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3)
对父亲的再次出海,母亲真是万般无奈,每回父亲一走,她的精神就陷入紧张状况,吃不下睡不好,一直到父亲平安回来,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第二年,母亲生下了我,在月子里,父亲的渔船久久不归,使原本精神衰弱的母亲,再受到惊吓而变得歇斯底里的疯狂,她不顾产后虚弱的身子,整天跑到港边苦等,注视著汪洋无际的海水发呆,再不就高声地喊叫,用头去撞停在附近的舶沿等到父亲的渔船满载而归的,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地崩溃了!
父亲伤心欲绝,四处借钱找医生诊治,不断到各庙字去烧香拜佛求神。为了想早一点治好母亲的病,不惜任何代价,钱有如流水般地花出去,最后只有卖掉房子搬到台北,在朋友介绍下再次回到商船上工作。
自从母亲生病,整个家就由我姨妈来照管,我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大的。母亲的病时好时坏,有时跟正常人一样,很温顺,对我也挺慈祥,可是一到春天,就会没理由地发作,凶起来时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又撕又咬,又吼又跳,那样子实在可怕;要是父亲在家,情况就更糟,好几次,她拿著菜刀追砍,有一回躲避不及,父亲右手的小指被剁下一截。许多人都劝父亲把她送到疯人院,父亲执意不肯,总是不断地托人打听延请名医,抱著希望地等著奇迹出现。
到我十岁那年,病情越来越恶化,并且妨碍到附近邻居,引起公愤;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终于硬著心肠把母亲送进疗养院做长期治疗。
祖母在父亲回来三年后就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姨妈和─我,父亲为了赚更多的钱,改跑远洋油轮,每三年才回来一趟,一个港口接著一个港口,一条船换过一条船,整日与大海为伍,成年生活在浩瀚无边冷酷无情的大海上。
每一次回来,都觉得他苍老许多,皱纹也加深了一些。后来我才知道,他不肯跑近洋不肯下地改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怕面对我姨妈──一个为他牺牲青春,奉献出自己的女人。
“哦你是说,你姨妈一直爱著你父亲?”
“嗯,她也爱我,把我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爱。”
“你父亲知道吗?”
“知道。”
“哦”我轻轻应了一声,整个思维都落入极深的震荡之中,惠如的烟继续袖著,整个人象隐在迷雾之中一样,渺渺茫茫,神秘而不可捉摸,她吐了一串烟圈,又吹散它们。
“心仪,听了我的故事,有什么感想?你千万别多心,我只是一方面要倾吐,一方面让你明白为什么我一直拒绝小李,不肯和他交往的原因。”
“因为他是船员?是讨海人?”
“对!你想,在看过这么多不幸,受过这许多痛苦之后,怎么会有心情和一个以海为生的男人交往?说实在,我并不讨厌小李,他人好又爽直,有责任感,将来可能是个好丈夫。”
“其实这一切的不幸也不全错在职业上,大部分原因应该说是战乱。嗳,对了,你说你父亲离家七年,这段时间里,他都在什么地方呢?”
“说采也可怜,那七年当中,他一直四处流浪,做工、赚钱为生,由印度到南洋,受尽千辛万苦,据姨妈告诉我,父亲的船在二十九年底开航不久,即被迫停航,全部中国船员就在印度一个小港下船,领了一点象征性的差遣费.开始过著近似放逐的流浪生活,起初还期待著船能够复航,早一天回到故土,但是日复一日,战事不停地进行著,海上成了战场,一般船只根本无法通行,在无望当中,只有开始做苦力.积下钱之后,一点点往回走,到了南洋一带,有不少被日军抓了去,中途也有人因水土不服而陈尸异地,剩下一小部分的船员们,只好躲在丛林里,过著半野人似的生活”
她的声音中透著无尽的凄凉意味,大眼睛上蒙著一层晶莹的泪光,打了几个转,那些盈眶的泪水又压了回去,她整理了自己的情绪,又露出灵慧的神态说著:
“心仪,哪天到我家来玩,你应该多跟阿姨聊聊,两个船员眷属。”
“好啊!我还真想见见她呢:”
“告诉你,心仪,我好恨。恨跑船,恨大海,恨这种出卖自己的行业,由于它,耽误了两个女人的青春,害了一个男人的一生,造成许多不幸,你爱的人不能爱,爱你的人又不能接受,多苦?我想干船的人自己多半不快乐,也不能给别人幸福!”
“话不能这么讲”
“也许是吧!心仪,你别多心,我不是有意刺激你。”
“怎么会呢?”
走出咖啡馆,已经是点灯时分了,在车站和惠如分手后,坐上公车,觉得心里郁郁沉沉的压得难过;阿渔,好想你!想得心里发疼,真的。 ↑返回顶部↑
第二年,母亲生下了我,在月子里,父亲的渔船久久不归,使原本精神衰弱的母亲,再受到惊吓而变得歇斯底里的疯狂,她不顾产后虚弱的身子,整天跑到港边苦等,注视著汪洋无际的海水发呆,再不就高声地喊叫,用头去撞停在附近的舶沿等到父亲的渔船满载而归的,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地崩溃了!
父亲伤心欲绝,四处借钱找医生诊治,不断到各庙字去烧香拜佛求神。为了想早一点治好母亲的病,不惜任何代价,钱有如流水般地花出去,最后只有卖掉房子搬到台北,在朋友介绍下再次回到商船上工作。
自从母亲生病,整个家就由我姨妈来照管,我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大的。母亲的病时好时坏,有时跟正常人一样,很温顺,对我也挺慈祥,可是一到春天,就会没理由地发作,凶起来时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又撕又咬,又吼又跳,那样子实在可怕;要是父亲在家,情况就更糟,好几次,她拿著菜刀追砍,有一回躲避不及,父亲右手的小指被剁下一截。许多人都劝父亲把她送到疯人院,父亲执意不肯,总是不断地托人打听延请名医,抱著希望地等著奇迹出现。
到我十岁那年,病情越来越恶化,并且妨碍到附近邻居,引起公愤;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终于硬著心肠把母亲送进疗养院做长期治疗。
祖母在父亲回来三年后就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姨妈和─我,父亲为了赚更多的钱,改跑远洋油轮,每三年才回来一趟,一个港口接著一个港口,一条船换过一条船,整日与大海为伍,成年生活在浩瀚无边冷酷无情的大海上。
每一次回来,都觉得他苍老许多,皱纹也加深了一些。后来我才知道,他不肯跑近洋不肯下地改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怕面对我姨妈──一个为他牺牲青春,奉献出自己的女人。
“哦你是说,你姨妈一直爱著你父亲?”
“嗯,她也爱我,把我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爱。”
“你父亲知道吗?”
“知道。”
“哦”我轻轻应了一声,整个思维都落入极深的震荡之中,惠如的烟继续袖著,整个人象隐在迷雾之中一样,渺渺茫茫,神秘而不可捉摸,她吐了一串烟圈,又吹散它们。
“心仪,听了我的故事,有什么感想?你千万别多心,我只是一方面要倾吐,一方面让你明白为什么我一直拒绝小李,不肯和他交往的原因。”
“因为他是船员?是讨海人?”
“对!你想,在看过这么多不幸,受过这许多痛苦之后,怎么会有心情和一个以海为生的男人交往?说实在,我并不讨厌小李,他人好又爽直,有责任感,将来可能是个好丈夫。”
“其实这一切的不幸也不全错在职业上,大部分原因应该说是战乱。嗳,对了,你说你父亲离家七年,这段时间里,他都在什么地方呢?”
“说采也可怜,那七年当中,他一直四处流浪,做工、赚钱为生,由印度到南洋,受尽千辛万苦,据姨妈告诉我,父亲的船在二十九年底开航不久,即被迫停航,全部中国船员就在印度一个小港下船,领了一点象征性的差遣费.开始过著近似放逐的流浪生活,起初还期待著船能够复航,早一天回到故土,但是日复一日,战事不停地进行著,海上成了战场,一般船只根本无法通行,在无望当中,只有开始做苦力.积下钱之后,一点点往回走,到了南洋一带,有不少被日军抓了去,中途也有人因水土不服而陈尸异地,剩下一小部分的船员们,只好躲在丛林里,过著半野人似的生活”
她的声音中透著无尽的凄凉意味,大眼睛上蒙著一层晶莹的泪光,打了几个转,那些盈眶的泪水又压了回去,她整理了自己的情绪,又露出灵慧的神态说著:
“心仪,哪天到我家来玩,你应该多跟阿姨聊聊,两个船员眷属。”
“好啊!我还真想见见她呢:”
“告诉你,心仪,我好恨。恨跑船,恨大海,恨这种出卖自己的行业,由于它,耽误了两个女人的青春,害了一个男人的一生,造成许多不幸,你爱的人不能爱,爱你的人又不能接受,多苦?我想干船的人自己多半不快乐,也不能给别人幸福!”
“话不能这么讲”
“也许是吧!心仪,你别多心,我不是有意刺激你。”
“怎么会呢?”
走出咖啡馆,已经是点灯时分了,在车站和惠如分手后,坐上公车,觉得心里郁郁沉沉的压得难过;阿渔,好想你!想得心里发疼,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