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冀州之变(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月上,袁绍独坐大帐中,门客逢纪前来求见。
  “将军,某有一策献上!”逢纪向袁绍施了一礼后,开口说道。
  “先生请讲!”袁绍客气地说道。
  “如今将军虽然贵为车骑将军,关东诸侯都受将军的节制,但是将军没有根本之地,就连军粮都得靠韩馥供应。一旦韩馥与将军有隙,大军立即不战自溃。冀州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是大汉国最富饶的地方,当年光武皇帝中兴就是从冀州起家的。将军占据冀州后,可西取并州,北收幽州,东取青州,南夺兖州,则大汉国的北方俱为将军所有。此时再并力西向,一举讨灭董卓,如此则万世之功可成!将军必将名垂青史!”逢纪娓娓道来,给袁绍指明了方向。
  袁绍非常踌躇,对逢纪道,“韩馥兵强,我军兵少,而且粮草不多,一旦攻不下冀州,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啊。”
  逢纪低头想了一想,突然眼睛一亮,计上心头,“将军,韩馥是个平庸之辈。我们可以与公孙瓒相约共分冀州,待公孙瓒出兵后,韩馥必定惊慌失措。将军可以趁机派出说客,不怕韩馥不让出冀州!”
  袁绍猛地一拍大腿,大声叫道,“好计!这件事就交给元图去办吧,事成之后,必重重有赏!”
  “多谢将军!”逢纪喜滋滋的领命而去。
  公孙瓒很快就答应出兵了。
  韩馥得到公孙瓒出兵的消息后,非常惊慌。公孙瓒常年在北方与乌桓人、鲜卑人作战,韩馥知道他绝对打不过公孙瓒。正在彷徨之时,有下人来报,袁绍的外甥高干和荀谌在外边求见。韩馥立即命人将他们请了进来。
  “韩大人,如今公孙瓒帅数万虎狼之师南下,冀州各郡县望风而降;袁车骑也屯重兵于延津,意图难料。将军危在旦夕啊!”荀谌和韩馥的关系很好,当下给韩馥分析道。
  韩馥一听,大惊失色,紧张地问道,“事已至此,可有什么良策?”
  荀谌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在大人看来,在仁厚爱人之处,您于袁绍相比如何?”
  韩馥答道,“不如。”
  荀谌立即又问道,“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绍怎么样?”
  韩馥摇了摇头,“还是不如。”
  荀谌再问,“在家世名望方面,您与袁绍相比如何?”
  韩馥再次摇头,“那肯定比不了,袁家四世三公,我自己还是袁家的故吏。”
  荀谌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问的都是韩馥不如袁绍的地方,让韩馥大为惭愧。荀谌这才说道,“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锐不可当;袁绍乃是当今英杰,抵御公孙瓒绰绰有余。大人不如将冀州让给袁绍,这样,公孙瓒就不敢再来攻打冀州了。袁绍受了冀州后,必定对大人感恩戴德。如此一来可以成就大人让贤的美名,二来可使大人的地位固若金汤。还请大人早做决断!”
  韩馥这人天生耳根软,没什么主见,当下就被荀谌说服了,表示愿意将冀州交给袁绍。
  荀谌走后,得到消息的韩馥手下立即前来劝谏。
  “大人!冀州虽然远离国都,但是地广民富,有带甲之士十数万人,粮食足够十年之用。袁绍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而已,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冀州让给他?”长史耿武劝谏道。
  “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韩馥无奈地说道。
  耿武等人面面相觑,摇头叹息不已。
  驻屯在河阳的都督从事赵浮、程涣听到消息,急急自孟津驰兵东下,请求出兵抗拒袁绍,韩馥不同意。终于,韩馥搬出了官署,又派自己的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
  袁绍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冀州。
  这一天,袁绍将别驾从事沮授召来,深施一礼,问道,“如今董卓祸国,朝纲不振,我袁家世代饱受皇恩,我决心讨伐董卓,兴复汉室!当年齐桓公有管仲辅佐、勾践有范蠡出谋划策,方能成为霸主。先生就是我的管仲、范蠡,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将军年少时即扬名天下,董卓作乱之时,将军以一郡士卒,帅关东几十万大军勤王讨董,将董卓吓退长安。将军的声威远至河朔,将军的声名天下皆知。将军拥冀州十数万甲兵,可西收并州,东取青州,北讨公孙瓒、赵羽,则将军坐拥河北四州之地。招揽天下英雄,聚集百万雄师,西迎陛下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阳,以此号令天下诸侯,诛除叛逆,谁还能是将军的敌手?”沮授答道。
  一番话听得袁绍茅塞顿开,哈哈大笑。
  韩馥就没这么高兴了,袁绍的一个手下叫朱汉的,以前与韩馥有仇。现在看韩馥落魄了,当即就带兵包围了他的住处,手持利刃破门而入。韩馥在亲兵的保护下逃到了楼上,他的儿子却不幸被抓住了。朱汉对他一顿胖揍,连双腿都给打折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