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杨军的空军历史(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军见状,解释道:“不要多想,我对杜总工没什么个人意见。”
  “主要是长城二号发动机是他研发的,我想着不要在研发的思路上有什么雷同的地方。”
  “你也知道,长城二号发动机现在还处于保密阶段,别到时候发动机没研发出来,引来一堆麻烦事。”
  黄志强听了,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样啊。”
  “这样吧,大领导,杜总工那我就先不请假了,至于技术上的问题,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杨军点点头道:“嗯,新研发的发动机最好是独立研发的,我们要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不求超越,但求无过,嗯……主要是别跟长城二号发动机有雷同的就行了。”
  “大领导,您放心,我绝不会给您招惹麻烦的。”
  杨军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也没什么,一些小麻烦我还是能解决的,只是没那必要。”
  “是,我懂了。”
  “另外呢,引进技术人才这一块不能放松,今年要加大投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才。”杨军道。
  “嗯,这方面我们一直没有放松,现在每年引进人才这一块咱们投入了很大的比例。”
  杨军用手点了点桌子,提醒道:“也别老是盯着校门里的那些学生,要把目光转向其他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几十年的底蕴还是有的,另外也不要怕花钱,多多引进那些海龟。”
  黄志强闻言,皱着眉头道:“现在国内技术型人才留不住了,很多年轻人经受不住外面的诱惑,纷纷选择了出国留学,哎……”
  “那就把价钱抬高一点嘛。”杨军道。
  “哎,也只能这么办了。”
  其实,杨军也知道,国内留不住人才,有很多的原因。
  一方面是国内的条件确实不如国外,往往在国内累死累活的干一年还不如国外干一个月的多。
  另外就是政策的问题,现在的条件不好,确实给不出什么优惠的政策,这也是留不住人才的原因之一。
  当然,国人也经受不住外面的诱惑,再加上受苦受穷怕了,这不政策一放开,全都跑了。
  随后,杨军和黄志强又聊了一会关于发动机研发的话题。
  同时,杨军也把自己对发动机的想法和黄志强说了一遍。
  他来自后世,见过世面,虽然不懂发动机技术,但是并不代表他的目光和见识有问题。
  黄志强也是一边聆听,一边认真的记下杨军说的话,同时,也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两下相结合,就多了一条思路。
  ……
  这天,杨军打着上班的幌子又来到了茶庄。
  他一到茶庄,红姐就告诉他,那个周红在这儿等他好几天了。
  杨军闻言,皱了皱眉,就让红姐带她来后院见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