没来由的一阵心悸,这些天来,心口上好像多了些什么,总觉得心头闷闷的。不知为什么,她开始觉得不再快乐。心中只希望易洛马上回来,让他来抚慰她躁动的情绪。
“秋衾,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我好怕,怕他有个万一”瞳儿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秋衾看向她忧心的脸色。“没事的,他快回来了。”
“是吗?”她轻闭上眼,秋衾的语气平淡,让她彷若吃了一颗定心丸。
易洛,快回来!她忍不住在心里喊着。
深夜时分,空气中弥漫着诡谲的气息,地牢通道照得通亮,先前一阵凄绝的哀号已转为低声的悲鸣。黎云疾步走进地牢,森严戒备的士兵衬出事件的严重。他挥手示意他们不必行礼,脚下是因被用刑而狼狈昏迷的黑衣男子。
“这件事,务必要压下。”
“属下对外只说是捉到一名窃贼,应不致惊扰各宫安驾。”地牢内唯一的一名将士回话。
黎云点头表示赞许,用脚踢了踢脚下的男子,之前在他身上搜出了敌国昌见第八皇子的通信函,表示宫中有卧底的奸细内应,还好捕捉的时间过程短,不致惊扰太多人。
“他都招了吗?”黎云眼中闪着冷酷,若能仁慈点,他会赐这人一剑痛快,只可惜还要找出宫中的奸细,注定这人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大人请看。”禁军统领呈上三张供纸,黎云看完脸色大变。
“不可能。”
“依属下看,他们这种死士,不可能出卖自己人,一定是想栽赃嫁祸,保全他们的人。再说,他供称并未与接应者见面,只负责在固定地点传递信函,光这一点就令人起疑。”
黎云冷眼看着那男子“除了你之外,可有其它人看过这份供词?”
“没有,属下一开始就发现他的供词关系重大,所以独自审问,到目前为止,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好,把他拖进密室,我要亲自审问。”
“是!”禁军统领背起犯人,压下地上一块石砖,一面石墙应声而开,在外面驻守的士兵不再听见哀号声,除非将耳朵贴紧那面石墙,才可能隐约听见由密室内所传出的凄惨叫声。
待黎云离开密室已近黎明,他仍是脸色凝重,那窃贼的口供使人心寒。
他一口咬定宫中的内应是柳瞳儿,指证她是昌见国所派出的卧底。通信之处是北围竹林中的一块大石,石头底下压着信件,由他负责拿取。他声称虽见过前来取信之人,但二人不曾交谈,而来人一身白衣素纱却蒙着面,气质脱俗出尘。
瞳儿是不是奸细,黎云当然清楚。她是黎远劫来,再交给他带回来的,她会进宫,一切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就是再厉害的人,也没法安排得如此天衣无缝。
更何况若是要掩人耳目,何以只蒙面却一身白衣未换?一眼就能让人认出,蒙面不是多此一举吗?内奸自然是另有其人,但要如何才能找出?当此大婚之际,突然冒出这件事来,不难让人联想可能是一件阴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