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朕该如何平?”
  阎翟光再说出他此次回京的主要目的“太子已死,国之储君已失,为免其它王爷日后欲效法宣工夺权,圣上应速立新太子以镇朝野,以免他人狼子野心再起。”
  他一手抚着下颔沉思“另立新太子”
  “圣上,这事可万万不能等。”伯他仍有犹豫,阎翟光落力地再推他一把。
  “依爱卿看,诸位王爷何者具太子之姿?”觉得他言之有理的建羽,心中虽已有了个新任太子的人选,但还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齐王。”他毫不犹豫。
  建羽挑高一眉“因齐王救你一命?”
  “臣荐齐王,并非为报齐王之恩,更非个人私情,臣是站在皇家的立场上来考量,”在他面前仍是隐瞒着与玄玉关系的阎翟光,将道理说得洋洋洒洒的“臣之所以认为该立齐王为新太子,是因齐王本就为圣上次子,按理续传,名正言顺。”
  “除了这呢?”虽然这个理由已是足够,但若要让其它皇子心服口服,只怕还得再多点让其它皇子无法动摇的理由。
  阎翟光在说的时候,眼里带着敬佩的眸光。
  “齐王年纪最近于太子,自赴洛阳就任总管一职起即渐现治官治地治民长才,灭南之战中,齐王身居行军大元帅更是功不可没。江北与江南旱涝两灾肆虐未平,战火又掀,在此等困况下齐王仍不忘为圣上保本保民,九江虽受灾,但齐王仍能在困劣之环境下率轩辕大军奔赴长安救圣。臣虽不认为齐王可藉此邀功,但齐王为国所做之事却不容忽视。”
  “信王与晋王不适任太子吗?”
  “信王虽发达丹阳与扬州,但信王为人与商人无异,圣上亦知,治国与经商不同,加上信王政历尚浅,别说朝臣不服,只怕天下人也不服。”阎翟光当下神情一改,说得是既叹气又摇头,晋王乃一届勇夫,沙场虽无敌,可却不晓得治国治民之道。”
  听完他这-席话后,不语的建羽,思绪忽地飘至远处,他回想起那日玄玉跪叩在大殿上亲自将兵符交出的模样。
  他还记得,初登基之时,各地异姓王皆有反意,为平定四方诸侯,灵恩大力推荐玄玉出任洛阳总管,因灵恩相信这个二弟的能耐,认为玄玉必定能够除去那些异姓王所造成的隐忧。事实证明,灵恩的选择是对的,洛阳在玄玉的治理下,短短几年内即成了国内第二大城不说,更成了杨国的经济重城,而洛阳城内的那班异姓王们,竟也都伏首于玄玉,根本就不需朝廷费上一兵一卒。
  相形之下,虽然凤翔也任太原总管,但凤翔的作法却与玄玉出人甚大,三年之内,凤翔是将太原纳入杨国的手中没错,可凤翔却让那些异姓王全部人头落了地,以杀制反,凤翔虽铲了异姓王并确保他们永无机会再反,但凤翔同时也砍掉了太原人的人心。
  其实就当年凤翔人杀异姓工一事,他就应该察觉到,凤翔血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是他从没想到凤翔竞这么狠,就连太子也能狠下心除去。
  不知不觉问又再次想起灵恩,建羽一手掩着胸口,努力想压抑下那-阵阵又再次在他胸臆里翻腾的悲痛,在伤痛中,他忽然想起,当年,他曾分别给了灵恩与玄玉各一块王,因他俩是他心头的两块宝玉,如今身怀苍龙之王的灵恩已死,现下的他,手中的宝玉就仅剩拥有白虎之玉的玄玉。
  灵恩之所以会死,是因那些觊觎皇位的皇子们一手所造成,假若今日他将太子改立于玄玉,那么日后玄玉又将会遭遇到什么?尔岱与德龄,是否也会对玄玉痛下杀手?远在丹阳的德龄,手中拥有伏义营,而曾平定西北与西南的尔岱,手中益州大军军容也不容小觑。
  他已经失去了一个灵恩了,他绝不能再失去玄玉。
  “圣上?”静立在一旁的阎翟光,不解地看着双目泛着精光,看似像下了什么决定的他。
  “齐王现在何处?”重新振作的建羽,深吸了口气后问。
  “回圣上,齐王亲自去迎太子灵柩了。”
  “待齐王回宫后,命他来见我。”知道玄玉对灵恩仍有一份情之后,建羽更是下定了决心“还有,速为朕拟道圣旨,通令全朝大臣,三日后早朝,朕将颁旨另立新太子。”
  “臣遵旨。”
  被补下狱后,负伤遭囚在天牢里的凤翔,听了许多牢头他们说的许多事,许多这阵子以来在朝中发生的大事。
  例如父皇废后,皇叔贺玄武被下旨处斩,以及玄玉被立为新太子。
  他更听说父皇还有意大大削减各王爷手中的兵权,并且要求伏羲营以及益州大军裁减军员,唯独改驻在长安近处的轩辕营,一兵未动。
  从父皇所下的这些圣旨中可看出来,父皇不但要玄玉继接灵恩的棒子,父皇更极力不要玄玉也因兄弟之故,被逼得踏上与灵恩相同的道路,父皇要保玄玉。
  至于他这方面的消息也不少,自他垮台下狱的消息一传出后,太原那边早就隐忍他乡时的地方官,全都争先恐后地对父皇上折大书特书他的不是,尤其他对待治地官员与百姓的作风又是如何严苛,哼,标准的树倒猢孙散、只是他不明白父皇为何不下旨将他处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