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试探(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容说已经同陈鸿明讲了自己是旗人之事,陈鸿明的反应是没关系,去伪造个户籍就好。,陈鸿明讲了等高士瑞一回来就过来求亲。当然江容早就有荆州的户籍,这倒是一点不怕。
  高士瑞想了想,“嫁女儿不象娶媳妇,我们得去私下查看下陈家家风如何,先问下简松,简松是个老滑头,说的估计也都是大家明面上讲的了。至于具体如何得咱们自己去看看,看看他们家业如何,看看他们家族人如何。虽然陈鸿明人还不错,如果做上门女婿是没问题,可是他有家人,就得仔细看看了,不然吵架吵了还得让江容忍气吞声的,那样不行的。我回家同济兰叔叔讲过了陈鸿明的事,济兰叔叔说,江容最少得象康福婶婶这样,自己的嫁妆,自己的下人,自己的伙计,自己的庄子,不受婆家的气。不准陈鸿明纳妾。如果长辈强烈要纳的话,反正咱们有的是银子,谁要给他纳妾,就给那人买几个女人侍候就行了。”
  江容哈哈大笑,“对啊,这话有理的,嫁过去还要受气,凭什么,又不图他们家的银子。”
  高士瑞见江容心情大好,于是提到济兰说的拆分的事情。
  江容表示自己不愿意多管,只提出国尔敏是绝对不可以插手。
  京城的事乱七八糟的,江容自己都是要嫁的人了,退股折现出来,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行的话,分红也是好的。但是经营方面,江容就是一点都不想管了。对自己最不利的选择,江容都觉得可以接受,就是米铺的股份不要了,也不要掺和到那些事中,反正地里和作坊的产出卖到米铺,那些银子就够江容自己花了,也能养活种地和作坊的工人了。
  并且,如果额尔登德尔登兄弟都有参与经营,没理由不让乌尔登参与经营,国尔敏现在也大了,可以做事了,那国尔敏的老婆估计也会吵着要参与。
  但国尔敏若是参与,江容是万万不肯的,国尔敏的不良记录太多了,江容不信任他,江容宁可自己把银子扔水里,或是胡乱花掉,那也是自己开心,绝不会把自己的银子给别人胡花的。
  祖产家业,大多只是保证家族成员不饿死,有谋生能力,而不保证成员个个穿金戴银的。想随便花钱,都得自己赚钱才是。
  高士瑞记下江容的说法,说会随船捎信过去给济兰。
  江容想了想,制止了他,“先不要提京城,就说我们这里吧,也得拆一下了。我觉得你可以开个车马船行,从这里运货过去,在赊旗店那里设个中转站,那里时时有货运到京城,再从京城运到那里,这边也是不停的运货过去赊旗店,也不停的从那里运货过来。你自己开,缺银子我借给你,你到时还清就好。”
  高士瑞想了想,江容现在已经有很多银子了,又要嫁入陈家,需要的是独立能干的娘家人,而不是伙计,很干脆的答道,“那好,算我借的银子。”
  江容又说,“你运货去京城去卖,这边得专门有个商行帮你收货。你从京城运来的货,也得专有个商行销货。这两个商行各做各的事,就算是一个铺子,两套事情也得分开算账。”
  高士瑞点头,“这个咱们得详细弄一弄,谁跟什么得分清楚,自己做完自己的事了,手空了,可以帮下别人,但是自己负责的事出了差错,得赔来着。”
  几人仔仔细细的讨论了下如何做事。
  酒馆的生意还是赚钱,但是赚的银子基本上都花掉了,左手收钱右手进货花钱。
  几样营生分开算账的话,应该各有各的利,不过最开始的资金全是酒馆的。江容也不太计较了,就当是提供资金给大伙起家,等大伙的营生赚回本了再还银子回来好了。
  这边的仓库肯定得最得力的人手做事,得够精明,不然被人哄走货也是不得了。
  江容问张斌打算跟哪一块,具体跟着做事的人自然会有股份分,然后存够银子了,就再放单飞,就象高士瑞已经有勇气与能力开车马船行贩货了。
  张斌搔搔头说,“我还真没想好自己想做啥,先在小卫身边做事吧,算是最舒服了,有得吃有得玩,等我玩够了,要成家立业时再讲吧。先让他们去做掌柜吧。”张斌决定先看着堂兄弟们成家立业,免得再有人象张华娶到条件不是很理想的老婆,自己多辛苦几年,嗯也是多玩几年再讲。
  高士瑞挑出来七八个觉得已经能独挡一面的人,决定在每个掌柜位置上放两个人竞争,羸的人做掌柜,输的人则得努力学习准备参加下一轮的竞争。
  江容已经决定自己在广府最主要的是卖酒,卖的银子就拿在自己的手里。其他的,让这些高家张家的人自己去争去努力。
  在广州的庄子,就让张华去跟着,他够老实,娶妻后就应该稳定下来做事了。
  讲完了这些,大家又开始讲张华的婚事。
  其实还是一个疑问,皮老大的反应很奇怪。鱼七娘也不在,也不知道如何商量。难道他们就吃定了张华非鱼七娘不娶么?
  高士瑞决定,他绝对不会出面,江容也不要出面,至于张斌之类做为张华的堂兄弟也不出面,一切由张华自己搞定,绝对不能因为张华的事,让大家难办。张华虽然是最老实做最多事的这个人,可是,绝对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牺牲大家。
  张斌看了张华一眼,笑嘻嘻的说,“我说高士瑞回来了会这样决定,肯定是不能因为你连累到大家。如果早一点搞定,大家都是可以帮忙的,现在不成啦,高士瑞讲的话,我也得听的。”
  张华默默点头。
  从简松口中得知的陈记茶业,算是家大业大,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有几座茶山,日子怎么样都不错。陈老爷兄弟三人,陈老爷排行第二,长兄幼弟都死了,生了五个儿子,只有陈鸿明一个长大,陈家长辈们自然是疼惜他的,不舍得委屈他。
  陈老爷的长嫂膝下有个养女,比陈鸿明小,养在闺中,未嫁。上次陈鸿明回老家呆了很长时间,回来广府时,带着他们一起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