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未下车,在车门一开见到外头的景况后,阎翟光愕然地张大了眼,看着眼前这座人了夜,不但下熄灯却反而灯火辉煌,人人携着行李家当,忙碌地在大街上走动的洛阳城。
  就着街上的灯火看了好一阵后,他自百姓的神色及手中所携之物中总算有些明白。
  “这是”阎翟光一手捉住他的衣袖“汗青,康太守要弃洛阳?”
  “长安若掀战,势必危及洛阳,因此非撤不可。”尹汗青边说边将他给扶下车“为免京中起疑,眼下康大人犹不会做得太明显,只会先行将洛阳大半官员及部份百姓撤至九江,咱们明日也会同他们一道走。”
  “其余百姓呢?”两脚站上洛阳街道的他,不解地看着有些百姓似根本无意要走,只是帮忙着其它人打点。
  “届时全河南府的百姓将随康大人一同撤至九江。”
  “康太守不同老夫一块走?”花了那么大的工夫才保住康定宴,玄玉怎么可能把康定宴留在这危地?
  “他不能,也不肯。”尹汗青朝前方扬着下颔示意“太守来了”
  “参见相爷”一路自城门那端跑来的康定宴,在喘过气后,恭谨地朝这个救命恩人行礼。
  “我都听汗青说了。他一脸的肃穆“康大人真不与老夫一块前去九江?。”
  康定宴拱手以覆“下官身负王爷所托,必须在洛阳留至最后一刻,百姓不走,下宫不能走。”
  没料到他会说这话的阎翟光,怔怔地瞧着他那张看似疲惫的脸庞。
  “为了王爷,相爷不可在洛阳久留。”康定宴恳切地望着他“明日下官会安排爷前往九江,届时还得请相爷再委屈一阵。”
  总算见识到玄玉收服人心的厉害,怔仲得不能言语的阎翟光,从没想过,玄玉竟可以将以独善其身出名的洛阳太守改造到这种程度?然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为了玄玉,康定宴居然愿冒这么大的风险?
  假若,太子也能与玄玉一般,或许今日太子不但能安居东宫,更可令全朝上下一心为主,而不王于得落到个不得不兴兵自保的下场
  想起当年,那时建羽尚未登基,在朝中的玄玉行事低调得彷佛不存在般,而他每至冉相府上,所见的也都是建羽与灵恩,很少见到玄玉,只有几回,他曾与正在练剑的玄玉单独打过照面。
  现下回想起来,他不懂,为何那时的他,双眼只看得见建羽与灵恩,却看不见玄玉?为何他从没仔细地看过那个总是沉默不语,静静待在其位之上不与父兄争锋的玄玉?一直以来,他总认为无论是龙是凤,不管是何人皆逃不过自己的这双眼。是敌人的,他定能及早发现并将之除去,若是个可造之材,经他提携定可收为己用,可他却忽略了玄玉,他没注意到当年那个在府中默然练剑、将自己隐身于庙堂上的冉家次子。
  他竞没看见,光芒远此灵恩还要灿烂的玄玉
  在康定宴打完招呼,忙着命人将车队开至太守府时,阎翟光边定向车门边问向一旁。
  “汗青,你可知齐王究竟想得到什么?”
  尹汗青一怔,随后笑开来“知道。”
  “天子之位?”当年的玄玉,已不再是现今的玄玉,他下知道促使着玄玉一改不争不求的前态,转变成以齐王之姿欲击败众兄弟的野心者,究竟是何原冈。
  大抵了解玄玉心思的尹汗青,朝他缓缓摇首。
  “不,是天下。”
  隐约听出这两者差别的阎翟光,侧首看着尹汗青写满信任的脸庞。
  “他想要的是一座锦绣河山。”尹汗青仰首眺向即将天明的天际“一座,能够长治久安的百年江山。”
  帐外人声此起彼落,全面戒备准备出击的盘古营,营中火炬彻夜不熄,除往来巡逻卫队外,三步一岗、十步一哨,近日来营中兵士几乎都未曾就寝,不分日夜,营中上下大多都忙于公务或是在大帐外检备兵器。
  在忙碌之余,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眼下的他们都只是想藉忙碌这借口,来打发此时隐藏于胸口底下那份紧张的心情,营中人人都在等,等圣上颁下圣谕废太子,或是等太子先发制人。
  漫长的等待太磨人,也令人心惊难安,可他们都知道,在等待之后,无论是哪一个结果,他们都只有一种面对的方武。
  在帐内坐在书案前几度执笔欲书,却总是反复搁下笔的霍天行,此时双耳并没有听见帐外的种种,相反的,他觉得这夜恐怕会是皇城内最后宁静的一夜,往后,可能这似水的夜色再也不能如此平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