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雨夜(2 / 5)
片刻之后,便有两人走上前来,一人将这少年抱起,一人拎起无锋,御风而去……
夜幕之下,残月隐去,墨云翻滚。山林边缘,隐约之间已经挂起数条闪电,一场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滚滚袭来……
********
两人将尘封抱入小屋,盖上薄被,掩上屋门,俯首步出门外。
少年缓缓睁开双眸,凝望着漆黑的房顶。遏抑不住的眼泪,再次默默流淌……
不久,闪电交错,惊雷乍响,天地一片轰鸣。
良久之后,青柏云推开屋门,撑上灯盏,坐在床前,凝望不语。
尘封忙又闭上双眼,
沉吟良久,青柏云一声长叹,温声而道:“风魔诅咒自我此次回山之后,从未见你发作,而且咒发之时也非这般模样!外人不知,为师怎能不晓?究竟何人传你禁忌之术,即使面对为师你也不肯说么?”
尘封慌忙起身,跪于床前,俯首垂泪,却不言语。
青柏云默思半晌,一声长叹:“你生性倔强,却非浑浑噩噩之辈。既然你有心隐瞒,为师也不强求……风月师祖已经主动担下所有罪责,自称一时惶惑方才将那卷轴传授于你……只是为师看来,此言甚不由衷。他也因此辞去拈花阁主之位,誓言永守灵山绝密,从此周游天下,永不回返山门,即刻便要离去。师祖与你相处六年,待你甚厚,快去送送他吧。”言语之际,再次一声长叹,步出门去。
尘封呆坐半晌,恍然之间推开屋门,冲进烈雨之中……
天地失色,暴雨轻狂,声声惊雷在他头顶盘旋不去,恰似声讨他的恶行一般。魂不守舍之际,一个趔促率出数丈。少年匆忙爬起,不及拂去脸上的泥水,又复奔走。待他奔赴那处平台,早已衣衫尽湿,泥垢遮面。
风月老人一袭暗灰长衣,一改昏昏欲睡的模样,站于平台正中,仰望着幽深的苍穹,状如一座坚实的塑像。肆虐的暴雨每当接近老人周身三寸之内,便如撞上一堵坚实的岩壁一般,化作细小的颗粒四散而去,恰在老人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更将老人映入朦胧之中——烈风拖着花白的须发,闪电映出苍白的面容。平日雍容尔雅的老人,此刻竟然充满萧索之色——长久相伴数百年的紫尘山林啊,垂暮之年竟要离它而去么?
尘封奔至老人足下,扑通跪地,俯首垂泪。
老人缓缓回过头来,轻声笑道:“我在等你。”
少年垂泪不语。
老人又自笑道:“若我所料不差,定是你亲眼多见由我亲自把那卷轴交手于你么?”
尘封轻轻点头。
老人抬起头来,怔立片刻,喃喃而语:“我明白了,原来如此!……看来他确有识人之能,居然独具慧眼,选中于你……嘿嘿……如今天下这般形势,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却也太过急躁了些吧……只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居然让你无辜受累!你恨我么?”
尘封不解,重重摇头。
老人颔首笑道:“古来‘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六年之前,我见你不顾非议、独行其事,于拈花阁中专注兵史战策之道,学常人所不学,能常人所不能,故而传你观天之术,一来助你塑造宏大气魄,二来将你引入道途……万千声色,不出天地变化;纵横之理,尽括天地之中。世间修道之路,比之天地之理,可谓异曲同工,更需你躬身体味……幽冥夕照,兼容南疆巫灵邪术与正道天书二者所长,诡异绝伦,足可称之绝学,只是残忍无度,甚能摄人心志,更为世人所不容,万万不可轻用……”
“多谢师祖教诲。”尘封止住悲泣,颤声而道:“不知师祖将会去往何处?”
“褪下拈花阁主这一包袱,正好畅游天地、饱览山川,而我平生更有点滴俗事需要了结一番。试想天地如许广阔,何处不能容身?至于你么……”踌躇良久,老人叹道:“你习此霸绝无道之术,残杀同门,冲撞紫尘大忌。虽然非你本意,而且我也为你反复开脱,但已罪不容赦……本想带你一同离去,只是如此一来,你却成为灵山永世罪人,必将步履维艰、生无宁日。倘若留你在此,虽说前途未卜……然而天眼鬼石落户人家,必定身负非常使命。即使天地尚且无法干预,又怎可就此终止?无论处何险境,你都当迎难而上,不可懈怠,唯有如此,或可绝处逢生。”
言语之际,老人抬眼扫过平台,缓缓而道:“在此之前,你可否想过此间为何仅有三株大树,而且种类不一、大小各异?”
尘封微微摇头。
老人一声轻叹:“六年之前,我首次带你到此,便已向你以目示意。因你年纪尚幼、胆怯惶惑,故此未能在意,如今为时不晚……这株径过数尺的云杉,本就生长于斯。数十年前,我移居此处之时,它便成就这般模样。有人声称,它已寿及千年。另株云杉和那古松,本由他处移栽而来,至今不过数十载,也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老人以目示意,逐次而道。缓步之间,行至平台一侧,眉目微皱,右掌轻扫,一股罡风自其掌中汹涌而出,翻卷之间拖着重重水雾状如摧枯拉朽一般直奔三株大树而去。呼啸声中,两尺粗细的云杉随风而折,古松居然在前仰后合之间挺立下来,千年云杉自是纹丝不动。
尘封正自疑惑,老人已经笑道:“同龄的云杉和古松,两者相较,只因云杉笔直挺拔,故而易折。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是此理。”
转念之间,老人轻轻拈个法诀,两条风龙平地腾起、呼啸而出。古松挣扎一番应声而折,千年云杉不过微微晃动,屹立如旧。 ↑返回顶部↑
夜幕之下,残月隐去,墨云翻滚。山林边缘,隐约之间已经挂起数条闪电,一场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滚滚袭来……
********
两人将尘封抱入小屋,盖上薄被,掩上屋门,俯首步出门外。
少年缓缓睁开双眸,凝望着漆黑的房顶。遏抑不住的眼泪,再次默默流淌……
不久,闪电交错,惊雷乍响,天地一片轰鸣。
良久之后,青柏云推开屋门,撑上灯盏,坐在床前,凝望不语。
尘封忙又闭上双眼,
沉吟良久,青柏云一声长叹,温声而道:“风魔诅咒自我此次回山之后,从未见你发作,而且咒发之时也非这般模样!外人不知,为师怎能不晓?究竟何人传你禁忌之术,即使面对为师你也不肯说么?”
尘封慌忙起身,跪于床前,俯首垂泪,却不言语。
青柏云默思半晌,一声长叹:“你生性倔强,却非浑浑噩噩之辈。既然你有心隐瞒,为师也不强求……风月师祖已经主动担下所有罪责,自称一时惶惑方才将那卷轴传授于你……只是为师看来,此言甚不由衷。他也因此辞去拈花阁主之位,誓言永守灵山绝密,从此周游天下,永不回返山门,即刻便要离去。师祖与你相处六年,待你甚厚,快去送送他吧。”言语之际,再次一声长叹,步出门去。
尘封呆坐半晌,恍然之间推开屋门,冲进烈雨之中……
天地失色,暴雨轻狂,声声惊雷在他头顶盘旋不去,恰似声讨他的恶行一般。魂不守舍之际,一个趔促率出数丈。少年匆忙爬起,不及拂去脸上的泥水,又复奔走。待他奔赴那处平台,早已衣衫尽湿,泥垢遮面。
风月老人一袭暗灰长衣,一改昏昏欲睡的模样,站于平台正中,仰望着幽深的苍穹,状如一座坚实的塑像。肆虐的暴雨每当接近老人周身三寸之内,便如撞上一堵坚实的岩壁一般,化作细小的颗粒四散而去,恰在老人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更将老人映入朦胧之中——烈风拖着花白的须发,闪电映出苍白的面容。平日雍容尔雅的老人,此刻竟然充满萧索之色——长久相伴数百年的紫尘山林啊,垂暮之年竟要离它而去么?
尘封奔至老人足下,扑通跪地,俯首垂泪。
老人缓缓回过头来,轻声笑道:“我在等你。”
少年垂泪不语。
老人又自笑道:“若我所料不差,定是你亲眼多见由我亲自把那卷轴交手于你么?”
尘封轻轻点头。
老人抬起头来,怔立片刻,喃喃而语:“我明白了,原来如此!……看来他确有识人之能,居然独具慧眼,选中于你……嘿嘿……如今天下这般形势,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却也太过急躁了些吧……只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居然让你无辜受累!你恨我么?”
尘封不解,重重摇头。
老人颔首笑道:“古来‘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六年之前,我见你不顾非议、独行其事,于拈花阁中专注兵史战策之道,学常人所不学,能常人所不能,故而传你观天之术,一来助你塑造宏大气魄,二来将你引入道途……万千声色,不出天地变化;纵横之理,尽括天地之中。世间修道之路,比之天地之理,可谓异曲同工,更需你躬身体味……幽冥夕照,兼容南疆巫灵邪术与正道天书二者所长,诡异绝伦,足可称之绝学,只是残忍无度,甚能摄人心志,更为世人所不容,万万不可轻用……”
“多谢师祖教诲。”尘封止住悲泣,颤声而道:“不知师祖将会去往何处?”
“褪下拈花阁主这一包袱,正好畅游天地、饱览山川,而我平生更有点滴俗事需要了结一番。试想天地如许广阔,何处不能容身?至于你么……”踌躇良久,老人叹道:“你习此霸绝无道之术,残杀同门,冲撞紫尘大忌。虽然非你本意,而且我也为你反复开脱,但已罪不容赦……本想带你一同离去,只是如此一来,你却成为灵山永世罪人,必将步履维艰、生无宁日。倘若留你在此,虽说前途未卜……然而天眼鬼石落户人家,必定身负非常使命。即使天地尚且无法干预,又怎可就此终止?无论处何险境,你都当迎难而上,不可懈怠,唯有如此,或可绝处逢生。”
言语之际,老人抬眼扫过平台,缓缓而道:“在此之前,你可否想过此间为何仅有三株大树,而且种类不一、大小各异?”
尘封微微摇头。
老人一声轻叹:“六年之前,我首次带你到此,便已向你以目示意。因你年纪尚幼、胆怯惶惑,故此未能在意,如今为时不晚……这株径过数尺的云杉,本就生长于斯。数十年前,我移居此处之时,它便成就这般模样。有人声称,它已寿及千年。另株云杉和那古松,本由他处移栽而来,至今不过数十载,也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老人以目示意,逐次而道。缓步之间,行至平台一侧,眉目微皱,右掌轻扫,一股罡风自其掌中汹涌而出,翻卷之间拖着重重水雾状如摧枯拉朽一般直奔三株大树而去。呼啸声中,两尺粗细的云杉随风而折,古松居然在前仰后合之间挺立下来,千年云杉自是纹丝不动。
尘封正自疑惑,老人已经笑道:“同龄的云杉和古松,两者相较,只因云杉笔直挺拔,故而易折。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是此理。”
转念之间,老人轻轻拈个法诀,两条风龙平地腾起、呼啸而出。古松挣扎一番应声而折,千年云杉不过微微晃动,屹立如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