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朝堂争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所有人在意的,似乎从来都不是百姓,是国家尊严;而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被陈伽罗承认,像极了一帮后宅争宠的妇人。
  陈琦双手执笏道:“回陛下,臣觉得,东海倭寇之事,尚有很多细节不得而知,不可贸然做出决定。臣请陛下,允许臣问兵部诸位同僚几个问题,以解臣之惑。”
  陈伽罗点头:“好,朕准了。”
  “谢陛下!”陈琦谢恩后,看向了兵部尚书纪枚:“纪大人,我想知道的是,最近五年,东海倭寇之患的具体数据。包括倭寇的大概人数,船只和兵甲配置,还有就是他们的队伍大小和实际战斗力情况。”
  纪枚听到陈琦的问话,冲着陈琦抱拳答道:“回殿下,老臣不确定数据是否准确了,只能说出个大概情况了。具体到细节部分,可能需要老臣派人回兵部去调取档案。”
  陈琦点头:“纪大人但说无妨,我自会分析其中利弊,看是否需要您去调具体数据。”
  “好,既然如此,那老臣就将心中所记,一一道来。”纪枚轻咳一声后,说道:“东海倭寇之患,由来已久,早在前朝就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后来,太祖术皇帝荣登大宝,在东海设置东海郡,派遣陈氏皇族坐镇,并统帅五十万定东军,打击倭寇。历经十多年,倭寇被打击的几乎销声匿迹,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只是偶尔还会有一些流寇趁着定东军无暇他顾,流窜到海边村庄中,进行劫掠。不过,那些流寇也知道自己能力不济,不敢轻易惹毛定东军;所以,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劫掠财物而已,不会轻易伤人性命。”
  “而一场‘神谕之战’,打破了定东军好不容易维持好的局面。”
  “当时,西、南、北三线战场吃紧,朝廷从定东军中调走了大批的百战老兵,留给定东王府一帮老弱病残和新兵蛋子,致使东海防御一时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程度。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倭国不宣而战,疯狂袭扰东海海境。”
  “定东王带领着那些老弱病残和新兵蛋子,不仅扛住了东倭国的入侵,还将那些贸然上岸的东倭人尽数斩杀,未使一人逃走。东倭人被定东王杀得吓破了胆,乖乖的滚回了东倭国。”
  “但是,自此以后,定东军因为精锐流失严重,再也无力彻底清缴东海倭寇,只能是全力防守那几个重点的要塞和郡县,对于其他的一些村镇,就只能是巡弋着防范了。”
  “其实,一直到五年前,东海虽然有倭寇袭扰,但是规模和战力都是不入流的。他们也只不过是做些打家劫舍的买卖,鲜少听说有伤人,杀人的事情出现。”
  “定东军偶尔设伏清剿,也能斩杀不少倭寇,让倭寇不敢贸然侵入。”
  “可是就在五年前,一伙不知名的倭寇突然出现,疯狂劫掠滨海的村镇。这些人出手狠厉,杀伐果决,视人命如草芥,屠村,屠镇的事情时有发生,搞得滨海附近的村镇人心惶惶,向内陆迁徙着数不胜数。”
  “定东军屡次想要设伏袭杀他们,但是皆无功而返,有几次小规模的接触,也是互有折损。定东军并未像之前一样,占据优势。”
  “定东王凌锦的长子还在一次追击倭寇的战斗中,受了重伤,险些丧命。如今还躺在卧榻之上,靠着药石吊着一条小命。”
  “据定东王所说,这批倭寇不仅装备精良,还悍不畏死,每次冲锋都是前赴后继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还会继续拼杀,直到力竭而亡,或者是将对手诛杀殆尽。”
  “定东王送来过几把这些倭寇使用的战刀,就存放在兵部库房中。老臣看过了,那战刀不仅工艺精良,材料也是一等一的上乘货色,比咱们中元帝国常用的青铜战刀要坚硬,锋利很多。如果不是他们不擅长陆战的话,恐怕定东军就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陈琦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情绪一闪而逝。他看向纪枚道:“去,让人将那几把倭刀取来。”
  纪枚抱拳领命,吩咐一旁的兵部官员去兵部衙门取刀。
  陈琦则是看向殿外道:“御林军给他备马,让他快去快回。”
  殿外值守的御林军领命:“诺!”
  陈琦吩咐完后,这才看向纪枚:“继续吧。”
  纪枚点头:“是。”
  “这支倭寇人数约摸在三千人左右,拥有武道修为境界的大概十多人。最高修为的应该在心境巅峰上下。”
  “之前,他们使用的船只是东倭人特有的那种龟船,一艘船最多可以装五十人到八十人左右。每次前来劫掠,他们都是数十艘龟船齐出,人数最少的时候有五百人,最多的时候会有两千多人近三千人。”
  “而听刚才抵报上所说,这些人还抢夺了东倭国水师的新式战船;那就意味着,他们的远程突击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定东军和定东军手下的那几条船,今后恐怕连下海都很困难了。”
  陈琦颇感兴趣的问道:“哦?对于东倭国的新式战船,纪大人知道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