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之三:想山碑(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二十七名养元谷大成修士,由曼曼率领来到了想山碑所在。放眼望去,这里竟然已有四百多人守候,比十年前梅野石造山的场面更轰动!
  想山碑不仅是一块碑,也是一处小型洞天结界或者说秘境,来者只要亮明身份接受登记管理便可自由出入。
  进出此地唯一的限制就是修为了,假如不到大成境界根本就察觉不到秘境的存在。
  平日哪怕最冷清的时候,这里都有几十人在观摩石碑。世上有什么地方只要去了,至少就能遇到几十位大成修士?恐只有此间。
  华真行肯定不是当世修为最高的修士,但这三十年来,绝对是修行界首屈一指的顶流。他今日出现在这里,据说已突破九境修为。
  身为养元谷谷主,他将完成打造想山的最后一步,为持续近二十年的盛况划上句号。养元谷方面也没有刻意保密,消息早就传出去了。
  今日盛况不仅是华真行本人的影响,也是想山工程持续二十年的影响所蓄积。
  与天下高人打了个招呼,华真行独自飞到了想山山脉的尽头。前方有一座孤伶伶的山峰,便是游方三年前打造,离这边的山脚有一公里多远。
  华真行此番施法,要将山脉延伸与那座山峰衔接,取龙衔珠之意。
  前方的山峰、身后的这段山脉、周边的平原,所有人员都已清场。
  华真行的身形飞来后,随即便消失不见,或者说这片时空便是他的形神所在。
  山脉的缺口也消失了,并非立刻就被弥补完整,而是以任何一种感应手段都察觉不到这片时空的存在。
  施展此等大神通时,理论上旁人是无法观摩的,若强行查探便等于出手斗法,所以三位老人家才搞了一块想山碑。
  近五百名大成修士端坐于秘境之中,感应着想山碑中的神念变化,相当于通过某种玄妙的方式观看现场直播,接受即时传来的神念心印。
  在众人的感应中,虚无处出现了一件神器,就是华真行的神隐枪。但它不是以枪的形态出现,而是扎根不知何处的一株神莲,舒摇生长展开了叶片。
  叶片翻卷化为了一段山脊的形状,然后众人的元神感应中,才清晰出现了两侧的山脉和中间那段坳口。
  如此硕大的莲叶,脉络随之化为了立体网架结构,在变化中构成了这段山体的龙骨。华真行并非要将这件神器埋在山中当成骨架,它有点像工程中的脚手架。
  紧接着坳口处出现了堆叠生长的岩层,它们构成了山体的真正的骨架,且经过了大法力凝炼,接近山体表面时还构筑成一座座洞府的轮廓。
  山体骨架每生长一分,神隐枪化为的网架结构便消失一分,待框架打造完成后,又有大量土石出现,将全部山体构造完整。
  这些土石似是凭空出现的,实则是以大神通搬运而来,搬运的地点是五色湖湿地。
  五色湖是缘江流经的一片湿地湖泊,它本就是凿建山脉、开挖土石方所形成的。杨老头在湖中移植五色莲,因此得名。
  华真行此举也是扩大了五色湖的面积与深度。
  他虽不见踪影,却仿佛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土石也似穿越了时空。
  这个过程在外人看来是瞬时的,仿佛土石在某个地方凭空消失,又在另一个地方凭空出现,实则都发生华真行的形神之内。
  九境修为,已经用不着空间神器,形神所随就相当于空间神器的妙用——这是众多参悟想山碑者的感受,他们能“看”到却还做不到。
  华真行本人对此的感受是,难怪上古时那些九境圆满高人,行至世间法尽头未得飞升或飞升功败垂成的那一刻,能将形神化为一方天地秘境。
  华真行此刻只是感悟了玄理,以他初入九境的修为尚做不到,就算将来能做到,他也不会如此选择。
  施法中的华真行忽有所悟,或者说他又领悟了此前参悟想山碑的某些玄妙。想山碑他已经参悟过很多次,但有些境界此前看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而此刻豁然。
  曾出手打造想山碑者,大部分修为都比此时的华真行高不少。他们所施展的手段就是对后人的启发与点化,尤其是对华真行这种情况。
  就在造山过程中,华真行领悟了九境阳神化身之妙,却尚未凝炼化身,因为这需要接下再去修证,此刻还是专心打造山脉吧……转眼间山脉已打造完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