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夺绵竹 千里急袭占阳平(4 / 5)
刘备见状,心内大喜,便对刘循道:“汝今被擒,肯降否?”刘循默然不语。旁边魏延便道:“此人前番无礼,当杀之。”刘备摇头道:“此乃季玉长子,乃是吾之侄,不可杀。”便命军士将其送在一旁院中,好生伺候。
甘宁引着吴兰来报:“此乃吴兰,被吾生擒,愿意归降。”吴兰换忙上前拜见:“见过主公。”
刘备点头笑道:“甚好,且退至一旁。”又对甘宁道:“兴霸辛苦,且至一旁歇息。”
甘宁一笑,领着吴兰便立在一旁歇息。此时,军士押雷铜到。吴兰见了,忙出列道:“此乃吾同僚雷铜,兰愿说之归降。”
刘备见了,便问:“雷铜将军,可愿归降?”雷铜低头道:“吴兰既降,吾岂有不降之理?”
刘备大喜,命军士解了绑绳,便命退至一旁。雷铜便至吴兰身旁站定。
此时,吴懿方被押上,刘备见是吴懿,便问:“公可愿归降?”
吴懿忙道:“既然被擒,如何不降?”刘备闻言大喜,亲自上前解了绑缚,请至一旁坐下。
最后被押进来的乃是张任,立在堂上,脸往一边侧,却是不堪吴懿雷铜吴兰等人。
刘备见是张任,便问道:“张将军可愿归降。”
张任鼻子里一声轻哼,喝道:“忠臣不事二主,任不愿归降。”
刘备闻言道:“降可免死。将军一身本领,岂不可惜?”
张任冷笑道:“大丈夫死则死矣,有何惧哉?”
刘备心中无奈,便道:“将军此言差矣,大丈夫当为国出力,何以萌死志乎?”
张任冷笑道:“便是今日归降,日后亦要反背。可速斩我。”
刘备无奈,便道:“将军既然不愿归降,吾亦不杀你。只与邓贤泠苞二位将军关于一处便是。日后季玉来归,吾便将汝交还与他,做个家将也便罢了。”言毕,挥挥手,便有军士引其出去,却是不曾去了绑缚。张任既去,刘备扫视一眼,见吴懿等人面有愧色。当即笑道:“此番诸人齐备,却好摆酒宴饮。”言毕,便请诸人回转沐浴,不时便往厅堂宴饮。
且说当日夏侯渊败于马超之手,心中甚是忧愤。回返长安,便与钟繇商议进军汉中之事。钟繇便道:“而今长安可用之军不过五万。君若进军汉中,需得与西凉诸军联合。”
夏侯渊闻言迟疑道:“公是要吾连同韩遂等人一起进军汉中?”
“还有杨阜姜叙并韦康等人,可为助力。”钟繇道。
“好。”夏侯渊咬牙切齿道,“吾今番定要攻破阳平关,打破南郑,生擒张鲁马超。”
当下,夏侯渊便拜会韩遂,并修书请杨阜姜叙韦康等人领西凉军相助。一切准备就绪,夏侯渊便与韩遂领着八万大军与陈仓与杨阜姜叙等西凉大军相聚。不日,诸军会齐,共有十五万大军在此。一时间声势甚是浩大。
杨阜见联军声势浩大,便去见夏侯渊道:“将军,蜀道艰难,大军难行。且吾军在此聚集,声势日大,恐不久便会为敌人细作知晓。那时汉中便有准备,不若吾等在此壮大声势,将军遣一大将星夜兼程,奇袭阳平关。如此,汉中见吾军皆是在此,必然不做防备,那时阳平关可一鼓而下。吾等在以轻骑往援,守住阳平关,则汉中门户便在吾手了。”
“好,”夏侯渊大喜,“君之言正合吾意。吾这便亲带五千轻骑,星夜兼程,袭取阳平关。”
“将军,此行危险,遣一大将足矣。将军何必以身犯险?”杨阜一惊,便即说道。
“义山岂不知,丞相麾下,千里急袭,乃是吾得拿手好戏?”夏侯渊笑道,“前番不识地理,故此被马超所趁,今番再往,定然一举成功。吾今日便往,尔等领军缓缓进发。”言毕,便召集诸人,将事情一说。命韩遂为联军统领,杨阜姜叙佐之。自己领五千轻骑,星夜兼程往阳平关而去。
再说阳平关守将杨柏,如今正与他的哥哥杨松在关上饮酒。张鲁投降一事,杨松已然对杨柏说了。此番前来就是让杨柏归降,并紧守阳平关的。杨柏见兄长如此说,自是心中明白,当即答应愿意归降,并依然在此守卫阳平关。杨松大喜,加之好久不见自己这个亲弟弟了,便在关中盘桓起来。好在汉中平定,而夏侯渊败退之事尚在不久前,二人倒也无忧。
这一日,忽地有细作自关中来,进关之后,便忙忙来见杨柏,道:“夏侯渊与韩遂杨阜等人在陈仓聚集十五万大军,不日将前来攻打阳平关。”
这个消息把杨柏杨松吓得浑身哆嗦,当即杨松这两天迷迷糊糊的酒也醒了,便道:“弟弟在此紧守关隘,休要放夏侯渊过来,吾这便往汉中搬请救兵。”
杨柏忙问:“马超张飞不是皆往蜀中去了么?”
杨松怒道:“二人皆去,可尚有庞德庞令明留与汉中呐。你在此关紧守,不日便有援军来。” ↑返回顶部↑
甘宁引着吴兰来报:“此乃吴兰,被吾生擒,愿意归降。”吴兰换忙上前拜见:“见过主公。”
刘备点头笑道:“甚好,且退至一旁。”又对甘宁道:“兴霸辛苦,且至一旁歇息。”
甘宁一笑,领着吴兰便立在一旁歇息。此时,军士押雷铜到。吴兰见了,忙出列道:“此乃吾同僚雷铜,兰愿说之归降。”
刘备见了,便问:“雷铜将军,可愿归降?”雷铜低头道:“吴兰既降,吾岂有不降之理?”
刘备大喜,命军士解了绑绳,便命退至一旁。雷铜便至吴兰身旁站定。
此时,吴懿方被押上,刘备见是吴懿,便问:“公可愿归降?”
吴懿忙道:“既然被擒,如何不降?”刘备闻言大喜,亲自上前解了绑缚,请至一旁坐下。
最后被押进来的乃是张任,立在堂上,脸往一边侧,却是不堪吴懿雷铜吴兰等人。
刘备见是张任,便问道:“张将军可愿归降。”
张任鼻子里一声轻哼,喝道:“忠臣不事二主,任不愿归降。”
刘备闻言道:“降可免死。将军一身本领,岂不可惜?”
张任冷笑道:“大丈夫死则死矣,有何惧哉?”
刘备心中无奈,便道:“将军此言差矣,大丈夫当为国出力,何以萌死志乎?”
张任冷笑道:“便是今日归降,日后亦要反背。可速斩我。”
刘备无奈,便道:“将军既然不愿归降,吾亦不杀你。只与邓贤泠苞二位将军关于一处便是。日后季玉来归,吾便将汝交还与他,做个家将也便罢了。”言毕,挥挥手,便有军士引其出去,却是不曾去了绑缚。张任既去,刘备扫视一眼,见吴懿等人面有愧色。当即笑道:“此番诸人齐备,却好摆酒宴饮。”言毕,便请诸人回转沐浴,不时便往厅堂宴饮。
且说当日夏侯渊败于马超之手,心中甚是忧愤。回返长安,便与钟繇商议进军汉中之事。钟繇便道:“而今长安可用之军不过五万。君若进军汉中,需得与西凉诸军联合。”
夏侯渊闻言迟疑道:“公是要吾连同韩遂等人一起进军汉中?”
“还有杨阜姜叙并韦康等人,可为助力。”钟繇道。
“好。”夏侯渊咬牙切齿道,“吾今番定要攻破阳平关,打破南郑,生擒张鲁马超。”
当下,夏侯渊便拜会韩遂,并修书请杨阜姜叙韦康等人领西凉军相助。一切准备就绪,夏侯渊便与韩遂领着八万大军与陈仓与杨阜姜叙等西凉大军相聚。不日,诸军会齐,共有十五万大军在此。一时间声势甚是浩大。
杨阜见联军声势浩大,便去见夏侯渊道:“将军,蜀道艰难,大军难行。且吾军在此聚集,声势日大,恐不久便会为敌人细作知晓。那时汉中便有准备,不若吾等在此壮大声势,将军遣一大将星夜兼程,奇袭阳平关。如此,汉中见吾军皆是在此,必然不做防备,那时阳平关可一鼓而下。吾等在以轻骑往援,守住阳平关,则汉中门户便在吾手了。”
“好,”夏侯渊大喜,“君之言正合吾意。吾这便亲带五千轻骑,星夜兼程,袭取阳平关。”
“将军,此行危险,遣一大将足矣。将军何必以身犯险?”杨阜一惊,便即说道。
“义山岂不知,丞相麾下,千里急袭,乃是吾得拿手好戏?”夏侯渊笑道,“前番不识地理,故此被马超所趁,今番再往,定然一举成功。吾今日便往,尔等领军缓缓进发。”言毕,便召集诸人,将事情一说。命韩遂为联军统领,杨阜姜叙佐之。自己领五千轻骑,星夜兼程往阳平关而去。
再说阳平关守将杨柏,如今正与他的哥哥杨松在关上饮酒。张鲁投降一事,杨松已然对杨柏说了。此番前来就是让杨柏归降,并紧守阳平关的。杨柏见兄长如此说,自是心中明白,当即答应愿意归降,并依然在此守卫阳平关。杨松大喜,加之好久不见自己这个亲弟弟了,便在关中盘桓起来。好在汉中平定,而夏侯渊败退之事尚在不久前,二人倒也无忧。
这一日,忽地有细作自关中来,进关之后,便忙忙来见杨柏,道:“夏侯渊与韩遂杨阜等人在陈仓聚集十五万大军,不日将前来攻打阳平关。”
这个消息把杨柏杨松吓得浑身哆嗦,当即杨松这两天迷迷糊糊的酒也醒了,便道:“弟弟在此紧守关隘,休要放夏侯渊过来,吾这便往汉中搬请救兵。”
杨柏忙问:“马超张飞不是皆往蜀中去了么?”
杨松怒道:“二人皆去,可尚有庞德庞令明留与汉中呐。你在此关紧守,不日便有援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