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谎言(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申万雨、秦刚等人方才明白,当初陈海平为什么向他们承诺,不管他们生产多少钢铁,集团都全部收购。
  建造铁路,唯一缺乏的物资就是钢铁,其余的都可就地取材,极为方便。
  就因为那些储备的钢铁,使得铁路建设可以全面铺开。
  最开始修建的铁路有三条,以北京为中心,向西连通大同府,向东连同天津三卫,向南连同济南府。
  为了赶进度,更因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三条铁路,有超过六十个点同时施工。
  因为地势和距离的关系,北京至天津的铁路最先完工。
  一八五八年,六月初八,汽笛长鸣,一列平板火车从北京站始发,向天津呼啸而去。
  火车的时速达到了五十里。
  五十里,二十五公里,在那一世,这自然是龟速,但在这里,对这些扶着栏杆,站在平板上的人而言,那种兴奋无可言喻。
  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千里马实际上是没有的,所谓的千里马只是人对速度的渴望。
  但,这一刻,千里马失去了它的意义。
  美丽的大地平缓无尽,而他们在如电光飞逝。
  车头后面拽着七个平板,每个平板上都站满了人。在第三个平板上,孙国清、戴定国、徐光启、成基命、陈海平、孙传庭、鹿继善、陈奇瑜、宋应星等人,在一张长方形的长桌旁围坐。
  不论桌子,还是椅子,腿都是固定在了平板上,纹丝不动。
  这一刻,似乎世俗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人人的神情都像孩子一样兴奋。
  “海平,这叫什么?”戴定国问身旁的徒弟。
  老头子八十多了,身体依旧硬朗,说话还是带着金属般的颤音。
  “师傅,这叫坐地日行八万里。”陈海平笑着道。
  “好,好一个坐地日行八万里!”陈海平的另一边,老泰山孙国清大声击节叫好。
  确实是好,听到的人无不点头称赞,觉得陈海平这句话真是贴切极了:那感觉,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
  -----
  这一趟跑下来,人人都见识了火车的威力,不管拉多少东西,它都是这个速度,这……
  从上到下,建设铁路的热情都空前高涨。于是,自然而然地,更多的矿山被开发,更多的高炉被立起……
  至于人,在这华夏大地,不论缺什么,却也从来都不会缺人的。
  现在,虽然家家都是粮满垛,谷满仓,猪满圈,鸡鸭满院,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家都还只是温饱而已,富裕根本谈不到。
  对很多人而言,这就已经是天堂了,但什么事就怕比,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没有穷尽的。
  在北方,由于是粗耕,一个壮劳力可以耕种七八十亩地,但显然,没有这么多地,所以农村是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的。
  以前都窝在土里刨食吃,那是没有办法,但现在不一样了,于是大量的劳动力涌进了矿山,涌进了工厂里。
  随着一条条铁路建起,影响无远弗届。
  铁路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速度,而速度足以改变一切:不管是时间的,还是空间的,都是如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