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朝会风云(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孔融多次与董卓争辩,言辞激烈,大义凛然之间,使董卓常感羞愧。
  董卓怀恨在心,但终究不敢杀他,将孔融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相。
  何进、董卓,两位同样权倾朝野的枭雄,他们都不敢杀孔融。
  曹操不过一州之地的小诸侯,又如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莫须有杀孔圣之后?
  更何况,孔融还是建安七子之首。天下文坛的正宗领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本人以耿直敢言而闻名,为天下士子表率。
  总之,名头太大了,忌讳就必然多。
  “狂夫!”曹操眼中满含杀气,终于未能将孔融当庭处置,大朝不欢而散。
  杨彪锒铛入狱,明眼人都清楚,与袁术的翁婿关系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的职务,录尚书事。
  曹操怎么可能让这么重要的职务,旁落他人呢?
  按照曹操的本意,是一定要杀杨彪的。
  而荀彧、孔融等人,却是一力要保杨彪。纷纷寄语许县令满宠,不得用刑,好生盘问,将实情禀明曹操即可。
  谁料到,满宠不惧荀彧、孔融,动用大刑将杨彪打得体无完肤。
  待到满宠将供词献与曹操,荀彧正好在侧,见杨彪供词上血迹斑斑,面色立时冷峻不已,目含凛冽直视满宠,险些当场发作。
  满宠面不改色,仍是一如往常般镇定。
  “嗯···看来杨彪确然无罪。”曹操极不情愿叹道。
  荀彧这才转怒为喜,忙道:“主公,杨彪乃杨氏后人,四朝三公,故吏布满天下,不可小觑。”
  “哼!动大刑都得不到证据,便宜他了。着回府养伤,待伤好后,再议。”
  这算是放过了杨彪,也不打算再起复重用。
  荀彧送满宠出门,在曹操府外,找一僻静处,见左右无人,喝问道:“许县令,你好大胆子?刑不上大夫,你竟敢罔顾国法,私自对朝廷重臣动大刑。”
  满宠毫无惧色,笑道:“指使我动刑者,令公与孔北海也。”
  “荒谬!”
  “您与孔北海,托人捎口信,可是要保住杨尚书性命?”
  “杨公冤枉,自然不能枉杀!”
  “国法虽如此,曹公却不如此看。非大刑之下,曹公决然不会相信。”满宠凛然道:“我若轻纵杨公,必然招致曹公不满。难道,曹公不可以派人重审?那时,不一样要动大刑,甚或编制罪名,屈打成招。”
  至此,荀彧也不得不佩服,连连向满宠道谢。
  满宠忙摆手道:“不敢受!受不得!异日,若是我有得罪曹公之事,万望您仗义执言,莫要袖手旁观。”
  荀彧何等聪明之人,听出满宠似乎有为难之事。
  “你若有事,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反倒是满宠连连告谢,方才拜辞而去。(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