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3 / 4)
黄鹂叹道:“科举这条路可真是披荆斩棘!”紧接着声音便又坚定起来:“小三元不敢说,我好歹也要努力朝案首努力看看!人生在世,回头看来总要有点可说的才有趣!”
陈益南微微一笑:“那你就要努力了!”
因县尊大人要去济南,所以陈益南去官学任职的事情便提前了:实在是前任山长重病,官学如今已经好一阵子没人管了。
陈益南要去县里,黄家自然又是一通忙乱,钱氏恨不得把黄鹂的房间都给她搬空了带去,总算黄鹂好说歹说,讲好了这次过去只是踩一下点儿,去看看缺什么东西地方有多大,回来在收拾,钱氏这才作罢,但到底还是搜罗了两大包的东西给她带上,月季自然也还要跟去的。小丫鬟心情极好,哎呀,可以跟着去上学,这可真不错!
再怎么舍不得,钱氏也是没法子不让黄鹂去章丘的,心里头再不舍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哄着眼圈儿收拾东西,时不时地跟黄老爷哭一场,弄得黄鹂简直不敢直面亲娘:好心虚的样子……
陈益南准备四月初九去县里,四月初七,钱氏跟着黄老爷一起,备了礼物去了陈益南家中拜访:自家女儿跟着人家去上学,家里头怎么能没有表示?
黄鹂拜师这么久,钱氏还一次都没去过陈益南家里呢!去之前颇有些紧张:今日不同往昔,连着两任县尊大人登门拜访陈益南,再加上如今都知道她过去竟然做到过六品官,谁还敢把她当普通的老太太?
上一任王县尊卸任前把陈有才的案子结了,因家中房契写的是陈益南的名字,所以判了个夺人家产的罪名,打了五十板子,又罚了二百两银子,然后给放了:这个判决其实还是轻了,但在陈益南没有专门要求从重处罚的情况下,王文栋也不敢判得太重:打断骨头连着筋,罚到这个地步,陈有才这个人已经废了,这家子的日子也好过不了,也就罢了!
这个事儿传出来,众人更是对陈益南十分的敬畏:眼睛都瞎了病的快死了给扔街上,一口气缓过来随便抬抬手,就把没良心的侄儿拍趴下了!这会儿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陈益南是正正经经做过官的人,比县里任何一个举人老爷都体面!就算是县尊大人都要称人家一句大人呢!
钱氏同样对陈益南有些敬畏,平民老百姓,谁能对官儿不敬畏呢?别说六品官了,吴主簿才八品,可钱氏见到人家太太还不是的低眉顺眼叫人家太太,在一起吃饭说话都要捡着人家爱听的说?幸而陈益南是个瞎子,钱氏的紧张情绪才不至于爆满:要不然只怕她光时要穿什么衣服就要研究上一晚上!不过这也没强多少,前前后后换了四五身,总算定下来穿一身姜黄色的袄裙。
黄家这次还是头一次按照体面人家的规矩去做客呢!这却是黄鹂教他们的,先写了上门拜会的帖子,让下人递到陈家的门房,然后等陈益南传了肯定的答复出来,这才上门拜会。
上门做客自然不好赶到快中午饭点儿,半上午的时候,黄老爷跟钱氏按照帖子里写的时间,坐了马车到了陈家门口,到门口,夫妻俩下了车,便有陈家的门房迎上来笑道:“黄老爷,黄太太好!”这门房本就是镇上的人,自然是认识黄老爷的。
黄老爷咳嗽一声:“陈大人现在可有空?”
门房笑道:“黄姑娘方才还到门口跟我说呢,二老到了就直接请进去!”门房说这话,已经有个丫鬟低眉顺眼地走过来,引了黄老爷跟钱氏往屋里走。
往院里才走了几步,便有一个四十上下,穿绸裹缎的中年妇人迎了上来,见到黄老爷跟钱氏便行了个万福:“两位可是到了,快请进!”
黄鹂事先说过陈家的情况,所以钱氏立刻猜到这位应该就是陈府的管家了,便问道:“您就是马嫂子吧!鹂娘提起过您,你这些日子没少照顾她,我一直没谢您呢!”
马砚台笑道:“我做的都是份内的事儿,没什么好谢的,倒是我家大人当日落难的时候,亏了尊府帮忙呢!”
黄家哪里帮过什么忙?也就是黄鹂那时候挤了自己的零花钱给陈益南买吃食,后来送礼物也是因为拜师……所以马砚台这话让黄老爷颇有些不好意思,钱氏倒是松了口气:这家架子倒是不大的。
几个人往屋里走去,迎面却碰上个熟人,却是镇上唯一的大夫,王郎中,王郎中见到马砚台,满脸堆了笑:“马管事,那我就先走了!谢谢您帮忙,亏了您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我回头给您弄两大坛去年泡的药酒来”王郎中医术一般般,药酒做的却颇有点名气。
马砚台笑了笑:“举手之劳罢了,药酒就不必了,你正经该谢大人!”
王郎中道:“一码归一码,大人要谢,马管事也要谢!我明儿就给您送药酒来!”
马砚台笑道:“你实在要送也可以,只是莫要弄那傻大憨粗的大坛子过来,倒起来麻烦不说,不等喝完味儿就散光了,又难看。你就用那小小的玻璃瓶装上两斤过来也就是了!反正你又不搬家,我喝完了再问你要!”
王郎中点头哈腰道:“成,成,我给您用双岗窑的好瓶子盛!”他说着又拱手冲黄老爷打招呼:“黄老爷来了啊!听说你家二郎考中了童生了,恭喜恭喜!”
黄老爷也赶紧拱手回礼:“嗨,只是个童生罢了,还要看院试啊!”两个人简单寒暄两句便各走各的。
黄老爷见王郎中走了,便问马管事:“马管事,王郎中这说的是那家子无赖的事儿吧?已经解决了??”
马砚台轻轻点头:“解决了,这种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能讹一把是一把,正经衙门来人立刻就吓软了!王郎中也是太客气,其实就凭他过去帮过大人好几次的份上,大人就不可能不管他,我就是传个话请了衙役仵作过来走一趟,他跟我客气个没完。”
黄老爷笑道:“这是应当的,换了我也要谢谢马管事的!”
黄老爷过去就是见过马砚台的,说话比较随便,钱氏此时心里头却是百感交集:这王郎中在绿柳镇也有点威信,毕竟是唯一的大夫,可在陈家,跟个管事说话都要点头哈腰.而且王郎中看病被无赖讹上的事儿,这才几天啊,就没事儿了?还以为他家这次算是完了呢!那可不是一般的讹诈,是两个村里的无赖抬了尸体上门讹诈王郎中庸医害命的那种大麻烦!一般人碰上这种案子,不死也要倾家荡产!谁知道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钱氏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抬头看看院子,普普通通的院子,修缮的还未必有苏家华丽呢,可是就是怎么看怎么舒服!下人们走路都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短短几步路,遇到的三四个丫鬟全都是规规矩矩目不斜视。
黄老爷闲不住,又问马砚台:“马管事,鹂娘在陈大人那里呢?” ↑返回顶部↑
陈益南微微一笑:“那你就要努力了!”
因县尊大人要去济南,所以陈益南去官学任职的事情便提前了:实在是前任山长重病,官学如今已经好一阵子没人管了。
陈益南要去县里,黄家自然又是一通忙乱,钱氏恨不得把黄鹂的房间都给她搬空了带去,总算黄鹂好说歹说,讲好了这次过去只是踩一下点儿,去看看缺什么东西地方有多大,回来在收拾,钱氏这才作罢,但到底还是搜罗了两大包的东西给她带上,月季自然也还要跟去的。小丫鬟心情极好,哎呀,可以跟着去上学,这可真不错!
再怎么舍不得,钱氏也是没法子不让黄鹂去章丘的,心里头再不舍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哄着眼圈儿收拾东西,时不时地跟黄老爷哭一场,弄得黄鹂简直不敢直面亲娘:好心虚的样子……
陈益南准备四月初九去县里,四月初七,钱氏跟着黄老爷一起,备了礼物去了陈益南家中拜访:自家女儿跟着人家去上学,家里头怎么能没有表示?
黄鹂拜师这么久,钱氏还一次都没去过陈益南家里呢!去之前颇有些紧张:今日不同往昔,连着两任县尊大人登门拜访陈益南,再加上如今都知道她过去竟然做到过六品官,谁还敢把她当普通的老太太?
上一任王县尊卸任前把陈有才的案子结了,因家中房契写的是陈益南的名字,所以判了个夺人家产的罪名,打了五十板子,又罚了二百两银子,然后给放了:这个判决其实还是轻了,但在陈益南没有专门要求从重处罚的情况下,王文栋也不敢判得太重:打断骨头连着筋,罚到这个地步,陈有才这个人已经废了,这家子的日子也好过不了,也就罢了!
这个事儿传出来,众人更是对陈益南十分的敬畏:眼睛都瞎了病的快死了给扔街上,一口气缓过来随便抬抬手,就把没良心的侄儿拍趴下了!这会儿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陈益南是正正经经做过官的人,比县里任何一个举人老爷都体面!就算是县尊大人都要称人家一句大人呢!
钱氏同样对陈益南有些敬畏,平民老百姓,谁能对官儿不敬畏呢?别说六品官了,吴主簿才八品,可钱氏见到人家太太还不是的低眉顺眼叫人家太太,在一起吃饭说话都要捡着人家爱听的说?幸而陈益南是个瞎子,钱氏的紧张情绪才不至于爆满:要不然只怕她光时要穿什么衣服就要研究上一晚上!不过这也没强多少,前前后后换了四五身,总算定下来穿一身姜黄色的袄裙。
黄家这次还是头一次按照体面人家的规矩去做客呢!这却是黄鹂教他们的,先写了上门拜会的帖子,让下人递到陈家的门房,然后等陈益南传了肯定的答复出来,这才上门拜会。
上门做客自然不好赶到快中午饭点儿,半上午的时候,黄老爷跟钱氏按照帖子里写的时间,坐了马车到了陈家门口,到门口,夫妻俩下了车,便有陈家的门房迎上来笑道:“黄老爷,黄太太好!”这门房本就是镇上的人,自然是认识黄老爷的。
黄老爷咳嗽一声:“陈大人现在可有空?”
门房笑道:“黄姑娘方才还到门口跟我说呢,二老到了就直接请进去!”门房说这话,已经有个丫鬟低眉顺眼地走过来,引了黄老爷跟钱氏往屋里走。
往院里才走了几步,便有一个四十上下,穿绸裹缎的中年妇人迎了上来,见到黄老爷跟钱氏便行了个万福:“两位可是到了,快请进!”
黄鹂事先说过陈家的情况,所以钱氏立刻猜到这位应该就是陈府的管家了,便问道:“您就是马嫂子吧!鹂娘提起过您,你这些日子没少照顾她,我一直没谢您呢!”
马砚台笑道:“我做的都是份内的事儿,没什么好谢的,倒是我家大人当日落难的时候,亏了尊府帮忙呢!”
黄家哪里帮过什么忙?也就是黄鹂那时候挤了自己的零花钱给陈益南买吃食,后来送礼物也是因为拜师……所以马砚台这话让黄老爷颇有些不好意思,钱氏倒是松了口气:这家架子倒是不大的。
几个人往屋里走去,迎面却碰上个熟人,却是镇上唯一的大夫,王郎中,王郎中见到马砚台,满脸堆了笑:“马管事,那我就先走了!谢谢您帮忙,亏了您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我回头给您弄两大坛去年泡的药酒来”王郎中医术一般般,药酒做的却颇有点名气。
马砚台笑了笑:“举手之劳罢了,药酒就不必了,你正经该谢大人!”
王郎中道:“一码归一码,大人要谢,马管事也要谢!我明儿就给您送药酒来!”
马砚台笑道:“你实在要送也可以,只是莫要弄那傻大憨粗的大坛子过来,倒起来麻烦不说,不等喝完味儿就散光了,又难看。你就用那小小的玻璃瓶装上两斤过来也就是了!反正你又不搬家,我喝完了再问你要!”
王郎中点头哈腰道:“成,成,我给您用双岗窑的好瓶子盛!”他说着又拱手冲黄老爷打招呼:“黄老爷来了啊!听说你家二郎考中了童生了,恭喜恭喜!”
黄老爷也赶紧拱手回礼:“嗨,只是个童生罢了,还要看院试啊!”两个人简单寒暄两句便各走各的。
黄老爷见王郎中走了,便问马管事:“马管事,王郎中这说的是那家子无赖的事儿吧?已经解决了??”
马砚台轻轻点头:“解决了,这种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能讹一把是一把,正经衙门来人立刻就吓软了!王郎中也是太客气,其实就凭他过去帮过大人好几次的份上,大人就不可能不管他,我就是传个话请了衙役仵作过来走一趟,他跟我客气个没完。”
黄老爷笑道:“这是应当的,换了我也要谢谢马管事的!”
黄老爷过去就是见过马砚台的,说话比较随便,钱氏此时心里头却是百感交集:这王郎中在绿柳镇也有点威信,毕竟是唯一的大夫,可在陈家,跟个管事说话都要点头哈腰.而且王郎中看病被无赖讹上的事儿,这才几天啊,就没事儿了?还以为他家这次算是完了呢!那可不是一般的讹诈,是两个村里的无赖抬了尸体上门讹诈王郎中庸医害命的那种大麻烦!一般人碰上这种案子,不死也要倾家荡产!谁知道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钱氏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抬头看看院子,普普通通的院子,修缮的还未必有苏家华丽呢,可是就是怎么看怎么舒服!下人们走路都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短短几步路,遇到的三四个丫鬟全都是规规矩矩目不斜视。
黄老爷闲不住,又问马砚台:“马管事,鹂娘在陈大人那里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