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本黄巾(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一起看向朱铉。
  朱铉微微一笑,先向辛毗、梁习、贾逵,还有杨弘几人拜了一拜,歉意道:“各位,瞒了大家这么久,不会见怪吧!”
  “主公真是出身黄巾?”
  “我等实在不知!”
  平日里,不经常提及黄巾之事。
  即使偶尔提及,也多批评朝中官宦昏聩贪婪,导致‘官逼民反’。
  对黄巾起义,大多抱有同情与斥责的矛盾心态。
  造反自然要斥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儒教的影响力无边。
  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灾害、饥荒、疫病,却是逼迫的百姓不得不反,也是有共识的。
  “我是出身黄巾。”朱铉徐徐言道。
  事已至此,这些人,以后就是朱铉的股肱之臣,不交底,朱铉过意不去,更不放心。
  要实现太平大道,不能靠朱铉一个人,更不能只靠泥腿子。
  黄巾起义,声势浩大,起义之初便有几十万人,最终天下人几乎近半数都卷了进来。
  但为什么败的这么快?
  朝廷的实力依旧很强,只是一个方面。
  黄巾军自身素质不行,才是关键。
  上至张角三兄弟,再到朱铉这些中级将领,更遑论底层兵士。空有激情,没有才情,更没有见识。
  也别谈见识,识字的都没有几个。
  像朱铉这样,认得百八十字者,已经算是很有知识的。
  直到遇见陈平,朱铉才知道,就自己那点‘文化’,哪里能叫做文化呐!
  别的不说。若是有皇甫嵩、朱儁这样的帅才,几百万黄巾军,怎么也能多支撑几年,岂会败得如此之快?
  所以,朱铉回到江南,第一件事,就是收部下的心。
  局势虽然险恶,但万众一心,仍可其利断金。
  念及此,朱铉接着向众人自述身世。
  自己乃山野草民,出身卑微,十六不到就参加岁黄巾军。
  兵败回会稽蛰伏,创下一番基业,而后率军驰骋中原。
  “现如今,诸位随我回到这里,想来都是真心与我一起共创一番事业的。我若再隐瞒,岂不是有负你等?”
  听了这些话,辛毗等几人,可能太过震惊,继而都陷入沉默。
  须臾之后,见辛毗等几人迟迟不发话,阎行等武将早按耐不住了。
  阎行等人虽也是方才得知,但追随朱铉这数年间,早就将身家性命都交代与他,根本不在乎什么黄巾不黄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