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轮车开始走了,我看到娘还是始终站在那里望着车走的方向,一动不动。
  渐渐的车走的远了,娘的身影也开始慢慢的变小了。我向娘挥一挥手,可是娘从来都没有向我摆过一次手。依旧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望着我和爹走的方向。
  这种情况持续了许多年,而且每年都是这样。无论那时天好天坏,有云还是有月。娘始终如一。而且每一次送我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到过娘哭。后来听爹说娘每次待我走后,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偷偷的哭上好几次,无论爹怎么劝也不听。那时候的我从未感到过走的时候有一丝丝任何的难受,哪怕是一点点。反而更盼着回到学校找自己的好哥们。那时的感受也就是这些,就知道离开村子到学校后,一年后才能回来,这其中的三百六十五天是不回家的,更见不到爹和娘了,也可能是离家太远车费贵的缘故吧!
  直到现在我做了人父才感觉到一点父母离别子女时的感受,但是那要较之于母亲对我,却又少之又少。而且这其中的日子,母亲又不知因我而哭了多少回,哭了多少天。我都全然不知,即使是知道,而由这带给母亲的痛苦是我终身所难以体会和理解的,更别说什么弥补之类的话了。那种埋藏于母亲心灵深处,对儿子热爱而表达出的真挚情感是我所不会也不能感受到的,最起码是现在。至于以后如何我不知道。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了三十岁自能独立,但是到了四十才会体会到人生中的一点真理。这其中最重要的感受和经验所在之来源,莫过于做了人父人母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做父母的之所以如此辛苦,并不是图以后自己能享儿女多少清福,也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能够有点出息,将来过的好一点。仅此而已,不为别的!“望子成龙”天下的父母那个不是这样想的呢!也都是这样做的!
  母亲十月怀胎,当孩子“哇哇”落地之时,孩子的哭声越大,做父母的也就越高兴。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幸福了,而这幸福的来源也就是你的到来。但是这幸福并不是白给的。
  从此以后,母亲不得不一步不离的照顾着你,父亲也经常看着自己的孩子傻乐。他们的干劲不但没有因有了幸福而窒怠,反而更大了,生活从此更加有了奔头。他们高兴,他们以子女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希望。殊不知,自此就带上了厚厚得枷锁,永也解不开!从此为子女卖力,成为他们的奴隶!哪怕把子女操持到成家立业后,还要不时的为子女操心,为子女伤身。但是这种关系很是奇妙,并不是建立在“奴隶”关系上的。而是情愿的,开心的,不要任何报酬为目的的!有时候少了皮鞭的鞭策比有皮鞭的更厉害,而这其中的道理并非每一个人都知道!
  父母养活子女,子女伺候父母,千百年来被人认为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这两种关系又何尝有过对等,更别说公正了。都是父母对儿女百分之一百的付出,而子女都不能以百分之一百的一半回报,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不肖子女。
  因为做为别人的子女我们又都会成为别人的父母,学自己的父母一样把爱又都给了自己的儿女,因此不会也不能这样要求公平,更没有必要那样要求。只要彼此心中都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要答复的话,那么心中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那便是自己对自己的父母,更是自己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好的交待和答复。
  车子还是不停的在马路上奔驰着,窗外的事物还是迅速的往后闪着,这更加快了我回家的欲望。因为我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
  那种感觉再次又浮上了我的心头,我又开始
  妻子和女儿又睡着了,我一个人在车里喃喃自语。
  我仿佛又看到了
  那是爹和娘早已经站在了村口,他们笑得是那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