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屠戮黎民(1 / 3)
(2010-03-29,星期一)
彭城城外一场厮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杀得鸟兽俱散,杀得鬼神为之侧目。
大战过后,朱铉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要回去歇息,却有一人在此时前来拜访。
来人五短身材,白面长须,两只眼睛熠熠生彩,浑身透着一种精明和干练。
“阁下是何人?我们似乎并不相识。”朱铉不认得此人,自然有此一问。
谁知那人仅微微一笑,开口讲道:“在下无名之辈,就是说出名字来,将军怕也是没听说过,何妨不问?”
朱铉困倦已极,脸上带出不悦之色,言道:“既然是藏头露尾之辈,还是请自便吧!”这是下逐客令了。
谁知那人并不尴尬,也不生气,仍旧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不疾不徐说道:“在下受人之托,只想给将军带几句话,说完便走。”
朱铉见此人的架势,镇定自若中透着一股不卑不亢,不由得睡意稍退,心中多了份敬重。
“不知你是为谁带话?又有何话要说?”
“呵呵,”来人见朱铉稍转客气,便又笑了一声,这才说道:“谁人让我带话,我又姓甚名谁都不重要。此来,只是要给将军陈说利害。”
朱铉听了,心中陡然一动,默不作声继续听他讲。
“将军从会稽而来,本是要匡扶汉室铲除奸佞,却为何要襄助曹操征讨徐州?”
“这个··”朱铉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实话是不能说的,但编瞎话自己也不擅长,只得楞了下后,方才支支吾吾的说道:“我与曹公惺惺相惜,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不可以吗?”
“哈哈哈,朱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乱世之中倒是难得!”显然,朱铉笨拙的谎言无法骗到此人,语中满带讥讽的揶揄道。
朱铉不禁有些着恼,盯着来人满含不耐的问道:“我的事情与你何干?只说你为何而来?”
那人见朱铉不肯说实话,也不刨根问底,话锋陡转,突然说道:“据我所知,将军乃是会稽太守王朗的佳婿。您可知王朗何以有今日的尊贵?”
这事谁人不知?当年王朗不过一介寒儒,正是靠着陶谦的举荐,才一步步走上仕途,现今坐镇会稽为一方诸侯。此人突然提及此事,不知是何用意?
“王朗是我岳父,这与讨伐徐州之事有何关联?”朱铉这是明知故问,要那人自己做答说明来意。
那人倒是不再含糊其辞,径直对朱铉说道:“王太守与陶使君颇有渊源,在下以为将军您应三思而行。”
其实朱铉怎会是真心帮曹操来复仇的,只是借道回会稽去而已,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便出言恫吓那人说:“可是陶谦派你来做说客的?他当真是老朽了,竟想得出如此计谋。以为我是三岁孩童吗?”
“将军此言差矣!”那人毫无惧色的顶了朱铉一句,说道:“当今天下纷争不断,乱世之中有实力的都在拼命扩张地盘。我是实在不解,想将军您英雄盖世,手下骑兵纵横驰骋中原大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为何要给曹操卖命?”
别说,这人还真是能言善辩,确是说客之才。这一通说辞,又是夸赞朱铉,又是分析局势,绕来绕去,一句话才是精髓,“朱铉犯贱。”
为什么说朱铉犯贱呢?明摆着,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豪杰都在招兵买马争抢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往小了说,学董卓要挟天子把持朝政,往大里说,一统天下改朝换代。朱铉不远数千里,从南方跑到中原帮曹操抢夺徐州,是有些“犯贱”。
朱铉已是听出来了,双目赫然圆睁,几乎要拽出宝剑活劈了此人。那人见朱铉神情有异,情知自己的话激怒了朱铉,却一点都不害怕。
此人到底是谁?各位,还记得前面交代过,陈登献策“四管齐下”,但只道出两条计策,另有两策并未明言,此人便是陈登派来离间朱铉与曹操的。既是资深说客,行事之前便要打探清楚,要说服之人脾性如何,有何弱点等等。
那人见朱铉必说怒了,反倒面露喜色,打个哈哈,笑道:“将军可是当世英杰,不会因为小可的一句实话,就把我砍了吧?”
朱铉真是拿他没办法,对手无寸铁之人舞刀弄剑,朱铉还学不来曹操,几句话的缘故就干脆利落杀掉边让,那可是寒了士子之心的啊。
“你不用绕弯子骂我。我之所以襄助曹公,乃是因为他是位值得仰慕的英雄。我们的部队开进徐州,是仁义王者之师!”朱铉虽被逼的急了眼,但借道徐州的事仍然不敢说出来。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满含嘲讽的大笑声响起,来人有些鄙夷的看着朱,厉声问道:“曹军所过之处,派人四处烧杀抢掠,彭城以西难得能见到人烟,这算是仁义之师吗?” ↑返回顶部↑
彭城城外一场厮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杀得鸟兽俱散,杀得鬼神为之侧目。
大战过后,朱铉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要回去歇息,却有一人在此时前来拜访。
来人五短身材,白面长须,两只眼睛熠熠生彩,浑身透着一种精明和干练。
“阁下是何人?我们似乎并不相识。”朱铉不认得此人,自然有此一问。
谁知那人仅微微一笑,开口讲道:“在下无名之辈,就是说出名字来,将军怕也是没听说过,何妨不问?”
朱铉困倦已极,脸上带出不悦之色,言道:“既然是藏头露尾之辈,还是请自便吧!”这是下逐客令了。
谁知那人并不尴尬,也不生气,仍旧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不疾不徐说道:“在下受人之托,只想给将军带几句话,说完便走。”
朱铉见此人的架势,镇定自若中透着一股不卑不亢,不由得睡意稍退,心中多了份敬重。
“不知你是为谁带话?又有何话要说?”
“呵呵,”来人见朱铉稍转客气,便又笑了一声,这才说道:“谁人让我带话,我又姓甚名谁都不重要。此来,只是要给将军陈说利害。”
朱铉听了,心中陡然一动,默不作声继续听他讲。
“将军从会稽而来,本是要匡扶汉室铲除奸佞,却为何要襄助曹操征讨徐州?”
“这个··”朱铉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实话是不能说的,但编瞎话自己也不擅长,只得楞了下后,方才支支吾吾的说道:“我与曹公惺惺相惜,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不可以吗?”
“哈哈哈,朱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乱世之中倒是难得!”显然,朱铉笨拙的谎言无法骗到此人,语中满带讥讽的揶揄道。
朱铉不禁有些着恼,盯着来人满含不耐的问道:“我的事情与你何干?只说你为何而来?”
那人见朱铉不肯说实话,也不刨根问底,话锋陡转,突然说道:“据我所知,将军乃是会稽太守王朗的佳婿。您可知王朗何以有今日的尊贵?”
这事谁人不知?当年王朗不过一介寒儒,正是靠着陶谦的举荐,才一步步走上仕途,现今坐镇会稽为一方诸侯。此人突然提及此事,不知是何用意?
“王朗是我岳父,这与讨伐徐州之事有何关联?”朱铉这是明知故问,要那人自己做答说明来意。
那人倒是不再含糊其辞,径直对朱铉说道:“王太守与陶使君颇有渊源,在下以为将军您应三思而行。”
其实朱铉怎会是真心帮曹操来复仇的,只是借道回会稽去而已,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便出言恫吓那人说:“可是陶谦派你来做说客的?他当真是老朽了,竟想得出如此计谋。以为我是三岁孩童吗?”
“将军此言差矣!”那人毫无惧色的顶了朱铉一句,说道:“当今天下纷争不断,乱世之中有实力的都在拼命扩张地盘。我是实在不解,想将军您英雄盖世,手下骑兵纵横驰骋中原大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为何要给曹操卖命?”
别说,这人还真是能言善辩,确是说客之才。这一通说辞,又是夸赞朱铉,又是分析局势,绕来绕去,一句话才是精髓,“朱铉犯贱。”
为什么说朱铉犯贱呢?明摆着,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豪杰都在招兵买马争抢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往小了说,学董卓要挟天子把持朝政,往大里说,一统天下改朝换代。朱铉不远数千里,从南方跑到中原帮曹操抢夺徐州,是有些“犯贱”。
朱铉已是听出来了,双目赫然圆睁,几乎要拽出宝剑活劈了此人。那人见朱铉神情有异,情知自己的话激怒了朱铉,却一点都不害怕。
此人到底是谁?各位,还记得前面交代过,陈登献策“四管齐下”,但只道出两条计策,另有两策并未明言,此人便是陈登派来离间朱铉与曹操的。既是资深说客,行事之前便要打探清楚,要说服之人脾性如何,有何弱点等等。
那人见朱铉必说怒了,反倒面露喜色,打个哈哈,笑道:“将军可是当世英杰,不会因为小可的一句实话,就把我砍了吧?”
朱铉真是拿他没办法,对手无寸铁之人舞刀弄剑,朱铉还学不来曹操,几句话的缘故就干脆利落杀掉边让,那可是寒了士子之心的啊。
“你不用绕弯子骂我。我之所以襄助曹公,乃是因为他是位值得仰慕的英雄。我们的部队开进徐州,是仁义王者之师!”朱铉虽被逼的急了眼,但借道徐州的事仍然不敢说出来。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满含嘲讽的大笑声响起,来人有些鄙夷的看着朱,厉声问道:“曹军所过之处,派人四处烧杀抢掠,彭城以西难得能见到人烟,这算是仁义之师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