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龙璧(2 / 3)
“我……”
“你不清楚这块龙璧的价值吗?”
“我又不傻……阿娘,我与你说心里话吧,姐姐说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焉能不知它的可贵?陛下肯把它赐给我,是因为喜欢姐姐,爱屋及乌,可是我不想活在那么多人的目光之下,那让我特别心慌,我怕犯错,更怕被别人发现身上的不对劲。”
确实都是实心实意的话,小小的孩子不图虚荣,能有这样的觉悟,宣夫人是高兴的,但在这件事上,她也拿不了过多的主意:“你姐姐在宫中为贵人,一饮一啄,全仰赖陛下的恩泽。宫里的女人,要争的就是宠爱,有了陛下的宠爱,就不会被人看轻和欺负。不过你所思虑的,也很有道理。这龙璧你且好好收着,以后入宫时便带在身上,姐姐一旦问及,你就拿出来给她看,问你为何不佩戴在腰间,你就回她,此物贵重无比,怕有所磕损。”
邓弥依旧觉得麻烦,悄悄祈愿以后少入宫,谁晓得,她的愿望竟一时成了真的,往后四年,她都没有再踏足过皇宫。
永寿元年腊月,一直照顾邓弥的秦嬷嬷得急病去世了。
世上知道邓弥是女儿身的,仅剩两个人,一个是邓弥自己,一个是宣夫人。
没有谁,能让宣夫人像信任秦嬷嬷那样,交付埋藏最深的秘密,共同去圆邓弥真实身份的弥天大谎。
宣夫人忧虑了很久,那段时日她费尽思量,为邓弥做尽打算,整个人都消瘦得厉害。
邓演和邓阳不知情,单单以为母亲是舍不得数十年相伴的秦嬷嬷,但是邓弥却不能不懂宣夫人的忧愁,邓弥的心事也是沉甸甸的,邓康缠着要她教投壶,她都时常走神,惹得邓康数番埋怨。
没有了人照顾,邓弥学着自己处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乎从不麻烦府中的仆从婢女,她觉得独自过活也没有什么,正要去安慰宣夫人,宣夫人却没给她开口的机会,宣夫人神态凝重,嘱咐了她次日早起,说要带她去见一个人。
二月初一的清早,邓弥站在城西永昌里一座僻静的宅院外,非常茫然。
“如果里面的人肯留你,你就乖乖待在这里。”
宣夫人盯紧邓弥的双眼,告诉了她这样一句话,然后她松开牵着邓弥的手,亲自上前去敲门。
来应门的是个胡人少年,高高瘦瘦,十五六的年纪,短发,灰褐短衣。
宣夫人低声跟胡人少年说了什么,胡人少年抬头来看邓弥,点头关闭了院门,不多久又重新过来打开,请宣夫人和邓弥入内。
庭院不算大,但布置齐整,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地面泼有水渍,打扫得干净,一点枯枝残叶都不曾有,人走过去的时候,惊跑了一只黄狸猫。
宁静的屋子里立满了书柜,书柜上被满满当当的竹简和籍册塞满了。
胡人少年在前面走,引着客人到了屋子中央的一方小室,那是被四面书柜围出来的四方空间,陈设简约,除了两张书案、几座烛台以及散落或堆积的典籍,就基本看不见别的什么了。
胡人少年朝大书案的方向喊了一声:“师父。”
“唔?”
一张倦意的脸从堆积如山的竹简后冒出来。
邓弥略惊了一跳,不光是因为没想到书简后藏着一个人,更是因为那个人的样貌——
那也是个胡人!
深邃的五官,卷曲披散的黑色长发,看上去,倒是个面目还算英俊的中年人,只是一脸胡子拉碴的模样,委实显得潦草了。
宣夫人躬身,启唇轻道了一声:“安侯。”
邓弥正讶异,此处是什么地方,此胡人是何人,冷不丁却见母亲态度这般恭敬,不由得疑窦更深。
“哦,来啦?”书案后的人一边起身一边道,“就是这个孩子?”
中年胡人扯下披在肩上的外袍,顺手抽了一张纸,经由邓弥和宣夫人面前,他走向旁边的小长案,推落案头的书册,将纸平铺在长案上,再示意邓弥道:“你过来。”
邓弥懵里懵懂走过去。 ↑返回顶部↑
“你不清楚这块龙璧的价值吗?”
“我又不傻……阿娘,我与你说心里话吧,姐姐说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焉能不知它的可贵?陛下肯把它赐给我,是因为喜欢姐姐,爱屋及乌,可是我不想活在那么多人的目光之下,那让我特别心慌,我怕犯错,更怕被别人发现身上的不对劲。”
确实都是实心实意的话,小小的孩子不图虚荣,能有这样的觉悟,宣夫人是高兴的,但在这件事上,她也拿不了过多的主意:“你姐姐在宫中为贵人,一饮一啄,全仰赖陛下的恩泽。宫里的女人,要争的就是宠爱,有了陛下的宠爱,就不会被人看轻和欺负。不过你所思虑的,也很有道理。这龙璧你且好好收着,以后入宫时便带在身上,姐姐一旦问及,你就拿出来给她看,问你为何不佩戴在腰间,你就回她,此物贵重无比,怕有所磕损。”
邓弥依旧觉得麻烦,悄悄祈愿以后少入宫,谁晓得,她的愿望竟一时成了真的,往后四年,她都没有再踏足过皇宫。
永寿元年腊月,一直照顾邓弥的秦嬷嬷得急病去世了。
世上知道邓弥是女儿身的,仅剩两个人,一个是邓弥自己,一个是宣夫人。
没有谁,能让宣夫人像信任秦嬷嬷那样,交付埋藏最深的秘密,共同去圆邓弥真实身份的弥天大谎。
宣夫人忧虑了很久,那段时日她费尽思量,为邓弥做尽打算,整个人都消瘦得厉害。
邓演和邓阳不知情,单单以为母亲是舍不得数十年相伴的秦嬷嬷,但是邓弥却不能不懂宣夫人的忧愁,邓弥的心事也是沉甸甸的,邓康缠着要她教投壶,她都时常走神,惹得邓康数番埋怨。
没有了人照顾,邓弥学着自己处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乎从不麻烦府中的仆从婢女,她觉得独自过活也没有什么,正要去安慰宣夫人,宣夫人却没给她开口的机会,宣夫人神态凝重,嘱咐了她次日早起,说要带她去见一个人。
二月初一的清早,邓弥站在城西永昌里一座僻静的宅院外,非常茫然。
“如果里面的人肯留你,你就乖乖待在这里。”
宣夫人盯紧邓弥的双眼,告诉了她这样一句话,然后她松开牵着邓弥的手,亲自上前去敲门。
来应门的是个胡人少年,高高瘦瘦,十五六的年纪,短发,灰褐短衣。
宣夫人低声跟胡人少年说了什么,胡人少年抬头来看邓弥,点头关闭了院门,不多久又重新过来打开,请宣夫人和邓弥入内。
庭院不算大,但布置齐整,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地面泼有水渍,打扫得干净,一点枯枝残叶都不曾有,人走过去的时候,惊跑了一只黄狸猫。
宁静的屋子里立满了书柜,书柜上被满满当当的竹简和籍册塞满了。
胡人少年在前面走,引着客人到了屋子中央的一方小室,那是被四面书柜围出来的四方空间,陈设简约,除了两张书案、几座烛台以及散落或堆积的典籍,就基本看不见别的什么了。
胡人少年朝大书案的方向喊了一声:“师父。”
“唔?”
一张倦意的脸从堆积如山的竹简后冒出来。
邓弥略惊了一跳,不光是因为没想到书简后藏着一个人,更是因为那个人的样貌——
那也是个胡人!
深邃的五官,卷曲披散的黑色长发,看上去,倒是个面目还算英俊的中年人,只是一脸胡子拉碴的模样,委实显得潦草了。
宣夫人躬身,启唇轻道了一声:“安侯。”
邓弥正讶异,此处是什么地方,此胡人是何人,冷不丁却见母亲态度这般恭敬,不由得疑窦更深。
“哦,来啦?”书案后的人一边起身一边道,“就是这个孩子?”
中年胡人扯下披在肩上的外袍,顺手抽了一张纸,经由邓弥和宣夫人面前,他走向旁边的小长案,推落案头的书册,将纸平铺在长案上,再示意邓弥道:“你过来。”
邓弥懵里懵懂走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