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颜强《英国足球地理》之五(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爱德华兹又将曼联分割成3家子公司,一家专门销售球队指定货品,一家经营餐饮,另一家就是曼联足球俱乐部。3家注册为一家总公司。俱乐部使命很纯粹,就是在这些子公司财政援助下,把曼联队建设成为世界顶级强队。其他两家子公司独立地致力于扩大经营规模。三者链接得非常融洽。在爱德华兹辞去主席职位、凯尼恩“叛逃”斯坦福桥之后,曼联仍能稳健地向前发展,这和他们多年来坚实的经营基础大有关系。
  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赛后,第二天两支默西郡球队同机返回利物浦,在飞机上埃弗顿球星范德乌没好气地让利物浦球星萨米·李为他让座,李笑道:“我没法让座,我口袋里装了两枚金牌。”
  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悲痛都伴随着利物浦的足总杯。1989年4月15日,25000名利物浦球迷前往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的主场希尔斯堡球场,去观看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的足总杯半决赛,其中96名球迷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这阳春的一天,成为了利物浦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英国足球近两百年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这个球场极为破旧,长年失修,而且为了防止足球流氓问题,看台上装有铁网,让球迷无法疏散。比赛开始后不久,希尔斯堡球场的莱平巷看台在球迷骚乱中轰然坍塌……
  比赛进行了6分钟,9个月来首次复出的利物浦队长阿兰·汉森长传比尔兹利,后者打中对方门柱,这时警察通知暂停比赛。回到更衣室里,不断有球迷死讯传来,更衣室一片寂静,然后前锋巴恩斯开始痛哭。哭泣延续到他们回利物浦的大巴,而这时的利物浦,已经变成了一座悲痛和泪水之城。第二天安菲尔德球场全面开放,鲜花和围巾堆满了球场,达格利什和他的球员们在球场里不断安慰前来哀悼的球迷,场景之悲壮,至今仍令人哀叹扼腕。这一天,所有的利物浦球员和球迷,都在怀疑比尔·香克利那句看似永垂不朽的名言“足球高于生死”。足球真的能高于生死吗?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天,”达格利什回忆道,“可是我无法说出那个字(希尔斯堡),我无法谈论那一切。我一生都将生活在希尔斯堡的阴影里。”
  1991年,赛季中期,达格利什突然宣布辞职,海塞尔和希尔斯堡两大惨案集压在他心头,使他无法再住在安菲尔德球场。很快谢菲尔德星期三俱乐部想邀请他执教,但达格利什怎么也不想去希尔斯堡球场。他后来复出,带领布莱克本夺取英超冠军,又曾执教过纽卡斯尔联队,但这个苏格兰天才再也无法回到他在安菲尔德达到的历史高度。他的灵感和才华,大部分都在希尔斯堡球场大劫难中消耗掉了。这个起步于凯尔特人俱乐部,被帕斯利在1977年用50万英镑转会费买来顶替射手凯文·基冈的伟大球星,终生都和利物浦的悲喜交织在一起。
  此后十数年,利物浦再也找不到香克利那种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的足球哲学影响。达格利什之后,另一位利物浦传奇球员索内斯上任,可他急功近利的方式,不仅摧毁了“靴屋”传统,还形成了俱乐部内部严重的分裂倾向。此后伊文斯上台,他带出了一支以本地青年天才麦克马纳曼和弗勒为核心的球队,大打攻势足球,但他们怎么都找不回那股香克利和帕斯利时代的杀气,不仅联赛冠军遥不可及,1996年杀进足总杯决赛,也无法打败曼联。这批年轻英俊的球员们,麦克马纳曼、弗勒、大卫·詹姆斯和雷德克纳普,生活作风也越来越浮华,得到了一个“辣哥”Spice Boys 的绰号。利物浦又一次跌进低谷。
  1998年,前法国国家队主教练霍利尔与伊文斯联合执政,这是董事局一个荒唐的决定。1999年霍利尔大权独揽,并且仰仗欧文和杰拉德等新一批利物浦天才,在2001年夺取了欧洲联盟杯、足总杯和联赛杯三项桂冠和英超第三的排名,在随后赛季杀进欧洲冠军杯,可霍利尔的改革成果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遭遇重大挫折,利物浦复兴之日仍在迷雾之中。
  要想在德比战前进入梅尔伍德训练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门前8个彪形保安严阵以待,训练基地里一片阴沉肃杀。
  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无法在这个时候进入“红军”心脏部位,不过以中国足球俱乐部代表的身份,利物浦俱乐部就不太好拒绝了,这支球队2003年7月要到中国香港进行商业比赛,正想拓展中国市场,所以这成了惟一一种混进梅尔伍德的办法。
  这便是我在2002年年底进入梅尔伍德的经历。
  梅尔伍德是一片相对封闭的训练场,中央有一座三层的办公楼,楼房挡住了训练场地的情况,因此一队的训练保密性相当强。还没走到办公楼大厅,就看见一个长发球员撑着两根拐杖走了出来——捷克人博格,一年前他还是利物浦的中场主力,如今大部分时间到训练基地,是来接受理疗的。博格走出大门,一辆白色小车把他接走了,德比战跟他恐怕是没什么关系了。
  在大厅通报姓名,5分钟后利物浦的球员事务主任诺曼·加德(NORMAN GARD)匆匆忙忙下楼来,把中国客人接进办公室,边走边道歉:“对不起,你来的还不是时候,最近比赛特别多,而且德比大战就在眼前,所以我只有30分钟时间带你在训练基地走一走,1点30分我还要和杰拉德(霍利尔)到机场去,下一次来,我肯定会进行更妥善的安排。”
  走进加德的办公室,已经有两个球员在等待他了:法国人谢鲁和葡萄牙后卫金色胡子沙维尔。谢鲁很礼貌地点头打了个招呼,葡萄牙人闷声不吭。两个人都是找加德要球票的,第二天的德比战,他们有不少朋友会来观战。谢鲁拿了4张,沙维尔拿了6张。两人走后,加德摇了摇头:“沙维尔以前在埃弗顿踢过球,他在这个城市里朋友不少。”其实沙维尔早已是“蓝军”唾弃的叛徒。
  加德刚准备带客人参观,霍利尔突然推开办公室的门,加德还来不及介绍,霍利尔就说了声:“诺曼,1点30分!”然后对着中国客人点点头。加德事前跟霍利尔说过有中国客人来访,显然他根本没有时间应酬了。从走廊上传来一连串的脚步声,海皮亚、迪乌夫、亨克兹、里瑟和巴罗什纷纷走过,一队刚结束训练,他们走进餐厅开始吃午饭了。
  帮助联系进入梅尔伍德基地的,是著名足球投资公司FMMI的亚太事务主任丹·弗莱切,我的好友。丹是埃弗顿球迷,但他对介绍我进入利物浦训练基地很有把握,“我在那边有个‘卧底’的朋友”,丹信心十足地告诉我说。
  这个“卧底”,就是利物浦球员事务主任诺曼·加德。
  在与梅尔伍德见面之后,加德就很坦诚地告诉我:“我的确是EVERTONIAN埃弗顿球迷 ,这个基地里每一个人都知道。”在大战之前抽空接待中国朋友,如果不是埃弗顿球迷所托,恐怕加德是不会愿意的。奇怪的是,在不共戴天的两个俱乐部里,在球员事务主任这种重要位置上,居然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
  时间匆忙,加德来不及多谈他的双重足球情结。这是一个爱尔兰移民后裔。加德踢过球,效力过埃弗顿、曼城和利兹联等俱乐部,对球员生活和俱乐部经营非常熟悉。
  1971年埃弗顿发生股权变更,前埃弗顿主席的女儿撤出部分埃弗顿股份,然后改头换面投资利物浦,这在当时激起轩然大波。加德的生活也从此被改变。效力曼城期间,加德通过朋友的关系,跟利物浦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帅香克利相熟,香克利需要一个圈内人来管理球队内部事务,同时这个苏格兰人的门户之见没有利物浦当地人那么严重,在香克利再三邀请下,加德决定到利物浦“帮帮忙”。他来到了梅尔伍德,一干就是30年。
  加德经历了香克利、帕斯利、费根、达格利什、索内斯和霍利尔多个利物浦朝代,看着基冈、达格利什、拉什、弗勒和欧文一代一代巨星的成长,但他心里支持的仍然是埃弗顿。“这里是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当然要帮助利物浦取得成功,但我的心在古迪逊公园。”
  德比战前,老头有些魂不守舍,他不能让利物浦的备战工作出现任何疏忽,可他更希望埃弗顿能取胜。每个利物浦球员和球迷都知道加德是EVERTONIAN,然而没有人怀疑他在事业上对利物浦的忠诚,这个奇怪的人,在整个英国足球世界里都是异类。
  梅尔伍德基地大楼在2002年才启用,利物浦此前的训练基地也在这里,只是办公楼新修了,在老办公楼的对面。这个基地完全是为一队服务的,二楼分东西两个大走廊,东面有一个25米长的恒温游泳池,两间庞大的治疗室。以前利物浦的运动治疗水平为人诟病,霍利尔上台后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
  走廊的西边,就是利物浦队的“心战室”了。第一间办公室大门敞开,加德介绍这是霍利尔的办公室,人不见了,但是围巾和外套还放在沙发上。“你看,他背后的大落地窗正对着训练场,所有情况他坐在办公室都能看见。”加德说道。自从去年心脏病发作后,霍利尔已经不下场地带训练了,坐在办公室里,他仍然能洞悉球员的一举一动。
  隔壁办公室面积巨大,门上挂着“COACHING ROOM”的牌子,这是霍利尔助手们研究战术的地方,对面墙上有一张庞大的位置示意图,每个教练桌上都有两台电脑。教练室的对面,是录相分析室,三个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分析利物浦和对手最近比赛的情况,负责人史密斯介绍道:“这间房子里有700多场比赛的录相带。”在墙上的小黑板上,写好了“埃弗顿资料已全”的字样,德比战的赛前技战术分析,工作看来已经完成了。
  三楼是俱乐部其他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一楼后半部分是更衣室和通向三片球场的通道。球场有一流的灯光设施,草皮也有专人看管,不过此时球场上空空荡荡,一队的训练半个小时前就结束了。加德打开更衣室大门时,忽然看见庞大更衣室远端还有赤身裸体的一个人在穿衣,有不速之客进来,他回头看了一眼,加德连忙领着记者退了出去。“迈克尔。”加德说道。没错,这个最后离开更衣室的人就是欧文。
  还没走回加德办公室,队长海皮亚就来找他了,同样是要球票。“小伙子们准备好了吗?要这么多球票,可不能丢人啊。”加德半开玩笑半认真。海皮亚似乎不太好开口,只是一个劲地催着要票。
  餐厅里教练们坐在一起,球员们坐成一堆,教练那一桌非常热闹,好像在争论什么问题,球员一个个吃完就起身走人了。“今天的训练和休息特别重要,”加德说,“16年了,埃弗顿第一次在联赛榜上领先利物浦,这场德比战的份量会很重,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清楚。”
  在梅尔伍德训练基地走来走去的,都是大名鼎鼎的球星,真正吸引人的,只有一个欧文。欧文戏噱过:“我不知道鲁尼是不是比我成熟,但他胸毛肯定比我多。”所以每场德比战,都是 “老”欧文和“新”欧文的决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