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过江(下)(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铉回江南了,要与孙策、刘表争斗。这其中牵扯人物,大多为江南之人。
  前期查阅多为江北的名士风流,对江南才俊精研不足。
  近日,正翻阅各类书籍,希望将要写的人物事迹笼统有个规划。
  影响到了更新,致歉!!!!!!
  -------------------------------------------------------
  周瑜与孙策同岁,而且交好。
  二人的友谊,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交好,称之惺惺相惜不为过,互相钦佩,互相赏识仰慕。
  孙策的父亲孙坚,那是江南数得着的英雄。
  周瑜的伯父乃周尚,后来做到丹阳太守。
  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很小的时候,便听说了孙坚、孙策父子的大名,周瑜便去拜会孙策,请他来舒县居住。
  孙策来到舒县,周瑜将家族的豪宅让与孙策。
  当时二人未满十四岁,古人称为“总角之好”。
  再后来,结拜为义兄弟。
  初平二年 191年,孙坚战死。
  而这一年,孙策满十七岁。拜别了周瑜,葬父于曲阿,后迁往江都。
  兴平二年 195年,孙策平定江东。这一年,孙策二十一岁。
  周瑜的伯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带兵粮到历阳支助孙策,一同作战,攻下横江、当利,击退刘繇,进入曲阿。
  第二年,即建安元年 196年 周瑜与伯父周尚回到寿春。
  建安二年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孙策与袁术绝交,自立门户。
  袁术想让在寿春的周瑜为将,周瑜只请求作居巢县县长。
  为何为居巢长?只因此处临近历阳,渡江即是当利口。
  周瑜求得此地,正是要招募兵马后,渡江去帮助孙策。
  来龙去脉交代的差不多了,也就该明白,牵招为何与周瑜、鲁肃敌对上了。
  但朱铉还是不明白,周瑜、鲁肃所召集的人,都没有见过阵仗,算不得精兵,而且数量不过几千,如何能是千余鲲鹏骑的对手?
  即使因地势不利,鲲鹏骑施展不开,牵招也可全身而退,怎么还伤了主将?
  要知道,牵招随朱铉征战中原,转战驰骋不下万里,大小战阵上百,从未受过伤。这次却伤了,奇哉!
  牵招其实也是大意所致。话说回来,说牵招大意了,还有些冤。
  鲲鹏骑围住了鲁肃的庄园,牵招临前线指挥,庄内有弓矢射出,中军便竖起盾牌遮挡。
  牵招跟前,也竖起了巨盾,专门保护主将的。
  未料到,那鲁肃竟然一箭射穿了盾牌,余力虽然已是不及,但仍然划伤了牵招的面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