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正在淡出农村人的生活(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孩子玩火,晚上尿床”刘大爷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把点着的秫秸芯递给了我们。于是,我和小伙伴们飞快地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拾来一大堆柴禾,把大豆、玉米还有地瓜扔进里面,用火点燃,一股香味很快四下弥漫开来。待里面的东西烧熟后,大家急不可待地吃起来。
  火石还是一种很好的玩具。那时侯,我最喜欢和小伙伴在晚饭后到村子中间的石碾上划火石玩,比谁划出的火星最多最亮。
  油灯
  在童年的记忆里,小油灯是庄稼人普遍的照明工具。我生活的的那个小山村,那时家家都有一盏小油灯。那昏暗的灯光,照出了日子的贫穷,照出了乡下人的艰辛,也照亮了我童年的时光。
  记得我家的小油灯是用一个装药的瓶子做的,铁皮的瓶盖中间有一根纸捻的灯芯,瓶子里灌上煤油,用火柴点燃灯芯,便生出玉米粒大的火苗,把夜晚的土屋照得朦朦胧胧的。那时候,我人小怕黑,夜里总觉得屁股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母亲把油灯端到那,我就跟到那。油灯的灯光虽然不亮,但在那冬天漆黑的漫漫长夜里,我却感到有一种抹不掉的温暖和温馨。
  上学了,每天晚上我都在油灯底下写作业。油灯的光很弱,忽明忽暗,书本上的字看的非常勉强,眼睛几乎要贴在上面。时间呆久了,眉毛和鼻子上炝的有些黑。就是伴着这微弱的灯光,我读完了小学。后来,弟弟也上学了,家里的一盏油灯,我们只好轮流使用。
  油灯下,母亲总是接着微弱的亮光缝缝补补。油灯默默地燃烧着,许多个夜晚,我一觉醒来还听见母亲纳鞋底的声音,那单调又有规律的声音,在山村的夜里犹如一曲沉重又悠长的歌谣。
  那时候,住的是土坯垒的房子,长年的烧柴禾,墙壁、屋顶都熏得黑黑的。夜幕降临后,小院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和寂静之中。点上油灯后,那昏黄的光芒焚烧着小小的一角夜幕,使冷清的屋子有了一丝光明。那时,没有人怀疑油灯的价值,因为除了油灯,在夜晚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给贫困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后来,老家用上了电,家里有了电灯,屋里立刻变得一片光明。家里的油灯于是就闲置起来,被放在窗台的一角,落满了灰尘。虽然点油灯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回想起来,仍有一种脱身于喧嚣尘世的感觉。记忆里小油灯那微弱的亮光以及那不断向上跃动的火苗,似乎还在时刻给我以寒冬里的温暖和升腾着的力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