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人走茶凉后的齐粟娘五(2 / 2)
十四阿哥半晌无语。
慈宁宫里的齐粟娘只觉着玉嬷嬷这两日说话越来越和缓了,时常让她歇着,做错了事儿也不说她。皇太后也时常赏她些精细吃食。
她满心里觉着奇怪,看看四周,慈宁宫里的宫女太监如往常一样对她陪着笑脸,平常她也不和他们搭话儿,瞧不出什么异样。她想出门打听消息,又想着陈演叫她安心等待,便也只得耐着性子守着慈宁宫不出,天天数着日子等着陈演回来。
因着天气入了伏,紫禁城又闷又热,康熙奉着皇太后,带着老婆儿子搬进了畅春园。齐粟娘又住进了当年她和蕊姑一起住过的屋子。
凝春阁里虽是树叶繁茂,齐粟娘的屋子窗外亦有一棵大槐树挡阳蔽阴,但仍是闷热。齐粟娘想着家里那一匣子白纱扇子正好用上,便趁着八爷来畅春园凝春堂向太后请安时,托了李全儿捎带捎带,李全儿二话不说便应了。
午后,齐粟娘走出凝春堂,来到桃花堤边。桃花早已谢了,但水堤边的桃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荫凉一片。风从活水上拂过,带着阵阵凉意。
齐粟娘坐在树荫下的青石凳上,一边等着李全儿,一边做鞋子“应是在路上了罢或许到了陕西了”齐粟娘有一针没一针地缝着鞋边上的莲枝,明知这鞋现下怕也是用不上了,却似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仍是每天都在做。
这几日她听玉嬷嬷说起了十多年前去黄河探源的六个御前侍卫,最后只有舒兰、拉锡两个人回到了京城。其余四个虽是封官赐爵,子孙蒙荫,却连尸身都失在了星宿海,亲族们只能为他们立了衣冠冢
齐粟娘忽地一阵心悸,抬起头来,正看到远远地来了一个捧着扇匣的大太监。齐粟娘想着必是李全儿,连忙站了起来,那太监到了近前,齐粟娘微微一诧,却是傅有荣。
齐粟娘心中欢喜,知道是十四爷还没有去通州兵营,她见得傅有荣面色有些不好,又在愣神,想着十四阿哥的坏脾气,不敢说笑,陪着笑脸迎上了傅有荣。 ↑返回顶部↑
慈宁宫里的齐粟娘只觉着玉嬷嬷这两日说话越来越和缓了,时常让她歇着,做错了事儿也不说她。皇太后也时常赏她些精细吃食。
她满心里觉着奇怪,看看四周,慈宁宫里的宫女太监如往常一样对她陪着笑脸,平常她也不和他们搭话儿,瞧不出什么异样。她想出门打听消息,又想着陈演叫她安心等待,便也只得耐着性子守着慈宁宫不出,天天数着日子等着陈演回来。
因着天气入了伏,紫禁城又闷又热,康熙奉着皇太后,带着老婆儿子搬进了畅春园。齐粟娘又住进了当年她和蕊姑一起住过的屋子。
凝春阁里虽是树叶繁茂,齐粟娘的屋子窗外亦有一棵大槐树挡阳蔽阴,但仍是闷热。齐粟娘想着家里那一匣子白纱扇子正好用上,便趁着八爷来畅春园凝春堂向太后请安时,托了李全儿捎带捎带,李全儿二话不说便应了。
午后,齐粟娘走出凝春堂,来到桃花堤边。桃花早已谢了,但水堤边的桃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荫凉一片。风从活水上拂过,带着阵阵凉意。
齐粟娘坐在树荫下的青石凳上,一边等着李全儿,一边做鞋子“应是在路上了罢或许到了陕西了”齐粟娘有一针没一针地缝着鞋边上的莲枝,明知这鞋现下怕也是用不上了,却似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仍是每天都在做。
这几日她听玉嬷嬷说起了十多年前去黄河探源的六个御前侍卫,最后只有舒兰、拉锡两个人回到了京城。其余四个虽是封官赐爵,子孙蒙荫,却连尸身都失在了星宿海,亲族们只能为他们立了衣冠冢
齐粟娘忽地一阵心悸,抬起头来,正看到远远地来了一个捧着扇匣的大太监。齐粟娘想着必是李全儿,连忙站了起来,那太监到了近前,齐粟娘微微一诧,却是傅有荣。
齐粟娘心中欢喜,知道是十四爷还没有去通州兵营,她见得傅有荣面色有些不好,又在愣神,想着十四阿哥的坏脾气,不敢说笑,陪着笑脸迎上了傅有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