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话别小叙(2 / 5)
不自觉间,曹操竟然脱口而出:“老弟,你我联手,天下唾手可得!”
“这···”朱铉一时怔著,不意曹操突然如此说。
细看,颇似真情流露,英雄相惜。
“曹公,我不过江南微末···若异日,天下一统,我绝不做羁绊之石。”
此言,半真半假。
若天下一统已成大势,朱铉自忖,不可为一己之私,而令黎民继续受兵患之苦。
但若只是表面的统一,而非天下人心所向。
以兵伐强行统一,罔顾百姓福祉,则其兵虽有百万,势要破之。
这些话语,怎么能对曹操说出口?
以朱铉的了解,但凡如曹操、袁绍或者如公孙瓒、刘表等,莫不出身豪强世族名门,怎了解草芥百姓的心意?
为何儒教,其意博大精深,可谓‘道德至高至尚’,圣人之学,但只在士子间传播。
为何‘大贤良师’寥寥数语,“但使耕者有其田,自食其力,散财救穷”。
天下民众一呼百应,黄巾如风云卷起千层浪,区区数年,将不可一世的四百年汉室基业搅翻。
‘大道至简’,人心即是‘道’。
人要吃饭,人要活着,人要‘公平’。
若辛勤劳作不如人,虽贫虽死,无憾;
但种地的吃不饱饭,饿死;
纺织的衣不蔽体,冻死;
采药的无药可治,病死;
这是什么混账世道?
让朱铉俯首称臣,易! 给天下人一条自食其力的太平大道。
否则,身陷分尸车裂之痛,也绝不皱眉言降。
所以,朱铉的话,也算是心内对曹操的一种期许。莫做天下黎民的绊脚石,只顾自家功业。
但曹操是听不出朱铉心声的。
他很高兴,朱铉算识时务。
虽将来不可说,但眼下,定会不负重托,牵制孙策乃至刘表、袁术。
送别了曹操,朱铉独自端坐,良思许久。
天色渐晚,不期有客来访。
“何人?”朱铉问道。
“主公,来者不曾报上姓名,只说有事见您。还说···”亲卫秉道。 ↑返回顶部↑
“这···”朱铉一时怔著,不意曹操突然如此说。
细看,颇似真情流露,英雄相惜。
“曹公,我不过江南微末···若异日,天下一统,我绝不做羁绊之石。”
此言,半真半假。
若天下一统已成大势,朱铉自忖,不可为一己之私,而令黎民继续受兵患之苦。
但若只是表面的统一,而非天下人心所向。
以兵伐强行统一,罔顾百姓福祉,则其兵虽有百万,势要破之。
这些话语,怎么能对曹操说出口?
以朱铉的了解,但凡如曹操、袁绍或者如公孙瓒、刘表等,莫不出身豪强世族名门,怎了解草芥百姓的心意?
为何儒教,其意博大精深,可谓‘道德至高至尚’,圣人之学,但只在士子间传播。
为何‘大贤良师’寥寥数语,“但使耕者有其田,自食其力,散财救穷”。
天下民众一呼百应,黄巾如风云卷起千层浪,区区数年,将不可一世的四百年汉室基业搅翻。
‘大道至简’,人心即是‘道’。
人要吃饭,人要活着,人要‘公平’。
若辛勤劳作不如人,虽贫虽死,无憾;
但种地的吃不饱饭,饿死;
纺织的衣不蔽体,冻死;
采药的无药可治,病死;
这是什么混账世道?
让朱铉俯首称臣,易! 给天下人一条自食其力的太平大道。
否则,身陷分尸车裂之痛,也绝不皱眉言降。
所以,朱铉的话,也算是心内对曹操的一种期许。莫做天下黎民的绊脚石,只顾自家功业。
但曹操是听不出朱铉心声的。
他很高兴,朱铉算识时务。
虽将来不可说,但眼下,定会不负重托,牵制孙策乃至刘表、袁术。
送别了曹操,朱铉独自端坐,良思许久。
天色渐晚,不期有客来访。
“何人?”朱铉问道。
“主公,来者不曾报上姓名,只说有事见您。还说···”亲卫秉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