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章:天子来使(下)(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照理,周天子的使臣来访,魏王应该率领群臣以天子礼迎接。只是周天子的权势已然式微,便是诸侯国中最为弱小的魏王也难得再讲这等虚礼,直接宣人家上殿……这可谓无礼之极了,哪怕是这使臣上殿来将魏王骂得狗血淋头他们都不惊讶。结果谁想,这使臣非但不骂魏王,还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让一众大臣面面相觑,眼珠跌了一地……
  就连魏王也是大吃一惊,与群臣大眼瞪小眼,过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天使……你这是怎么了?快快起来,有话好说!”
  魏国大臣都是奇怪,周天子好歹也是天下共主,如何会派这等不识礼数的使臣出使,再看那使臣一身华服早已肮脏不堪,脸上更是黑一块,白一块,仿佛经过长途奔波,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
  看他丝毫不顾礼数,嚎啕大哭的坐在大殿上,众大臣都有些鄙夷,但谁料他说出来的话却是惊天动地:“魏王啊……求你快些派援兵救天子,晚了只怕天子就被乱臣贼子给害了!”
  啊!大殿上顿时乱了套只听无数声音问道:“什么人敢害周天子?”
  “派援军?难道是哪个诸侯国敢对天子不利?”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洛阳是被围困了吗?”
  众人七嘴八舌,那使臣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用袖子抹了抹脸。他脸上原本满是汗水,这么一抹顿时将本来面目露了出来,立时就有人认了出来:“是你,杜祖龄!”
  说话的是相国魏丞,他先向魏王道:“这位杜先生确实周天子的朝臣。”他言下之意,这个使臣不是假的。
  魏王点了点头,伸手压住众人的声音,道:“杜先生,哦……天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你快说明原因。”
  杜祖龄终于冷静了一些,悲声道:“前些日子,也不知怎么回事,秦国突然派大军围困了洛阳,说是要给周天子挪个地方。”
  一听这话,大殿众人都闪过一个念头:“又来了……”便是陈明东也从历史上知道,秦国君王最好的就是给人挪地方,一挪必然倒霉。据说昔年有个小国,国土面积很小。秦始皇就说:你的封地不过百里,我给你一个五百里的封地,你把现在的地盘让给我吧。
  这位君主惧怕秦始皇的武力,不敢不答应,明明知道不妙,也只有答应了。结果自然如他预料,五百里地是不假,问题是五百里原始森林,而且秦始皇派兵把持了上下山的要道,将这位国君活活饿死在山上。
  这秦国君王不仅喜欢给你挪地方,还喜欢给东西挪地方,就连周天子也免不了。周天子不是有一个传家宝贝——就是历史上记载的九鼎。
  据说这九个鼎是当年大禹治水后收取全国的贡金,依照全国的九个州而铸造的。一个鼎代表一个州,上面记载了本州的风土人情,而且都装饰了龙纹,这九个鼎从夏朝到周朝,经历了二千多年。属于华夏民族的镇国之宝!
  当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也就问了一下九鼎的重量,就被人给挡了回来。而后来秦武王……现在秦国君王的先祖有意取周天子而代之,便在打破韩国的宜阳之后,带兵来“朝见”周天子,不过他也没有去见周天子,直接去见周王朝的传家宝贝九鼎去了。
  当时秦国所处的关中在古代的地域划分属于雍州,秦武王便对周王的使者说:“这个鼎是我们的,我就把他搬回家算了吧。”秦武王居心叵测可谓路人皆知,官员们明白他今天是抢鼎,明天就要抢天下了,于是便道:“这鼎怕是有一两千斤吧,人恐怕是拿不动的。”
  官员们说这话本意也只是让武王能知难而退,可没想到武王却是个犟种,关健是想“问鼎天下”听别人说这个东西搬不动,便问身边的大力士孟说能否搬动,孟说却是个头脑简单四支发达的愣种,听了秦武王的话就去举鼎,结果只举了半尺高,能抱着走几步,还把眼角给迸裂了,血流不止。
  秦武王看见孟说举得起,心想自己也是个大力士,便不顾其它人的阻挡,照着孟说的方法将大鼎举起来。可是大鼎太重,武王只举了半尺就举不动了,他想学着孟说走几步,结果只跨了一步,没有掌握好身体的重心,手一松大鼎轰的一下砸在了武王宝贵的脚上。右脚被砸断了,秦武王顿时被疼的昏死过去,当晚就死在驿馆里。
  秦武王虽然因为这个死了,但“问鼎天下”的典故却流传了出来。
  不说这段典故,却说魏王听杜祖龄这么一说,吃了一惊,道:“秦国军队围困洛阳?就在前几日……难道,秦国撤军并没有回国,却去找周天子麻烦了?”
  杜祖龄苦着脸道:“谁说不是呢……”
  他话还没有说完,却听一个声音道:“活该,你们还有脸来求魏国帮忙么,当初秦国的一万精锐骑兵就是从周天子脚下洛阳过来了,咱们还没有派人来找周天子说理呢!”
  说话的是山阴君,他出列道:“大王,照我说就不该派援军,当初秦、楚联军攻打我魏国,秦国有一万精锐骑兵从洛阳借道,必然是得了周天子的许可,若非泾阳君巧计灭了这一万骑兵,只怕我大梁危矣!”
  魏王嗯了一声,看向杜祖龄的脸色便有些不好,杜祖龄苦着脸道:“魏王,山阴君,你们都是知道的,秦国兵力强盛甲于天下,他说要借道,天子哪儿敢不答应。若是不答应,只怕洛阳早就没有了。”
  他说的确实是实理,相国魏丞提醒道:“大王,周天子名义上终是天下共主,秦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围困洛阳,怕是试探天下诸侯之意,若是无人去救,他大可取周天子而代之,然后再对诸侯各个击破。”
  也有大臣道:“何用我们去救,秦国公然围困洛阳,诸侯各国必然暂时压下互相间的争执和矛盾,联手伐秦护周,到时候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但若是就此得罪了秦国,怕是大大不妙。”
  还有大臣则骂道:“放屁,有什么不妙的,秦国对已经对我魏国动手了,便是再得罪得多一些又有何妨。”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出兵与不出兵分为两派相互攻讦,文臣中有一大部分是赞同出兵的,但武将却大部分不赞同出兵,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本来魏国就非秦国的敌手,而且刚刚才与秦国打了几场硬仗,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哪儿能够出兵。
  魏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得道:“天使且先下去休息,寡人与大臣们仔细商议一番再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