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始和平(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沙俄,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一顿,我要把你所有入侵我大清的兵力全灭。以后你来一次我打一次,就是这么简单。
  北方的蒙古的一些地区如库伦啊,还有黑龙江的一些地区都相继失陷。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而北方军团和我京城军团,还有许多新兵,已经被我调往北方了。
  虽然还是靠两只脚走路,但这些军团却是已经在路上了。
  我心里发誓道:火车和铁路,我一定要尽快造出来。不然这样的靠士兵们的两条腿,移动速度太慢了。
  只是,铁路和火车如果现在全国连接成网络,那资金投入的可不是一般的巨大,还是只能慢慢来。
  面对沙俄的入侵,英国也好像被打了兴奋剂一般,又与南方军团干了一架。但我没有丝毫抽调南方军团北上支援的意思,所以英国人没有打赢。
  英国的陆军虽然装备了速射步枪,但只有10万多人。至于我为什么不入侵印度,是因为我只想打盈利的战争。每一次开战前我都会精打细算,看看是否盈利。
  如果我决定出兵印度,先不说陷入和英国完全交战的境地,也不说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补给。就说印度,他们知道有孔子这个人吗?
  我一直认为文化上的相同是民族之间成为好兄弟的基础。也就是说即使攻下了印度,也不可能把印度变成我国的国民,只能建立殖民地。而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殖民地,随时都有独立的风险。
  而如果不是殖民地呢?在文化相同的大背景下,就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般,最后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人口的内部漂移,使得所有民族之间能够亲密如一家人。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6年1月,进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总结。经济上是求大于供,我已经在努力地提高产能了,但还是求大于供。
  由于我的努力治国,使得各种政策都能几乎达到最精确,经济学上所说的帕累托最优以及均衡的那个点。所以基本上,产能释放的潜能被我完全挖掘了出来。经济始终在腾飞,而依然是求大于供。
  识字率达到了17.7%,我在四处交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提高识字率,已经难得了。
  然后是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把俄罗斯人赶出我国境内。第二,时刻准备东征日本。第三,继续疯狂提高产能,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我可不想重蹈民国政府时期的悲剧啊。
  1846年5月,法国发生拿破仑逃跑事件。
  1846年7月,我国发生股市崩盘事件,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民众对我国与沙俄的战争感到悲观。
  这些人真是什么也不懂,收复失地要一点一点来嘛。我的军队已经收复了好多失地了,但是还要和沙俄主力会战,这些都要浪费时间的嘛。
  现在沙俄军队在我国国内总共有40万人,而北方军团也只有40万人,自然时间就要废一些。
  1846年8月,美国与墨西哥开战。
  1846年9月,我国继续发生股市崩盘事件。
  我现在已经在思考,是不是要建立一个我掌控的企业来稳定股价了。
  可是现在我没钱啊,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以后有钱一定要开一个东方皇家红红海海公司。
  1847年3月,面对法国的入侵,瑞士发表宣言向天主教徒(法国)开战。
  1847年6月,英国干涉法国与瑞士的战争,法国退缩,与瑞士无条件停火。
  1847年6月,沙俄全军覆没,沙俄向清国赔了许多款,并且重新和清国签订和平协议。我终于有钱了。
  这些钱我用了建立了红红海海公司,专门调控股市之用。
  1847年10月,美国与墨西哥无条件停火。
  1847年11月,清国向日本宣战。
  1848年1月,大清海军海战完胜后,大清北方军队从高丽出发,于日本长崎登陆,一路东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