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神鸟鬿枭(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普通侦察机相比,它飞越对方上空不会出现政治纠纷,而且可以长期在轨道上飞行侦查,两个超级大国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当时还是胶卷时代,总是让卫星将拍完的胶卷装到金属罐子里‘扔’下来……
  不仅有烧毁的危险,而且携带上去的胶卷一旦用完卫星也就报废失去了作用。
  而且用过胶卷的人都知道,胶卷很长是连成一体的,如果不用完就直接送去冲洗,那么后面没有拍摄的底片就白白浪费了,但长期等待拍完,前面的照片情报信息又很有可能过时。
  因此有人猜测,侦察卫星的出现也促进了数字化照片的出现。
  (注:如何解决底片携带量这块资料有些模糊,因为有段时间,美国也使用过底片快速成像后在卷片机中直接通过底片扫描仪扫描数据,但也有摄影大佬表示这不太可能,因为底片扫描仪产生的数据量贼特么大,有这方面详细资料的大佬可以帮一沐解惑一下吗。)
  但是卫星也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在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面前,因为卫星的轨道是固定的,卫星被雷达探测到计算出轨道后,就很容易推算出它的运行轨迹和时间。
  也就是军事术语中的‘过顶时间’。
  只要利用好时间差,很容易避开卫星侦查。
  而严总所提到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天上的那几颗高倍率侦查卫星的过顶时间。
  很快,在卫星离开这块区域的头顶后,一架已经装载好燃料和调试完毕的样机被牵引车从厂房中拖出,停放在用零钢摆放的起飞台上,静静的展现在被夜幕笼罩的大地上。
  早就已经在这架飞行器上待命的两位飞行员迅速舒展顶部的两台发动机,在得到地面临时塔台的许可后点燃了两台发动机。
  两台YFB20发动机迅速赋予飞行器强大的升力,左边的飞行员轻轻的一推操纵杆,连接两台发动机的转向力矩杆立刻得到了飞控传来的操作指令,微微倾斜并增大推力,飞行器如同蜻蜓般的轻巧离地。
  “哇!真飞控漂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章成铭一眼就看出了里面的道道,嘴里毫不吝啬的发出赞叹之声。
  现代飞机和以前老飞机在操控上,最大的不同不仅是采用了电传控制,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更优异的战斗性能,战斗机通常会做极为苛刻的战术动作来获取最佳的攻击位置,而这样极限的战术飞行动作很容易造成飞机失控。
  为此,新一代的飞机基本上都有电脑程序飞控来辅助飞行员来完成复杂的飞机控制动作。
  这也是严总陶总工他们企业的拿手绝活。国内的棍子战斗机,还有黑丝带隐身战斗机的飞控,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而鬿枭的飞控程序因为是一种全新的飞行方式,它的飞控甚至都没法在以前的飞行器上找到基础案例,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做起。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是国外就不用,例如灯塔的鱼鹰飞机,只要把鱼鹰的飞控用上来就行。
  拜托,鱼鹰是属于倾转旋翼机,本质上还是直升机的变种体,旋翼机的桨叶工作方式注定了,在遇到山谷、断崖等特定区域时会产生气旋不稳定的涡流状态很容易摔机。
  而鬿枭属于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它的推进方式不同注定了它不会像鱼鹰、以及直升机那样害怕气旋涡流,也不用像鹞式、雅克141以及肥电那样的喷气式发动机还要考虑发动机贴地工作时的尾喷气涡流复卷入进气口这样复杂的空气动力。
  所以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让鬿枭飞上天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完整的编制出一套这种特殊飞行方式的飞控程序代码。
  因为有了这样的飞控代码,才能让这种飞行器变得对飞行员友好起来,可以极大的降低飞行员的训练时长。
  因为保密要求,现场只有数位代表来到试飞现场,不过欢呼的人并不少,在两百多公里外的设计中心里,无数程序员正通过实时传来的直播画面,亲眼见证着他们的‘孩子’一飞冲天的这一刻。
  “飞了!飞起来了!!”
  无数欢呼声震耳欲聋爆发在这个房间中,这里涵盖着多家飞行器研发生产企业,以及多家民营企业的飞控设计师程序员,这一年里,他们没日没夜的在这里测试,反复运算、编写、计算,再测试……
  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无数次的修改甚至推倒中,一点一滴,一字一行的累积出上千万行的飞控程序代码。
  “鬿枭1号,感觉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