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曹孟德再思渡河 吕奉先誓杀夏侯(2 / 3)
汉献帝先是一惊,后来看的是伏皇后,不由得苦笑道:“朕哪里还有心思安睡?”
“陛下有何事烦忧?”伏皇后见状忙问道。
“却是为了吾那位好皇叔啊。”汉献帝闻言,不由的冷冷笑道。
“皇叔?”伏皇后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轻声问道:“莫不是刘备刘玄德?”
“正是。”汉献帝道,言语间甚是萧索。
“妾身曾听人言,道此人仁义无双,爱护百姓,更兼麾下文臣武将甚多。此时已然尽占黄河之南,正与曹丞相对峙。想必不日便有结果,陛下为何还如此烦忧?”伏皇后问道。
汉献帝见她问,又看看左右,眼见得皆是自己心腹,才苦笑道:“朕这位皇叔,当真是雄才大略,颇有高祖之风。前番先是不表奏朝廷,自称汉中王,而后方进表。迄今这份表章朕还没有批下呢。如今又与曹丞相大战,连战连胜。大军陈在黄河之南,占尽优势,却只是不渡河北上。汝可明白其中道理?”
“妾身不知。”伏皇后闻言连连皱眉,原本雍容华贵的面容亦是显得有些阴郁起来。
“不是这位皇叔生怕打不过曹丞相。而是顾忌朕啊。”汉献帝轻声道,言语间那股愤懑赤裸裸地表达出来了。才二十多岁的他显然还是难以将心中的锐气放下。
“陛下!”伏皇后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激愤的年轻人,那以往的再曹操面前的怯懦似乎全然不见了。
汉献帝亦是感觉自己有些失态了,摇头苦笑道:“也许是朕想的太多了。可能皇叔是生怕曹丞相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吧。”只是那言语间的不信,浓的让人轻松地就听了出来。
“陛下。此番曹丞相和刘皇叔大战,究竟谁人能够获胜呢?”伏皇后显然很是聪明地转移了话题,这种事情,她便是知晓又能如何,还不如不知呢。
“不论谁胜,最后败得唯有朕一人而已。这天下,乃是大汉天下,吾身为天子,竟然眼睁睁看着臣子百姓们互相厮杀,争权夺利。这天子,如何还能做的下去?”汉献帝显然已然明白了曹刘二人的心思,“不论谁胜谁负,恐怕你我都要从这皇宫里搬出去了。”
“陛下。”伏皇后觉得自己的身子有些发软。
“与其让与曹操,还不若让与刘备,毕竟他还算是大汉宗亲。且其人甚好名声,必然不会亏待与朕。想必异日吾还能得个善终。”汉献帝带着几分萧索道,“这汉家天下,终究还是行刘。”
“斥候来报,夏侯惇已然领军攻占定陶,守城县尉战死,军士们四散而走。城中百姓皆已往青州逃去。”吕布得到了最新的消息,便急忙来报。此时大军方至陈留,已然扎下营寨。鲁肃甘宁等人正在大帐叙话。
“明日大军便往定陶进发。”关羽眼睛一睁,冷冷令道,“今番要在定陶与夏侯惇做个了断。”
“君侯,某愿领军相随。”甘宁忽地出言道,对于夏侯惇他亦是有些愤恨,当然,最恨的还是乐进李典。
“兴霸既去,最好不过。”关羽便即点头道,“只是陈留还需子敬在此留守了。”鲁肃急忙应诺。关羽便向杨雷道:“宇霆以为如何?”
“当速速往定陶进发,不若命温侯领白马义从往前探查夏侯惇动向,须知此地乃是处于吾军包围之中,东郡陈留兵马随时可调,而九里山所部兵马亦是可以调来此处。此番夏侯惇却真的是自寻死路了。”杨雷笑道。
“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莫不是夏侯惇欲要在此处与吾等决一死战?”庞统犹疑地问道,作为谋士,这些事情他当然要好好地考虑一番。
“纵有此意,亦是不足为虑。”杨雷笑道,“且此等做法,唯有当日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之战成功。其余皆是军士先乱矣。”
庞统闻言笑道:“不然,将军漏算一人。”
“何人?”杨雷不由得一愣,便即问道。
“曹操曹孟德当日仓亭之战,采纳程昱十面埋伏之计,亦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矣。”庞统笑道。
“士元所说甚是,曹操亦是一代兵法大家。”杨雷闻言,便即颔首道。要知道仓亭之战才是袁曹之战真正的形势逆转之战,此战之后,袁绍再无能力对曹操发生威胁了。故而可以说,曹操两战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一是官渡之战,另一个便是仓亭之战了。
“将军,定陶城小,其军必然不能尽数入城,必然在城外筑寨,以为犄角之势。且阎柔部骑兵,更是要留在城外,伺机机动。故某以为当先破其城外诸寨,而后再行攻城。”魏延自从见了杨雷,特别的活跃,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长所言甚是,当先去其枝叶,而后毁其主干。”杨雷颔首道,看向关羽,“二哥以为如何?”
“文长,你与公奕领五千精兵为先部,往定陶进发。”关羽思索了一下,便道,“需要时时与温侯之白马义从保持联系,以免生变。”
魏延大喜,急忙应诺。蒋钦亦是喜滋滋地上前应诺,心中暗想,想不到真如外界所传,杨将军十分看重魏延,看来以后只要和魏延一起,这仗可就少不了了,自然,这军功亦是少不了。 ↑返回顶部↑
“陛下有何事烦忧?”伏皇后见状忙问道。
“却是为了吾那位好皇叔啊。”汉献帝闻言,不由的冷冷笑道。
“皇叔?”伏皇后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轻声问道:“莫不是刘备刘玄德?”
“正是。”汉献帝道,言语间甚是萧索。
“妾身曾听人言,道此人仁义无双,爱护百姓,更兼麾下文臣武将甚多。此时已然尽占黄河之南,正与曹丞相对峙。想必不日便有结果,陛下为何还如此烦忧?”伏皇后问道。
汉献帝见她问,又看看左右,眼见得皆是自己心腹,才苦笑道:“朕这位皇叔,当真是雄才大略,颇有高祖之风。前番先是不表奏朝廷,自称汉中王,而后方进表。迄今这份表章朕还没有批下呢。如今又与曹丞相大战,连战连胜。大军陈在黄河之南,占尽优势,却只是不渡河北上。汝可明白其中道理?”
“妾身不知。”伏皇后闻言连连皱眉,原本雍容华贵的面容亦是显得有些阴郁起来。
“不是这位皇叔生怕打不过曹丞相。而是顾忌朕啊。”汉献帝轻声道,言语间那股愤懑赤裸裸地表达出来了。才二十多岁的他显然还是难以将心中的锐气放下。
“陛下!”伏皇后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激愤的年轻人,那以往的再曹操面前的怯懦似乎全然不见了。
汉献帝亦是感觉自己有些失态了,摇头苦笑道:“也许是朕想的太多了。可能皇叔是生怕曹丞相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吧。”只是那言语间的不信,浓的让人轻松地就听了出来。
“陛下。此番曹丞相和刘皇叔大战,究竟谁人能够获胜呢?”伏皇后显然很是聪明地转移了话题,这种事情,她便是知晓又能如何,还不如不知呢。
“不论谁胜,最后败得唯有朕一人而已。这天下,乃是大汉天下,吾身为天子,竟然眼睁睁看着臣子百姓们互相厮杀,争权夺利。这天子,如何还能做的下去?”汉献帝显然已然明白了曹刘二人的心思,“不论谁胜谁负,恐怕你我都要从这皇宫里搬出去了。”
“陛下。”伏皇后觉得自己的身子有些发软。
“与其让与曹操,还不若让与刘备,毕竟他还算是大汉宗亲。且其人甚好名声,必然不会亏待与朕。想必异日吾还能得个善终。”汉献帝带着几分萧索道,“这汉家天下,终究还是行刘。”
“斥候来报,夏侯惇已然领军攻占定陶,守城县尉战死,军士们四散而走。城中百姓皆已往青州逃去。”吕布得到了最新的消息,便急忙来报。此时大军方至陈留,已然扎下营寨。鲁肃甘宁等人正在大帐叙话。
“明日大军便往定陶进发。”关羽眼睛一睁,冷冷令道,“今番要在定陶与夏侯惇做个了断。”
“君侯,某愿领军相随。”甘宁忽地出言道,对于夏侯惇他亦是有些愤恨,当然,最恨的还是乐进李典。
“兴霸既去,最好不过。”关羽便即点头道,“只是陈留还需子敬在此留守了。”鲁肃急忙应诺。关羽便向杨雷道:“宇霆以为如何?”
“当速速往定陶进发,不若命温侯领白马义从往前探查夏侯惇动向,须知此地乃是处于吾军包围之中,东郡陈留兵马随时可调,而九里山所部兵马亦是可以调来此处。此番夏侯惇却真的是自寻死路了。”杨雷笑道。
“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莫不是夏侯惇欲要在此处与吾等决一死战?”庞统犹疑地问道,作为谋士,这些事情他当然要好好地考虑一番。
“纵有此意,亦是不足为虑。”杨雷笑道,“且此等做法,唯有当日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之战成功。其余皆是军士先乱矣。”
庞统闻言笑道:“不然,将军漏算一人。”
“何人?”杨雷不由得一愣,便即问道。
“曹操曹孟德当日仓亭之战,采纳程昱十面埋伏之计,亦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矣。”庞统笑道。
“士元所说甚是,曹操亦是一代兵法大家。”杨雷闻言,便即颔首道。要知道仓亭之战才是袁曹之战真正的形势逆转之战,此战之后,袁绍再无能力对曹操发生威胁了。故而可以说,曹操两战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一是官渡之战,另一个便是仓亭之战了。
“将军,定陶城小,其军必然不能尽数入城,必然在城外筑寨,以为犄角之势。且阎柔部骑兵,更是要留在城外,伺机机动。故某以为当先破其城外诸寨,而后再行攻城。”魏延自从见了杨雷,特别的活跃,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长所言甚是,当先去其枝叶,而后毁其主干。”杨雷颔首道,看向关羽,“二哥以为如何?”
“文长,你与公奕领五千精兵为先部,往定陶进发。”关羽思索了一下,便道,“需要时时与温侯之白马义从保持联系,以免生变。”
魏延大喜,急忙应诺。蒋钦亦是喜滋滋地上前应诺,心中暗想,想不到真如外界所传,杨将军十分看重魏延,看来以后只要和魏延一起,这仗可就少不了了,自然,这军功亦是少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