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曹孟德挥军得冀州 审正南至死不降曹(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当如此。”刘备接道,“快摆酒宴,宴请先生。”
  建安六年八月,孙权归降,丹阳,会稽,吴郡归刘备,其余三郡为刘表所得。同月,关羽进兵青州,中箭返回。九月,杨雷同贺齐潘璋剿除山越,至十一月方止。十月,孔融携天子诏入徐州,拜刘备为太尉,其余诸人皆有封赏,唯独吕布失却青州牧之位。
  秣陵,已然初冬,但处处都是热火朝天,无他,杨雷正在建造新城,他已经想好了,就叫金陵城。至于建造城池的主力,值此乱世,吃不饱饭的流民到处都是,冲着管饭而来人多的是。更何况还有大战的俘虏呢,比如那些山越人,不是剽悍不肯听话么,那么好,先来劳改一番,当然,这部分的工程是最累的,而看守也是最凶狠的。但是只要听话,待遇还是不错的,最起码,饭是管饱的。而且,更有表现好的被提拔为工头儿,这样就给了他们希望,也造就了山越俘虏中新的特权阶级。所谓以夷制夷,便是如此了。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文化同化,只是,那需要的时间很长。
  还有个事情让杨雷比较郁闷,就是荆州新得三郡的守将竟是刘磐。而刘磐与自己关系不错,尤其是跟黄忠的关系更是铁的很。这也让杨雷想要挑起战事的时候不免有些忧虑。不过,早晚要打的,我就不信蔡瑁会眼睁睁看着刘磐这个刘表的从子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
  孙权已然去了交州,随行的有周泰陈武董袭凌操,至于文臣,竟无一个相随,这也让杨雷鄙视了一段时间。想历史上的刘备,落魄了那么久,简雍孙乾糜竺亦是紧紧跟随。这就是差距啊,至于是个人魅力的差距,还是世家大族不甩孙氏的缘故,那就不得而知了。
  濮阳城,曹操一脸疑惑地看向眼前的辛毗:“佐治来此,是说袁谭欲要投降?”
  “正是。”辛毗微笑道。
  “为何如此?”曹操皱起眉头,“袁谭将军不是刚刚进占了黎阳么?”
  “明公有所不知。大公子因兵少,故向袁尚借兵。岂料袁尚只将五千军马与大公子,并将逢纪派来统管。”辛毗正色道,“大公子见兵少,又便让逢纪写书信再求军马,逢纪写了书信,怎奈此次一人不给。故大公子一怒之下,杀了逢纪,并与袁尚交战。只是,连番战败,故此向明公请降。并请明公发兵攻打袁尚。”
  “依君之见,袁谭来降是真是假?”曹操耷拉着眼,道。
  “明公莫论真假,只论其势可矣。”辛毗不以为意,道。
  “哦,请先生赐教。”曹操亦是来了精神。
  “袁谭袁尚二人兄弟阋墙。今袁谭势穷,然袁尚却不能一鼓而下。如此,可见袁尚亦是力竭矣。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国分为二,而连年征战,更有天灾旱蝗皆至。二人皆重敛与民,不顾民众死活。此情此景,无论愚闲,皆知其将亡矣。今明公可起兵攻邺城,袁尚若是不救,则邺城必破。若回军相救,则袁谭必袭其后。如此,以明公之威,击疲敝之寇,如秋风扫落叶矣。”辛毗笑道。
  “先生之言甚妙。”曹操大喜,忽地皱眉道:“只是如今刘备势大,吾欲巩固青州,再挥军北上。如何?”
  “刘备方平江东,急需安定民心,且连番接战,钱粮必然不足。即便其要进军青州,亦是明年之事了。而明公若不与此时取冀州,待刘备北上之日,再欲取之,则腹背受敌矣。”辛毗笑道,“如此,还请明公决断。”
  “佐治之言甚合吾意,不知先生可愿留在身边?”曹操道。
  “这,”辛毗略一沉吟,方道:“明公有命,毗不敢不从。”
  “好,来人,摆酒宴,为佐治接风。”曹操意气风发,“再遣人告知袁谭,准降。”
  建安六年十月,曹操准袁谭降,得大将吕旷吕翔。用辛毗之计,往攻邺城,而与中途设伏。袁尚听闻曹操攻打邺城,忙引军回援,中伏兵,部将马延张顗领兵投降。袁尚引败军往幽州投袁熙去了。袁谭亦是受曹操命衔尾追击,至信都方停,更占了信都,整顿军马。
  “邺城乃是审配防守,连攻三天,实在难以攻破。”夏侯渊一脸郁郁。
  “如此,诸公可有计策?”曹操皱眉道。
  “可遣佐治至城前招降。”贾诩忽地进言道。登时旁边的许攸就是一哆嗦,这贾文和,太毒了,以后千万不能得罪他。审配对袁氏忠心耿耿,如何能劝的来,此去,恐要坏了辛氏一族。只是不知为何,这贾诩要出此毒计。他哪里知道,贾诩再厉害也没想到审配那么忠诚啊,之所以叫辛毗去而不是他许攸,只是因为辛毗兄长辛评正在城中而已。还有,许攸本就与审配有隙,恐怕就是去了反而取得反效果。
  “如此,暂缓攻城,佐治可前往招降。”曹操点头道。
  “诺。”辛毗亦是自信地点点头,答应下来。
  邺城下,辛毗声嘶力竭地在招降。审配站在城头,面无表情。紧紧盯着在那里大叫着的辛毗,身旁的他的侄儿审荣却是一脸忧色地盯着城楼上左歪右倒的军士。还有那一片接一片的血迹,俱已成为暗黑色。
  “报,辛评先生吐血而亡,而后留下书信一封。”有军士前来,呈上书信。
  “哦,”审配展开细看,览毕,原本就没有表情的脸上多了一丝阴沉,还有悲壮。“传令,将辛毗一家老小,尽皆请来。”审荣一愣,随即应诺而退。
  片刻后,城楼上已然拉来一串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跌跌撞撞,走上城墙。
  辛毗正叫的声嘶力竭,忽见城墙上多了一串人,略一分辨,脸色大变,跃下马来,大叫道:“祖母叔父。”声音中带着惊惶。
  “来,请上前来。”审配涩声道。便有军士上前,将辛氏一族老小,尽皆请至城墙边,一一跪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