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颜强《英国足球地理》之八(3 / 3)
西曼在自传里说过:“很多教练并不是教导球员们在球场上该去做什么,而是在不断警告他们什么不该做,而旺热把自由发挥的空间还给了球员。”
不过分约束队员的个人发挥,是旺热战术思想的重要部分,因此他在训练场和更衣室的讲话总是极为简短,因为旺热信守自己的足球哲学。“他说话有时候太短了,”助手莱斯笑道,“有好多主教练需要20分钟才能说清楚自己的要求,阿尔塞纳通常只需要10个单词。”
他从来就不会过度要求队员对对手的关注,比赛前一天,旺热会拿一盘专门剪辑好的对手比赛录像带给大家看,但他并不要求所有人都来看录像,他更倾向于队员们忘掉对手是谁,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比赛。
刚到阿森纳时,旺热对更衣室的一种现象感觉不可理解,他后来称之为“Party气氛”——阿森纳的更衣室总是充杂着喧闹的音乐,帕洛尔这时会扮小丑,演“探长克劳肖”的形象,因为新来的旺热和克劳肖很像;基翁会像个大猩猩那样捶胸顿足,鼓舞士气;助理教练莱斯也会大吼大叫来刺激队员们。旺热不喜欢这种热身模式,可他尊重阿森纳的传统,因此不会去干扰大家的习惯。每场比赛前他都会异常的冷静,和他在日本时一样淡定。他在摩纳哥的徒弟,比利时巨星希福2002年秋天来伦敦看旺热,当时正赶上阿森纳对罗马的冠军杯赛,赛前25分钟,旺热专门到看台上和希福聊了15分钟。“他是那样从容稳定,简直看不出马上就有一场生死大战要开始了。”希福说道。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经常可以在比赛前20分钟,15分钟,还能看到旺热在场边跟人聊天。2003年足总杯决赛前的15分钟,他完全都在和BBC名嘴布鲁金聊天。
“球员们都知道这时该做些什么,”旺热解释道,“我不用在这个时候再冲到更衣室去给他们上课了。”
跟在摩纳哥一样,旺热第一年大红大紫,随后几年却只能是第二球队——他在阿森纳处子赛季后的三年,都生活在曼联的阴影里。
1999年夏天对阿森纳来说完全是灾难,先是阿内尔卡背信弃义投奔皇马,旺热收购来亨利后,始终无法给亨利找一个稳定的搭档,1999—2000赛季,阿森纳再度屈居亚军。2000年夏天,又有两员大将远走西班牙,珀蒂和奥维马斯,这笔交易旺热得回了2600万英镑,从经营角度来说,这是十分划算的买卖,不过随后的赛季,旺热必须让皮雷、维尔托德、劳伦和青年队上来的阿什利·科尔找到位置。阿森纳进入了又一个转型期,最终他们仍然取得了联赛亚军,却落后曼联18分。
在欧洲赛场上,旺热更不顺利。由于海布里座位太少,阿森纳在1998—2000赛季把冠军杯主场迁到温布利,然而效果却并不好。阿森纳球员感觉不到主场气氛,而对手往往会因为这座球场伟大的传统而斗志昂扬。连续两个赛季,阿森纳在温布利的冠军杯命运,都无法摆脱小组赛被淘汰的结局。随后阿森纳在联盟杯进入了决赛,可是最后在点球决赛中,阿森纳再度败北。
2000—01赛季的冠军杯赛略有起色,小组出线,可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阿森纳主场2比1战胜瓦伦西亚,客场0比1落败,因客场进球少被淘汰。
2001—02赛季开始时,旺热手中仍只有1998年的双冠,被皇马和尤文图斯吸引的维埃拉萌生去意,旺热立即任命他为双队长之一,稳定住了军心。“后防五老”此时五去其二,旺热成功地从死敌热刺签下了自由身分的索尔·坎贝尔。联赛里阿森纳顺风顺水,以客场不败战绩夺冠,足总杯决赛中令人信服地战胜切尔西,可在冠军杯中,阿森纳在第二轮小组赛被淘汰,6个冠军杯客场只取得了1分。
2002—03赛季的冠军杯,又是第二轮小组赛未出线;2003—04赛季的冠军杯,本是阿森纳最好的机会,可惜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被同城冤家切尔西淘汰。
2001年秋天,刚刚成为“爵士”的阿历克斯·弗格森宣布这将是他最后的赛季。“阿历克斯干得相当不错,”正在追逐第二个双冠王的旺热评价道,“不过他们那个俱乐部实在潜力太足,所以阿历克斯走后,曼联仍然会无比强大,不论谁来接替他的位置。他的退役,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曼联有足够的钱去买最好的教练,去买最好的球员,所以曼联的强盛会继续延续,他们的财务预算是我们的两倍以上,不过我并不嫉妒他们的财力,曼联和阿森纳的竞争关系让我乐在其中。”这就是典型的旺热,心理战中的旺热。
在表面上看,旺热上面说的那段话是对弗格森和曼联的赞美,可就算是个不懂足球的人也能听出弦外之音,旺热明显地贬低了曼联的冠军价值,同时也能赢得许多人对他带领阿森纳孤军奋战挑战曼联的同情。
当弗格森宣布要退休时,旺热将得到一统英超的最佳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始终没有出现,因为弗格森在2002年初又回心转意了。也许弗格森无法容忍旺热取代他的位置,也许弗格森的回心转意也让旺热如释重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对生死冤家是因为对方而存在并成功的。
没有人知道这两个人关系究竟怎样,或许他俩自己都弄不清楚。从旺热踏足英格兰那一刻开始,他和弗格森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两个人极少说话,旺热到老特拉福德去比赛时,从来不接受弗格森赛后共进一杯的邀请,他俩的接触无非是每个赛季两次比赛时例行公事般的两次握手。即便是握手时,两人也很少会看着对方的眼睛,但这也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关系,因为两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是通过媒体完成的。
英国的传媒让弗格森和旺热的争斗成了英超一个固定的热门话题,因此也有人认为两大名帅之间的矛盾,只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可如果不是两个漩涡中主角乐意开口,媒体怎么会变成他俩交锋的战场?
其中最有趣的部分,便是旺热从来不承认他和弗格森之间有任何私怨。有一次他被问道弗格森是不是特别讨厌他,旺热的回答是:“这并不重要,不会让我晚上失眠。”当阿森纳2002年初夏在老特拉福德夺取联赛冠军前,旺热还在强调:“我不认为在老特拉福德夺取联赛冠军有什么特殊意义。”
他跟弗格森的敌对关系让人感兴趣,正是因为弗格森好斗的性格,让两人之间形成了长久的矛盾。这种矛盾起源于1997年的春天,当时旺热认为英格兰俱乐部整个赛季比赛太多,所以他觉得足总杯比赛在打平之后的重赛体制应该取消,弗格森开始向旺热刺出第一剑:
“他对英国足球一无所知,”当时还不是爵士的弗格森说道,“他从日本来,现在他刚进入英国足球界,并且开始告诉英国足球的每个人应该如何组织足球比赛。我觉得他应该闭上嘴,紧紧地闭上嘴。”
弗格森对旺热的第一次评论,便给两人关系划下了一条无法修补的裂痕,长期的斗争从此开始。旺热会评论一些跟曼联相关的事件,弗格森会随机做出反应,周而复始的循环斗争如是继续,即便有时候旺热完全是就事论事,可他的这些说法总会让弗格森不爽。
旺热还说过,阿森纳要夺取联赛冠军,难度比曼联更大,因为在首都城市的阿森纳每个赛季要打太多的伦敦德比战。弗格森对旺热的这种观点感觉好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德比要打,那么曼联和利兹联、曼联和利物浦以及曼联和博尔顿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难道这种俱乐部之间的仇恨比不上阿森纳和查尔顿之间的德比?”
从意识到旺热这个对手的存在,弗格森就对法国人良好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感到震惊。旺热正规大学毕业,能说多种语言,举手投足间都有着都市中产阶级的气质,尤其是他那种始终平静淡定、宠辱不惊的风度,和传统的英国足球教练形成了鲜明对比。弗格森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对各种酒类有着专家般的品味,不过他觉得这个像是大学教授的对手和自己太对立,这个家伙几乎不喝酒,尤其是不愿意在比赛后和自己共进一杯,在旺热面前,弗格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格拉斯哥码头干粗活的小工。
“知识”弗格森在2003年春天这样说过,“他们都说他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对不对?他能说5种语言,可是我在球队里也有一个能说5种语言的人,这个家伙从象牙海岸来,现在才15岁。”
个性上的完全对立,是两人间矛盾无法化解的原因。弗格森对待旺热的态度,看上去就像他完全讨厌旺热这个人。英格兰足球上百年的传统,似乎就被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颠覆了。过去70年,阿森纳成绩斐然,可从观赏性角度看,一直是英国足球最乏味的球队,然而旺热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阿森纳变成了全欧洲进攻最赏心悦目的球队。
和许多传统英国名帅一样,弗格森善于从心理上击垮对手,但旺热更年轻、更有活力,而且有着十足的异国情调。弗格森使用了各种手段去激怒旺热,然而旺热的回答总是出乎他意料。这是一场冰与火的战争。
这种冰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冰,更像是一种干冰。或者他会用幽默的讥讽来还击,或者他会在轻描淡写中化解对方击出的利刺。
最著名的一次对话发生在2002年的初夏,弗格森这个赛季显然追赶不上旺热的步伐了,“我们打的是英国联赛里最好的足球,”弗格森说道,“我们进球最多。”旺热对弗格森的评价让所有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法国人略微沉吟,然后微笑着说道:“每个人,都认为他的妻子是最美的。”
这种类型的交锋总是从弗格森竭尽全力用言辞去刺激旺热开始,旺热这个天生沉默寡言,不爱争斗,而有充满自信的人,尽量用平缓的方式化解而结束。“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问题,”旺热在1997年11月就说过,“也许那些更敏感的人会受到他的影响,我了解他对足球的激囧情,要是我也能刺激到他的情绪,那也许不会是一件坏事。”
2001年夏天,曼联在联赛中以领先阿森纳18分的巨大优势提前5轮夺冠,然而在夺冠这一刻弗格森特别生气,因为旺热并没有像其他主教练那样有风度地祝贺胜利者。在他当年秋天出版的自传里,弗格森又提起了这一段事,笔调颇有些伤感。“我只能接受这种事实:在老特拉福德和海布里之间,只有单向的欣赏和祝贺,他那种吹毛求疵的性格,并没有为他赢得其他教练的欣赏。”(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不过分约束队员的个人发挥,是旺热战术思想的重要部分,因此他在训练场和更衣室的讲话总是极为简短,因为旺热信守自己的足球哲学。“他说话有时候太短了,”助手莱斯笑道,“有好多主教练需要20分钟才能说清楚自己的要求,阿尔塞纳通常只需要10个单词。”
他从来就不会过度要求队员对对手的关注,比赛前一天,旺热会拿一盘专门剪辑好的对手比赛录像带给大家看,但他并不要求所有人都来看录像,他更倾向于队员们忘掉对手是谁,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比赛。
刚到阿森纳时,旺热对更衣室的一种现象感觉不可理解,他后来称之为“Party气氛”——阿森纳的更衣室总是充杂着喧闹的音乐,帕洛尔这时会扮小丑,演“探长克劳肖”的形象,因为新来的旺热和克劳肖很像;基翁会像个大猩猩那样捶胸顿足,鼓舞士气;助理教练莱斯也会大吼大叫来刺激队员们。旺热不喜欢这种热身模式,可他尊重阿森纳的传统,因此不会去干扰大家的习惯。每场比赛前他都会异常的冷静,和他在日本时一样淡定。他在摩纳哥的徒弟,比利时巨星希福2002年秋天来伦敦看旺热,当时正赶上阿森纳对罗马的冠军杯赛,赛前25分钟,旺热专门到看台上和希福聊了15分钟。“他是那样从容稳定,简直看不出马上就有一场生死大战要开始了。”希福说道。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经常可以在比赛前20分钟,15分钟,还能看到旺热在场边跟人聊天。2003年足总杯决赛前的15分钟,他完全都在和BBC名嘴布鲁金聊天。
“球员们都知道这时该做些什么,”旺热解释道,“我不用在这个时候再冲到更衣室去给他们上课了。”
跟在摩纳哥一样,旺热第一年大红大紫,随后几年却只能是第二球队——他在阿森纳处子赛季后的三年,都生活在曼联的阴影里。
1999年夏天对阿森纳来说完全是灾难,先是阿内尔卡背信弃义投奔皇马,旺热收购来亨利后,始终无法给亨利找一个稳定的搭档,1999—2000赛季,阿森纳再度屈居亚军。2000年夏天,又有两员大将远走西班牙,珀蒂和奥维马斯,这笔交易旺热得回了2600万英镑,从经营角度来说,这是十分划算的买卖,不过随后的赛季,旺热必须让皮雷、维尔托德、劳伦和青年队上来的阿什利·科尔找到位置。阿森纳进入了又一个转型期,最终他们仍然取得了联赛亚军,却落后曼联18分。
在欧洲赛场上,旺热更不顺利。由于海布里座位太少,阿森纳在1998—2000赛季把冠军杯主场迁到温布利,然而效果却并不好。阿森纳球员感觉不到主场气氛,而对手往往会因为这座球场伟大的传统而斗志昂扬。连续两个赛季,阿森纳在温布利的冠军杯命运,都无法摆脱小组赛被淘汰的结局。随后阿森纳在联盟杯进入了决赛,可是最后在点球决赛中,阿森纳再度败北。
2000—01赛季的冠军杯赛略有起色,小组出线,可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阿森纳主场2比1战胜瓦伦西亚,客场0比1落败,因客场进球少被淘汰。
2001—02赛季开始时,旺热手中仍只有1998年的双冠,被皇马和尤文图斯吸引的维埃拉萌生去意,旺热立即任命他为双队长之一,稳定住了军心。“后防五老”此时五去其二,旺热成功地从死敌热刺签下了自由身分的索尔·坎贝尔。联赛里阿森纳顺风顺水,以客场不败战绩夺冠,足总杯决赛中令人信服地战胜切尔西,可在冠军杯中,阿森纳在第二轮小组赛被淘汰,6个冠军杯客场只取得了1分。
2002—03赛季的冠军杯,又是第二轮小组赛未出线;2003—04赛季的冠军杯,本是阿森纳最好的机会,可惜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被同城冤家切尔西淘汰。
2001年秋天,刚刚成为“爵士”的阿历克斯·弗格森宣布这将是他最后的赛季。“阿历克斯干得相当不错,”正在追逐第二个双冠王的旺热评价道,“不过他们那个俱乐部实在潜力太足,所以阿历克斯走后,曼联仍然会无比强大,不论谁来接替他的位置。他的退役,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曼联有足够的钱去买最好的教练,去买最好的球员,所以曼联的强盛会继续延续,他们的财务预算是我们的两倍以上,不过我并不嫉妒他们的财力,曼联和阿森纳的竞争关系让我乐在其中。”这就是典型的旺热,心理战中的旺热。
在表面上看,旺热上面说的那段话是对弗格森和曼联的赞美,可就算是个不懂足球的人也能听出弦外之音,旺热明显地贬低了曼联的冠军价值,同时也能赢得许多人对他带领阿森纳孤军奋战挑战曼联的同情。
当弗格森宣布要退休时,旺热将得到一统英超的最佳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始终没有出现,因为弗格森在2002年初又回心转意了。也许弗格森无法容忍旺热取代他的位置,也许弗格森的回心转意也让旺热如释重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对生死冤家是因为对方而存在并成功的。
没有人知道这两个人关系究竟怎样,或许他俩自己都弄不清楚。从旺热踏足英格兰那一刻开始,他和弗格森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两个人极少说话,旺热到老特拉福德去比赛时,从来不接受弗格森赛后共进一杯的邀请,他俩的接触无非是每个赛季两次比赛时例行公事般的两次握手。即便是握手时,两人也很少会看着对方的眼睛,但这也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关系,因为两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是通过媒体完成的。
英国的传媒让弗格森和旺热的争斗成了英超一个固定的热门话题,因此也有人认为两大名帅之间的矛盾,只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可如果不是两个漩涡中主角乐意开口,媒体怎么会变成他俩交锋的战场?
其中最有趣的部分,便是旺热从来不承认他和弗格森之间有任何私怨。有一次他被问道弗格森是不是特别讨厌他,旺热的回答是:“这并不重要,不会让我晚上失眠。”当阿森纳2002年初夏在老特拉福德夺取联赛冠军前,旺热还在强调:“我不认为在老特拉福德夺取联赛冠军有什么特殊意义。”
他跟弗格森的敌对关系让人感兴趣,正是因为弗格森好斗的性格,让两人之间形成了长久的矛盾。这种矛盾起源于1997年的春天,当时旺热认为英格兰俱乐部整个赛季比赛太多,所以他觉得足总杯比赛在打平之后的重赛体制应该取消,弗格森开始向旺热刺出第一剑:
“他对英国足球一无所知,”当时还不是爵士的弗格森说道,“他从日本来,现在他刚进入英国足球界,并且开始告诉英国足球的每个人应该如何组织足球比赛。我觉得他应该闭上嘴,紧紧地闭上嘴。”
弗格森对旺热的第一次评论,便给两人关系划下了一条无法修补的裂痕,长期的斗争从此开始。旺热会评论一些跟曼联相关的事件,弗格森会随机做出反应,周而复始的循环斗争如是继续,即便有时候旺热完全是就事论事,可他的这些说法总会让弗格森不爽。
旺热还说过,阿森纳要夺取联赛冠军,难度比曼联更大,因为在首都城市的阿森纳每个赛季要打太多的伦敦德比战。弗格森对旺热的这种观点感觉好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德比要打,那么曼联和利兹联、曼联和利物浦以及曼联和博尔顿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难道这种俱乐部之间的仇恨比不上阿森纳和查尔顿之间的德比?”
从意识到旺热这个对手的存在,弗格森就对法国人良好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感到震惊。旺热正规大学毕业,能说多种语言,举手投足间都有着都市中产阶级的气质,尤其是他那种始终平静淡定、宠辱不惊的风度,和传统的英国足球教练形成了鲜明对比。弗格森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对各种酒类有着专家般的品味,不过他觉得这个像是大学教授的对手和自己太对立,这个家伙几乎不喝酒,尤其是不愿意在比赛后和自己共进一杯,在旺热面前,弗格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格拉斯哥码头干粗活的小工。
“知识”弗格森在2003年春天这样说过,“他们都说他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对不对?他能说5种语言,可是我在球队里也有一个能说5种语言的人,这个家伙从象牙海岸来,现在才15岁。”
个性上的完全对立,是两人间矛盾无法化解的原因。弗格森对待旺热的态度,看上去就像他完全讨厌旺热这个人。英格兰足球上百年的传统,似乎就被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颠覆了。过去70年,阿森纳成绩斐然,可从观赏性角度看,一直是英国足球最乏味的球队,然而旺热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阿森纳变成了全欧洲进攻最赏心悦目的球队。
和许多传统英国名帅一样,弗格森善于从心理上击垮对手,但旺热更年轻、更有活力,而且有着十足的异国情调。弗格森使用了各种手段去激怒旺热,然而旺热的回答总是出乎他意料。这是一场冰与火的战争。
这种冰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冰,更像是一种干冰。或者他会用幽默的讥讽来还击,或者他会在轻描淡写中化解对方击出的利刺。
最著名的一次对话发生在2002年的初夏,弗格森这个赛季显然追赶不上旺热的步伐了,“我们打的是英国联赛里最好的足球,”弗格森说道,“我们进球最多。”旺热对弗格森的评价让所有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法国人略微沉吟,然后微笑着说道:“每个人,都认为他的妻子是最美的。”
这种类型的交锋总是从弗格森竭尽全力用言辞去刺激旺热开始,旺热这个天生沉默寡言,不爱争斗,而有充满自信的人,尽量用平缓的方式化解而结束。“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问题,”旺热在1997年11月就说过,“也许那些更敏感的人会受到他的影响,我了解他对足球的激囧情,要是我也能刺激到他的情绪,那也许不会是一件坏事。”
2001年夏天,曼联在联赛中以领先阿森纳18分的巨大优势提前5轮夺冠,然而在夺冠这一刻弗格森特别生气,因为旺热并没有像其他主教练那样有风度地祝贺胜利者。在他当年秋天出版的自传里,弗格森又提起了这一段事,笔调颇有些伤感。“我只能接受这种事实:在老特拉福德和海布里之间,只有单向的欣赏和祝贺,他那种吹毛求疵的性格,并没有为他赢得其他教练的欣赏。”(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