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争 第三百零七章 帝师(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内……毕竟还是有着不少的洛阳名门高族,这些名门高族既然不曾在焦王掌握洛阳城时有任何举动,那当然也代表着他们某种程度上对焦王顺从的意思。而对于这些人接下来该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非但是二王爷薛崇简举棋不定,便连张宏也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杀?不可能的,城内高族不在少数,且东都洛阳乃是大唐重地,这些高门中子弟在京为官者并不在少数,若简单的就这么剿杀了,那必然会引起京城长安那处的动荡。
  不杀?他们这些个高族毕竟是依附了那个已经被皇帝陛下定为谋逆的焦王殿下,若是就这么不理不问的放了过去,那朝廷颜面何存?
  再者,就算朝廷不会追究,那在这个时候二王爷薛崇简想要挥军直入洛阳城时,城内的那些官员那些世家高族又会不会在暗地里使些小手段?他们又会不会与焦王李重福暗中通气?这是谁能保证的?
  也是二王爷薛崇简与张宏正在思量着此时之时……
  洛阳城头上,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朝廷大军忽然有一众兵士放声高呼:“逆贼焦王早已不在洛阳城中……你等若愿放下兵刃归顺朝廷,则朝廷也不会对你等赶尽杀绝!本王知道,其实你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受了焦王的鼓惑才有今日这等谋逆之举……若此时幡然悔改,本王愿既往不咎,且向朝廷上书,保证不会深究下去……”
  这便是张宏与二王爷最后的那一招旗,无论胜败,只要能上这洛阳城墙,那也在这一句话落下之后必然会对洛阳城守军的士气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毕竟,这城内的兵士都认为焦王殿下与他们同在而处于这洛阳城的,此时当他们知道他们早已被焦王殿下放弃了的同时……他们又怎么还能够继续拥有着大无畏的勇气?
  城墙上,那些守军先是惊愕,随即齐齐望向了城墙下已经是大势渐去的大将军李奴,李奴冷笑,当然知道这等局面下他再如何的挣扎那都是回天乏术。
  所以,李奴干脆便没有一句言语,他望了望二王爷与张宏这处,忽然整合他身旁那已经不足五百之数的骑兵,很出乎意料的果真放弃了反抗。
  当然,投降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说李奴此人接下来的举动让人很出乎意料,那也是因为他在放弃了反抗的同时却是带着滚滚烟尘忽然向着洛阳城远处而遁……他居然就这么跑了,逃了?!
  这当然是让二王爷薛崇简与张宏面面相觑,他二人真真是根本不能料到洛阳城战事竟然会是这样一个收场!
  …
  …
  东都洛阳之事不过才刚刚告一段落之时便很快传到了京城长安城,这样的一个消息对于长安城中那些权贵人物来说当然是不吝于一场小规模的地震。毕竟,现如今所有的那些事情都展现在了台面之上,这些人也肯定都知道了此时正在发生着一件怎样的事情,所以对于那个出身布衣的少年居然能够就这么轻易的平定了洛阳城之事,许多权贵大人物都是很难相信。
  有人忧愁有人喜大抵便就是现下长安城的人心表述。
  那些立场选择了依附于王公公的大人们自然便就是忧愁者,而事实上除了另外的一些居心叵测之辈,这长安城的大多权贵倒也真的希望这场祸乱能够尽早结束。当然,他们担心的并非乃是大唐的安危,更多的担心则是担心这场祸乱若是一味的扩大,那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对于这些,皇宫之中的皇帝陛下当然很清楚,不过他对于这些权贵们真正的心思显然也是不甚放在心上,他也知道现如今的大唐……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万众一心的条件,而无论是眼下又或是来日那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只能指望李唐皇室的他们这些人,那些权贵是根本靠不住的。
  皇帝陛下在得知洛阳城情况之下也略微感到了几许吃惊,就算那少年能够成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他依然忍不住吃惊于这少年居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几日内便结束了这场血腥之战,身为一个并不平庸的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很清楚在没有具备绝对实力的前提下,攻城战原本就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可那少年却真的在几日内便做到了。
  暂且放下他的吃惊,皇帝陛下在得知洛阳城一事之时当时便离开了他甚少离开的神龙殿,他饶过神龙殿走廊,向着皇宫后花园处行去,这一路上他走的并不轻松,尽管刚刚得知了一件好消息,可他却反而更加的担忧。
  后花园处有一处小宫殿群,那些宫殿在皇宫之中根本不起眼,可就是这么一处不起眼的小宫殿群却拥有着甚至比神龙殿那处更要严密的防卫,便连皇帝陛下在来这宫殿群之前也是事先通传了才能身入其中。
  皇帝陛下步入宫殿群推开一处寻常宫殿之前曾稍微平复了情绪,尽量让他的担忧不显在面上之后,他才推门入内。
  身入其内,大唐的天子两度为皇的皇帝陛下居然有些恭谨之色,他缓缓入内向前走了几步,在一道纱幔之前微微施了礼,随后才开口道:“先生。”
  以大唐天子之尊竟也施礼,那纱幔之后究竟乃是何人并不能猜测,联系到皇帝陛下这开口的尊称,便就能够让人很清楚的知道纱幔之后的乃是皇帝陛下的先生。
  帝师。
  大唐只有这么一位帝师,并且这位帝师不仅仅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帝师。
  “可是要问洛阳城那处的事情?”纱幔之后的帝师缓缓开口,看不到他的模样,但却能够听到此人异常苍老干枯的声音:“说实在的,便连我也不曾料到那少年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几日内就结束了这件事情……尽管我一开始也知道那少年若要动手必然是石破惊天不留余力的一举,可洛阳城内的反抗却实在是比我预期要差上了许多。”
  “正是如此。”皇帝陛下接口,他虽然年近半百,但精神并不见萎靡,很是祥和之下可见这位奉行着中庸之道的皇帝陛下对于养生之道也有许多心得:“就是因为这洛阳城内的反抗比预期要差上了许多,朕才担心……”
  “陛下您不必担心,想来您也知道,这担心也是无用。那位老大人既然想要在临走之前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我们这些人便只能配合他演这么一场连我们都不明白的戏……他要做的事情,谁又能阻止得了?”帝师口吻略显嘲讽,虽然称呼那人为老大人,但语气中却是分明带着些许恨意。
  皇帝陛下默然,老大人指的当然便是那老狗,他明白帝师的话,也知道他们这些属于上一代武皇时期争斗而留下来的人……都多少有些忌惮那老狗的存在,所以也是因为这忌惮,便不得不配合那老狗演这一场只有那老狗才能看透彻的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