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陆伯言劝降贺公苗 鲁子敬回师会稽城(2 / 3)
“公与兄,吾亦是有此疑问。战乱之时,尚有此人间繁华乎?”田丰苦笑道。
“田野之间,市井之中,人人感恩刘皇叔。书院之中,人人皆是皇叔门生。刘备,好大的手笔。”沮授黯然摇头,“商贾云集,百姓乐业。幼有所依,老有所养。所谓治世,不过如此了。”
田丰闻言,叹道:“想主公重敛于民,又不知与民休养生息,长此以往,民有嗟怨,恐怕河北危矣。”
沮授苦笑一声,忽地举杯一饮而尽,低声道:“若是刘备得了天下,那百姓便有福了。”
“公与兄,你。”田丰听的明白,大惊道。随即看见沮授一脸的颓废,以及那眼角悄悄淌出的两行泪,亦是长叹一声,黯然道:“百姓何辜啊!”
庐江城,陆逊一身白衣,坐在大堂之上。堂下有小校正自禀报:“大人。自上游来了一支船队,十余艘船,七百余人,皆为铁链所阻,泊于江心。虎林及庐江两岸守军,皆已备好床弩,投石车,防止其登陆逃窜。”
“好。”陆逊笑道,“吾等此船队多时矣。准备一支小船,吾这便前去。”
“诺。”小校躬身退下。
长江江心,数十只船被铁链所阻,泊于江心。贺齐徐盛俱是满面忧色,欲进,为铁链所阻,欲退,那岸边明晃晃的弩箭以及不远处数十艘艨艟正冷冷地对着自己。恐怕只要有所异动,那弩箭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吧。再说了,即便是退,又能退到哪儿去呢?鄱阳大寨已被荆州水军攻占了,若非其守将拼死断后,自己这十余艘船,恐怕一艘也难以逃出吧。而且,船上将士基本上是个个带伤,即便回去,又有多少战力呢?本想趁着庐江虎林守军不注意时,顺流直下。不想虽无水军巡逻,却在长江中拉起了十余条铁链。真是好大的手笔,这需要靡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啊。
“将军,你看。”忽有小校指向北岸。贺齐闻言望去,只见一艘小船正在打旗号,却是让自己这方的主将过去谈判。打的是江东水军常用得通讯旗号,故此贺齐识得。
“文向,你领军在此等候,吾去见见其人。”贺齐略一思虑,便即说道。
“大人。”徐盛面露忧虑之色,欲要劝阻。
“刘备自诩仁义,其帐下断不会首鼠两端,汝且放心,吾去去便回。”贺齐摆摆手,阻止道。
徐盛无言,默默退在一旁。便有小校,准备了一叶扁舟,贺齐登上小舟,径往北岸而去,那里正有一艘小船等候。
两船靠近,便有徐州军士取了跳板,搭在两船之间。贺齐便走了过去,其亲卫欲要上船,却为徐州军士所阻。看着徐州军士那手里明晃晃的弩箭,贺齐摆了摆手,其亲卫这才怒视着徐州军士,在本船等候。
贺齐在一个小校的引领之下,进了船舱,只见舱中甚是敞亮,有一人,一身白衣,正在斟酒,闻得有人来,也不抬头,径自说道:“公苗兄别来无恙乎?吾在此等候多时了。”言毕,酒已斟满,抬起头来,正是陆逊。
“伯言,是你?”贺齐一见,顿时一怔。
“酒已备好,且坐下饮酒说话。”陆逊微微一笑,伸手相邀。
贺齐面无表情,入座,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荆州水军,已至何处?公苗兄可否相告?”陆逊见贺齐饮了酒,方笑道。
贺齐也不答话,阴沉着脸,盯着恐酒杯。陆逊见状,微微一笑,又斟满了一杯酒。贺齐又是举杯一饮而尽,却仍不答言。陆逊亦是微笑着再斟满一杯,贺齐毫不客气地一饮而尽。一抹嘴,贺齐长吁口气,方摇头道:“吾实不知。”
“既如此,公苗兄便于在下小酌,在此等候如何?”陆逊笑道。
“公亦是名门之后,为何背叛江东?”贺齐反问道。
“兄既知吾乃是陆氏之后,岂不知陆氏旧事乎?”陆逊脸色一沉,反诘道。
贺齐默然半晌,方道:“既如此,伯言有言尽管讲来。”
“刘皇叔已然兵至吴郡城下,江东已然只余吴郡会稽矣。君以为孙氏尚有翻身之日乎?”陆逊又恢复了一脸的笑意,“公苗兄乃江东名将,如今形势明了,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兄之能力,他日封侯拜将亦非难事矣。”顿了顿,看看默然不语的贺齐,又道:“君即使要为孙氏做忠臣,却置帐下数百将士与何地?莫不是要与帐下军士一同沉于长江之中乎?公苗兄,汝之一念,可救千人。汝帐下军士,连同妻子老小,亦会感念兄之大恩。”
“伯言,且待吾回船与众人计议一番如何?”蠕动着嘴唇,贺齐干涩地说道。
“如此,逊便在此等候佳音了。”陆逊笑道,“另,荆州水军不时便到,还请将军速作决断。”
贺齐点点头,起身出舱。
“投降?”徐盛看着贺齐,满脸的惊讶。贺齐缓缓地点头。 ↑返回顶部↑
“田野之间,市井之中,人人感恩刘皇叔。书院之中,人人皆是皇叔门生。刘备,好大的手笔。”沮授黯然摇头,“商贾云集,百姓乐业。幼有所依,老有所养。所谓治世,不过如此了。”
田丰闻言,叹道:“想主公重敛于民,又不知与民休养生息,长此以往,民有嗟怨,恐怕河北危矣。”
沮授苦笑一声,忽地举杯一饮而尽,低声道:“若是刘备得了天下,那百姓便有福了。”
“公与兄,你。”田丰听的明白,大惊道。随即看见沮授一脸的颓废,以及那眼角悄悄淌出的两行泪,亦是长叹一声,黯然道:“百姓何辜啊!”
庐江城,陆逊一身白衣,坐在大堂之上。堂下有小校正自禀报:“大人。自上游来了一支船队,十余艘船,七百余人,皆为铁链所阻,泊于江心。虎林及庐江两岸守军,皆已备好床弩,投石车,防止其登陆逃窜。”
“好。”陆逊笑道,“吾等此船队多时矣。准备一支小船,吾这便前去。”
“诺。”小校躬身退下。
长江江心,数十只船被铁链所阻,泊于江心。贺齐徐盛俱是满面忧色,欲进,为铁链所阻,欲退,那岸边明晃晃的弩箭以及不远处数十艘艨艟正冷冷地对着自己。恐怕只要有所异动,那弩箭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吧。再说了,即便是退,又能退到哪儿去呢?鄱阳大寨已被荆州水军攻占了,若非其守将拼死断后,自己这十余艘船,恐怕一艘也难以逃出吧。而且,船上将士基本上是个个带伤,即便回去,又有多少战力呢?本想趁着庐江虎林守军不注意时,顺流直下。不想虽无水军巡逻,却在长江中拉起了十余条铁链。真是好大的手笔,这需要靡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啊。
“将军,你看。”忽有小校指向北岸。贺齐闻言望去,只见一艘小船正在打旗号,却是让自己这方的主将过去谈判。打的是江东水军常用得通讯旗号,故此贺齐识得。
“文向,你领军在此等候,吾去见见其人。”贺齐略一思虑,便即说道。
“大人。”徐盛面露忧虑之色,欲要劝阻。
“刘备自诩仁义,其帐下断不会首鼠两端,汝且放心,吾去去便回。”贺齐摆摆手,阻止道。
徐盛无言,默默退在一旁。便有小校,准备了一叶扁舟,贺齐登上小舟,径往北岸而去,那里正有一艘小船等候。
两船靠近,便有徐州军士取了跳板,搭在两船之间。贺齐便走了过去,其亲卫欲要上船,却为徐州军士所阻。看着徐州军士那手里明晃晃的弩箭,贺齐摆了摆手,其亲卫这才怒视着徐州军士,在本船等候。
贺齐在一个小校的引领之下,进了船舱,只见舱中甚是敞亮,有一人,一身白衣,正在斟酒,闻得有人来,也不抬头,径自说道:“公苗兄别来无恙乎?吾在此等候多时了。”言毕,酒已斟满,抬起头来,正是陆逊。
“伯言,是你?”贺齐一见,顿时一怔。
“酒已备好,且坐下饮酒说话。”陆逊微微一笑,伸手相邀。
贺齐面无表情,入座,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荆州水军,已至何处?公苗兄可否相告?”陆逊见贺齐饮了酒,方笑道。
贺齐也不答话,阴沉着脸,盯着恐酒杯。陆逊见状,微微一笑,又斟满了一杯酒。贺齐又是举杯一饮而尽,却仍不答言。陆逊亦是微笑着再斟满一杯,贺齐毫不客气地一饮而尽。一抹嘴,贺齐长吁口气,方摇头道:“吾实不知。”
“既如此,公苗兄便于在下小酌,在此等候如何?”陆逊笑道。
“公亦是名门之后,为何背叛江东?”贺齐反问道。
“兄既知吾乃是陆氏之后,岂不知陆氏旧事乎?”陆逊脸色一沉,反诘道。
贺齐默然半晌,方道:“既如此,伯言有言尽管讲来。”
“刘皇叔已然兵至吴郡城下,江东已然只余吴郡会稽矣。君以为孙氏尚有翻身之日乎?”陆逊又恢复了一脸的笑意,“公苗兄乃江东名将,如今形势明了,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兄之能力,他日封侯拜将亦非难事矣。”顿了顿,看看默然不语的贺齐,又道:“君即使要为孙氏做忠臣,却置帐下数百将士与何地?莫不是要与帐下军士一同沉于长江之中乎?公苗兄,汝之一念,可救千人。汝帐下军士,连同妻子老小,亦会感念兄之大恩。”
“伯言,且待吾回船与众人计议一番如何?”蠕动着嘴唇,贺齐干涩地说道。
“如此,逊便在此等候佳音了。”陆逊笑道,“另,荆州水军不时便到,还请将军速作决断。”
贺齐点点头,起身出舱。
“投降?”徐盛看着贺齐,满脸的惊讶。贺齐缓缓地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