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画皮(3)(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对孙太监的话嗤之以鼻。
  我当然知道,他这话的意思。
  他是太监,是明朝的太监。
  大明王朝历经两百七十六年,总共有十六个皇帝。
  广为人熟知的,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开国皇帝朱元璋;
  打着‘清君侧’名义夺位的明成祖朱棣;
  因为游龙戏凤,而被人熟知的流氓皇帝朱厚照;
  再就是煤山自缢的崇祯帝,这位末代皇上的本名恐怕都少有人知。
  还有一位,只当了四年皇帝,但在后世的名头,可是不小。
  那就是被叔叔夺了皇位的建文帝。
  这位明惠宗的本名,就叫——朱允炆!
  历朝历代,太监都不能干政。当然,赵高、刘瑾、魏忠贤等奇葩除外。
  而多数太监,都是不大识字的。
  孙太监也不例外。估计能认得的字,比小沈三还少一些。
  所以,虽然赵奇刻意解释了朱允文的‘文’,是文明的‘文’,但孙太监可能还是没听明白。
  退一步说,即便他听明白了,如果在当朝敢和皇帝同名同姓,哪怕音同字不同,也是死罪。
  我问赵奇:“朱允文到底做了什么,你要调查他?”
  “这就问到点子上了。”
  赵奇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我,“你先看下这个。”
  我接过文件夹,翻开后,只看了一眼,就生出一种怪异感。
  那不是电脑打字,而是拍摄的照片,被放大打印出来的。
  内容本身,是用毛笔书写,最上方,竟还有一幅毛笔画像。
  画的是一名女子,看头饰发型,绝非这个年代。
  “这是啥?通缉令?”二胖憨声道。
  “是寻人启事。”赵奇又再把腿翘到台面上,“杨素蓉,一六三零年生人,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号失踪。
  如果是普通人,私人张贴的寻人告示,不会被保留下来。
  杨素蓉的父亲曾是当朝三品,退休后做了财主。所以找寻掌上明珠的告示,不但在当时传播广泛,还被当地县志载录了下来。”
  我看了他一眼,翻过一页,竟同样是一份翻拍打印的照片资料,而且内容和前一张类似。
  赵奇点了根烟,抽了一口,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