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观天(中)(1 / 2)
是夜。
“封儿,今日师祖相召,所为何事?”
“让弟子陪着观天。”
“观天么?”一声低吟。
“只是观天么?”似在发问,更似自言自语。
“你回去吧!”
幽蓝的琉璃灯下,映出一张凝重的脸庞。
********
白云苍狗,幻化万象声色。烈日长空,映射天地风情。
时而流云奔涌,群山浮动;似万流涌动,大气磅礴。时而云絮长寄,牵丝带屡,似妙龄少女,情意绵绵……
方才长空如碧,顷刻阴云四起、天地如墨;甚或暴雨骤至,忽而风止雨歇、艳阳高照。其间大开大合之处,你征我伐之道,端的无双无对!
自天地初开,万物生成,可有何物超出这般变化……
寒暑易节,一晃数月。
尘封沉浸其中,并用兵书战策应对一番,只觉无不暗合攻伐之道。
渐至以后,每或阴云当空,心头一寒,莫名伤痛自其周身蜂拥而至,瞬时悲从中来,抱头痛哭;既而飓风扫过,云开雾散、一碧万顷,心中不快仿佛已被残云卷走,欣喜异常,直欲高歌……
时而悲痛欲绝,时而欢心欲呼。如此悲喜交替、苦乐转换,无形之中尘封那坚固的心性正经受着另一层淬炼。
竟至后来,目视长空浮云,忽如返璞归真一般,再也涌不起点滴悲喜之色。昔日愁绪到此之时终于被天地万象席卷而空。郁结心底的魔障,也被他从抑郁的心境中彻底剥离开来。
岂料,这层魔障居然如此根深蒂固,竟使他陷入另一深渊:人因何而活?诸般功法、兵书战策之类习之何用?
一时间,世间诸般学问,仿佛尽皆无用之学、不耻之学……
既然如此,为何每日承受奔波之苦?出入拈花阁中有何意义?平台观天不去也罢……
平静如水般的生活在他的一概质疑之下终于彻底打乱!
然而尘封不过少年儿郎,对人世无常尚无躬身体味,更不懂得通变之法;而且未到安天知命的年纪,体内那沸腾的年轻之血总向那困惑的灵魂不停的涌动和冲击……
********
风雨如晦,雷电交加,尘封伴着风月老人置身平台之上。
凝望长空,如墨般的云团仿佛绵延巨峰一般迎头罩下。尘封惊惧异常、坐卧难安,情不自禁之下,脱口而出:“敢问师祖,人为何而活?天书之类修习之后,必将增加杀戮之力,习之何用?”
风月老人闻言一怔,冷冷一笑:“嘿嘿……天生万物,生则生之,何管死活!千百万年,含冤致死、羞愤自缢、无故被害之人,何止千万?不问其因何而活,但问其因何而死?还不是以势相较,势大者存,势孤者没!至于天地正义、无愧于心等等,尽是教化使然、自欺欺人!芸芸众生,或苟延残喘;或忍辱偷生。寻根究底,多为不死而活!当然不乏杰出之辈,或以平步青云为志,或以笑傲众生为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到头来哪不是一抔黄土?至于后世溢美之词,他又如何得知?较其一生,悲喜之间哪多哪少……嘿嘿……”
冷笑之间,风月老人忽地打住,怔怔不语。
尘封专注聆听,自觉师祖所论大出所料,暗暗称奇,不料滔滔不绝的老儿仿佛突然说错话语一般,霎那间换了一副口吻。
支吾半晌,风月老人缓缓续道:“天地万物,心中各有一番天地。究竟因何而活,只能自我忖度。无论如何,或可苟且偷生,或可孤注一掷,万不可轻生寻死。如若实在找寻不到驻足之所,倒不如为天地正义而活。天地正义又当如何,同样仁者见仁。譬如眼下暴雨,大地干裂、万物焦枯之时,便为及时之雨;河水泛滥、沧海横流之际,反而成为灾祸。”
“无论如何忖度,怀着正义之心、良善之念,终归好些。至于因何修习天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空怀正义之心,手无无缚鸡之力,终归无用。至上道法,用在恶处,便生恶果;用在善处,便成善因。众生之中,必有生而该杀之人,死而该活之众。杀该杀之人,活该活之众,便是天书的用途了……” ↑返回顶部↑
“封儿,今日师祖相召,所为何事?”
“让弟子陪着观天。”
“观天么?”一声低吟。
“只是观天么?”似在发问,更似自言自语。
“你回去吧!”
幽蓝的琉璃灯下,映出一张凝重的脸庞。
********
白云苍狗,幻化万象声色。烈日长空,映射天地风情。
时而流云奔涌,群山浮动;似万流涌动,大气磅礴。时而云絮长寄,牵丝带屡,似妙龄少女,情意绵绵……
方才长空如碧,顷刻阴云四起、天地如墨;甚或暴雨骤至,忽而风止雨歇、艳阳高照。其间大开大合之处,你征我伐之道,端的无双无对!
自天地初开,万物生成,可有何物超出这般变化……
寒暑易节,一晃数月。
尘封沉浸其中,并用兵书战策应对一番,只觉无不暗合攻伐之道。
渐至以后,每或阴云当空,心头一寒,莫名伤痛自其周身蜂拥而至,瞬时悲从中来,抱头痛哭;既而飓风扫过,云开雾散、一碧万顷,心中不快仿佛已被残云卷走,欣喜异常,直欲高歌……
时而悲痛欲绝,时而欢心欲呼。如此悲喜交替、苦乐转换,无形之中尘封那坚固的心性正经受着另一层淬炼。
竟至后来,目视长空浮云,忽如返璞归真一般,再也涌不起点滴悲喜之色。昔日愁绪到此之时终于被天地万象席卷而空。郁结心底的魔障,也被他从抑郁的心境中彻底剥离开来。
岂料,这层魔障居然如此根深蒂固,竟使他陷入另一深渊:人因何而活?诸般功法、兵书战策之类习之何用?
一时间,世间诸般学问,仿佛尽皆无用之学、不耻之学……
既然如此,为何每日承受奔波之苦?出入拈花阁中有何意义?平台观天不去也罢……
平静如水般的生活在他的一概质疑之下终于彻底打乱!
然而尘封不过少年儿郎,对人世无常尚无躬身体味,更不懂得通变之法;而且未到安天知命的年纪,体内那沸腾的年轻之血总向那困惑的灵魂不停的涌动和冲击……
********
风雨如晦,雷电交加,尘封伴着风月老人置身平台之上。
凝望长空,如墨般的云团仿佛绵延巨峰一般迎头罩下。尘封惊惧异常、坐卧难安,情不自禁之下,脱口而出:“敢问师祖,人为何而活?天书之类修习之后,必将增加杀戮之力,习之何用?”
风月老人闻言一怔,冷冷一笑:“嘿嘿……天生万物,生则生之,何管死活!千百万年,含冤致死、羞愤自缢、无故被害之人,何止千万?不问其因何而活,但问其因何而死?还不是以势相较,势大者存,势孤者没!至于天地正义、无愧于心等等,尽是教化使然、自欺欺人!芸芸众生,或苟延残喘;或忍辱偷生。寻根究底,多为不死而活!当然不乏杰出之辈,或以平步青云为志,或以笑傲众生为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到头来哪不是一抔黄土?至于后世溢美之词,他又如何得知?较其一生,悲喜之间哪多哪少……嘿嘿……”
冷笑之间,风月老人忽地打住,怔怔不语。
尘封专注聆听,自觉师祖所论大出所料,暗暗称奇,不料滔滔不绝的老儿仿佛突然说错话语一般,霎那间换了一副口吻。
支吾半晌,风月老人缓缓续道:“天地万物,心中各有一番天地。究竟因何而活,只能自我忖度。无论如何,或可苟且偷生,或可孤注一掷,万不可轻生寻死。如若实在找寻不到驻足之所,倒不如为天地正义而活。天地正义又当如何,同样仁者见仁。譬如眼下暴雨,大地干裂、万物焦枯之时,便为及时之雨;河水泛滥、沧海横流之际,反而成为灾祸。”
“无论如何忖度,怀着正义之心、良善之念,终归好些。至于因何修习天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空怀正义之心,手无无缚鸡之力,终归无用。至上道法,用在恶处,便生恶果;用在善处,便成善因。众生之中,必有生而该杀之人,死而该活之众。杀该杀之人,活该活之众,便是天书的用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