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跨海行(4)(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80章 跨海行(4)
  五月雨纷纷扬扬,总是按时往来。
  月底时分,雨水还没停呢,东都城就开始扰攘起来,数不清的头领陆续自全国各地抵达,天街上,坊市內,到处都是说著古怪河北话的人……想想也是,据说现在东都城里有近四百头领,这倒不算什么,但这些头领又不是一个人来的,许多人带著整队的文书、参军,而且既然到了,总免不了面上招呼,私下打探起来。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上次东都城这么热闹,还是四年前的年底,那时候黜龙帮刚刚夺取江南,天下稍定,因为有很多战爭期间的功勋者与降服者需要进行人事追认,所以除了少部分將领外,几乎所有头领都来东都敘职並参与年底的大会。
  彼时真真是一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地。
  当然,现在也差不多……但又有点不一样了,主要是这四年太忙碌了一些,忙的大家昏头黑地的,呼啦啦四年就过去了。
  都说之前暴魏亡国就亡在两任君主,一个严苛吝嗇,搜刮压迫过头;另一个喜欢乱折腾,动輒百万人工,十万白骨,乃至於后来数百万人工,百万离散……那照理说新朝雅政,不应该讲究一个与民生息吗?
  还真不是。
  而且这不与民生息还真不光是打仗这个缘故。
  仔细想想,四年前的五月雨到来前,黜龙军就入东都城了。秋后发兵,五路大军扫荡江南,前后两个月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波澜,那场战事好像就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南梁国主萧辉在江都城外龙舟上自焚,六妃之中只有一个韩妃隨之赴死;然后一个操师御在真火教总坛被围攻后,想跳入真火自杀,结果真火根本不上身,最后还是被几位黜龙帮宗师当场分尸……据说,这是赤帝娘娘又发脾气了,恨操师御无能。
  但即便如此,赤帝娘娘也没干涉到江南统一,两个月战事结束,苦了几十年,又乱了十年的江南百姓欢呼统一,竭诚欢迎大明王师。
  好不容易爭到南下战帅一任的王龙头据说味同嚼蜡,跟人酒后吹牛爭功都不敢拿这事与李、徐二位分辨。
  再往后,不是没有战事。
  譬如巫族那里两年又打了两仗,可规模都不大,主要是改制引发的叛乱,动员的范畴都没超过陇上……甚至最后一场叛乱到现在都还有传言,说是都蓝可汗是想学突利降了当龙头的,但张老相公却不停的往他那里送想叛乱的人,最后到被徐师仁徐龙头一箭射死在北海边上时都没降成。
  那位两朝得入南衙的张老相公算是用巫族人的累累白骨垫上了自己二进南衙的路。
  此外,还有一场西南夷之乱,都甚至称不上是叛乱,而是修路-均田授田引发的动盪而已。
  没错,这四年的后三年,老百姓对於新朝最大的印象就一个,唤作修河修路……均田授田制都不算的,那都两三个朝代下来的定例了,除非就是本朝更严格、公正一些,反而没什么感受……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个修河修路!
  这三年,从来没有过什么减少徭役的仁政,就是修!而且城池都不修的,就是修这两样,每年二十八天的固定徭役期限外,还要经常钱募工去修。
  张首席本人据说以前在河北亲自上手修,现在不出面了,可新晋升的修行者被遴选到了踏白骑后第一件事却还是去各地修这个,帮里宗师也要每半年轮换著去修,新科进士过了第一年后也要去修,地方官在任上也还是看你修的好不好……当然,这么著修,肯定修著修著就修出问题来了。
  就好像当年大魏开国那位喜欢查豪强隱匿的土地,结果弄出来数倍於之前各个朝代的田亩一般,这修起来以后,水利还好,大家都认!路却是最容易出岔子的,於是前年秋收前,就有年轻官员逼著工期內修路把人逼死的事情,以及地方上为了討好上官大平原上乱修路的事情闹出来。
  最后好一番折腾,朝堂內闹了一大场,加上之前功臣赏赐压得低,大家心里早就不满,所以那一回搂草打兔子,差点把陈首相都给闹下去,最后变成了朝堂把军务部里的车驾司跟靖安台里的亭驛司,外加文书部分出一些人来,建立了官道部,外加新成立的水利部一起將修正经官道与水利权力收到了东都这里,方才把事情压下去。
  当然了,东都老百姓都是通天的,都晓得那是外面的举措,內里则是张皇帝发了怒,包括梁嘉定、曹晨、郭敬恪三位资歷、根基、功勋都极为深厚的大头领,外加七八位头领被逼著跟四五个刚上任县令的舵主一起退休。
  此事之后,梁嘉定那句自古功臣未有如此之薄的言语以及单通海当场大耳瓜子的事跡,更是成为一个引子,继而在当年年底大会上通过了帮內-国中考成法,开始以事压人,兼使帮內功臣的淘汰在法理上不再有任何限制。
  当时没什么,好像事情过去了。
  但去年淮南又忽然大旱,復又引起骚动,尤其是御史台中丞殷天奇主动辞官去位,新补上来的少丞白金刚远不如中丞竇立德稳妥,以至於一口气弹劾了多达七位大头领、十一位头领,外加二十九位出任郡守、县令、朝堂堂司的舵主,称他们救灾不力,然后引发了群体震动,以至於数十名大小头领主动寻到南衙,要求提前召开大会,复议考成法並反过来弹劾白金刚。
  而这一次,失利的是这位號称“小白帝”的著名清官,刚正不阿如他,以过度弹劾、履职低下的罪责,拔掉了刚刚升上来的大头领身份,被贬斥到了原江都、现在的扬州郡为太守。
  走的时候,半城相送,骇的那十几位之前被弹劾的头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少人嚇得年底自己请辞了。
  其实这事情过去还没大半年,现在又匆匆聚集於年中开大会,竟然说是东夷大都督確定是死了,所以要打东夷……可是征东夷这事,这事不怕引发更大的乱子吗?
  这才安生几年呀,就忘了大魏为啥而亡的吗?
  到时候起大役怎么办?你张首席当年为啥造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