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市离乡下不是很远,有半个小时就到了的样子,不过中间还要去上香,也就耽误了时间。
  寺院不大,挨在这座城市的一角,不过香火倒是很旺盛,来这里求子求平安求前程的人不少,虽然不是旅游景点,但名气却一点不小。
  宽敞的crv内舒适平稳,魏喜坐在后面陪着孙子魏诚诚,小家伙随着车子的行驶犯迷糊来的真快,到了寺庙时,不用人担心,他自己就昏昏的倒在二门子里了,锁好车之后,魏喜看了看车后排的孙子说道:“这样好吗?要不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把孩子留在车中,我真不放心。”
  看着公公一脸不太配合的模样又忧心忡忡的搓着手,离夏笑了笑说道:“都来了,咱们上完香就走,也不耽误,没事,走吧!”说完离夏拉着老人的手朝着寺庙走去。
  那素色包身裙很是合体,把一个紧妙年华彰显的凹凸有致。哒哒哒的高跟清脆声从脚下传来,走了不远就到了寺庙,门外有一些喇嘛走动,更多的是类似上香的游客还有地摊摆设的生意。
  穿过外院,一条二十多米长的青砖石板路,整齐而笔直,路的两旁栽种着矮松装饰,已经可以看到寺院的规模。
  两旁内侧的僧房斋室,院落里种着的银杏和菩提树,枝杈繁密的迎往着来客,散发着圣洁,仿若在庇佑着普度众生。
  琉璃瓦铺就的大殿庄严肃穆,殿前同样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香炉,手臂粗细的香烛插在炉中浓郁着散发着缭绕。
  一个身穿运动短裤披着外衫脚踏旅游鞋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妇就这样的穿过左门走进殿中,请了香之后,离夏心中默念着:“信者还愿,求家人平安求孩子健康求老人幸福。”然后郑重的把香插进炉中。
  付了香油钱之后,离夏问着:“爸你不上香?”魏喜也不多解释,直直的说道:“不了不了,心意有了就够了,走吧!”老人想着车中的孩子,催促着儿媳妇尽快回去。
  走出右门,出了寺庙。一个喇嘛模样的在不远处摆着地摊正在兜售,上香之前就看到了,魏喜没理会“咱们看看,挺好玩的。”离夏拉着公公的胳膊说道“这个就不要看了吧,孩子还在车里呢。”魏喜想到孩子还在车中有些焦急“随便看看吧,耽误不了几分钟。”玩心一起,离夏轻轻拉着公公的手臂,向那边走去。
  “都看看,都看看,都是正宗的,求个平安,请一尊回家。”那个喇嘛模样的在吆喝着,有左近的人家随便转转的、有外省来的求子拜佛的、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女以及类似离夏这种情况,围观的人不少,买卖也在进行着。
  “一看就是假的,哄人玩的,你看看,还不是石膏做的,再说,摆这个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请的,有谁从他这请的,分明就是个骗子。”魏喜冲着离夏低声说着,
  “看看,当玩玩呗,哄小孩也不错啊。”离夏看着满地的神佛,这种本性的随意还有自身散发出的异性气息,很快就被那个喇嘛捕捉到“喂,姐姐,你也请一个吧,求平安求福报求子,对,你拿的那个就很好。”喇嘛不遗余力的吆喝着,中气十足的样子,显然他在这里工作不是一天两天了。
  公公耳边的劝说,还有喇嘛的撺掇,离夏摆弄着手里的佛像,这个太大了,拿起来看了看又放下,然后看看别的,她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物品弄的眼花缭乱,自己对这些物事又不摸头,自然而然的心理也就没有了主意。
  “刚才那个很不错的,很多人都请了回去,你要是嫌大,这个小一些你看看。”喇嘛随手从身后的包里拿出一个递了过去,手掌大小的一尊小佛像,和刚才那个的样子差不多“这个的价钱多少。”离夏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询问价格了“你给50吧!”喇嘛不客气的说着,脸上还显露出价格合理的样子“别理他,咱们走吧,就是这里的骗子,你看他拿的这个是什么?年前来的时候,他就吆喝着要我买,我都没理他。”魏喜低低的在离夏耳边说道,看到美女身边一个中年人嘀嘀咕咕的,喇嘛继续劝道:“求了平安,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待他说完,离夏就笑了“呵呵,推销了半天,如果我不请一尊回去,都对不起你这半天的口舌了,好吧,我就来这个了。”离夏拿起这个巴掌大小的佛像,也没再多看一眼。
  那个喇嘛开心的接过了离夏的钱继续吆喝“那边的佛菩萨你要的话给80,对,就是你手里的那个。”这样的一个生意人,那简直就是做完一票是一票,交易完成,谁还有闲心跟你解释个一二。
  “你啊,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真是的,你也不看看。”魏喜扫了一眼那尊佛像说道,
  离夏不解的看了看,也是一呆,开始还以为是送子观音之类的,这回细看,发现了蹊跷,那端坐着的不是观音,好像是个男性,而他怀中抱着的娇小人儿也不是孩子,而是个女人,女人还是赤裸的,更为夸张的是,他们下面竟然是交媾的姿态,看到这里,离夏的脸瞬间就红了,如鹿撞般的起伏着胸脯,路人对于这漂亮的年轻少妇的脸蛋为什么红,不知道作何设想,也许是夏日的炎热?那就不知道了。
  拿着也不好,丢了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又不好直接过问公公这个到底是什么,离夏只好捏在手中,本来打算是给孩子玩的,也没有细琢磨,买到手中才知道自己有些唐突,心事重重的她来到座驾旁,看到孩子仍在熟睡,急忙打开车门透了透气,稍事调整一下心情之后,便发动了车子,朝乡下的老家驶去。
  沿途的杨树枝叶茂盛,透过顶部的窗缝,一丝温风拂进,这个时候,气温还不算太高,车内也不闷热,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口。
  一座平板小石桥展在眼前,那种灰白色的桥面,风吹雨打经年累积的坑坑点点,桥下翠绿色的水面上漂散着浮萍,几只鸭子在水面上扑腾着捕捉着鱼儿裹腹。
  村边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随便的站着的、推着自行车的、小孩子玩耍的,也来不及和他们打招呼,车子就驶进了村子。
  村子如今已经修建了公路,早些年的泥土道已不复存在,集体建设的新区排房那青砖碧瓦高门大院,看起来还是很气派的,顺着弯扭的村路,车子继续朝老家行驶。
  这个村子在左近村落中比较大,过了新区,后面是老区,老区的房子稍微有些破旧,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房还伫立在那里,几十年中,也破烂的不像样子,青蓝色大尺寸的砖砌盖的,有土墙围着的院落,甚至有的人家还是篱笆院,院里的枣树枝杈林立,青红相间的脆枣挂满枝头,这就是这个村子的特色。宗建的老家靠在村子西边,毗邻村路,村路以西是大片的田地,远离公路不受车马的轰鸣,也算是一派田园之处。
  虽然身处老区,那隔着十多米就架起的路灯,在夜晚,使得村子不再漆黑一片,尤其夏季夜晚,欢笑声从未间断。
  一会儿到了老家,那高脚院,红漆大门还是很艳丽的展示在那里,前后两排房子连在一起,像个二进院落,前面的房子住人,后院的空地种菜,房子兼顾着储藏,彼此之间有一个后门,不过,前后院倒是都开了独自的大门。
  车子最终停靠在院子前面那片空地,这片老区的房子倒不似新区的排房那样,都是散落的没有什么规矩的建设的,空间也就不是那么拥挤了。
  一群闲散人员围坐在树下,唠叨着,看到了白色的汽车驶来停在空地前,知道是魏喜家的,呼啦一片打起了招呼。下了车,魏喜带着儿媳妇和邻舍打着招呼,然后把孩子从座椅上放了下来然后抱了起来。
  几个老婶子七嘴八舌的在那里喊着:“老喜的大孙子来了,看看啊,看看,这小家伙这俊模样,真个喜人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