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图谱(7 / 7)
这一天,我写了很多,很长时间没写的缘故,我写的手发酸。赵添喝了一点酒,抽了不少烟,他的脚下烟头满地。他很平静地看着我写。也许这是第一次,在塔北市,我放飞自己的思绪,那种长期压郁的累痕,在稿纸上流动。
这已经不再是赵添的事了,我想,际遇和他相同的我,心情悲苍地意识到,赵添的结局,也许改写的不再是赵添的生活,可怕的是将印记着我的心理历程。
到傍晚,我才写好。我们一起到邮局投寄。
赵添送我的一盒烟。我没见个地收下,赵添说,我们该好好的再喝一顿。
我想也该这样。于是我们拐进一个小巷,走进了一个装修很体面的小餐馆,老板招呼我们,热情地帮我们点菜,赵添让我点菜,我浏览了一下老板递过来的菜单点了一盘牛肉,青豆角,鱼头豆腐,赵添要了一个花生米。赵添说,再点一个汤,我请客。
干部下乡,四菜一汤。好,谁请客无所谓,赵添哥,我们今天才找到了在家的味道,那种生活离我们好象很远一样。
我的心事你懂,反正到这样了,喝吧。我们还得和过去那样,先拿一瓶平分。
老板,给我们放一曲懂我。我的心中已经开始流动歌曲了
多想告诉你、、、、、、
八章
我不应该拥有一份象样的工作,也许是命里注定。在试用期的第二月的最后一天我接到了家里来信:父病重,急回。我心急如焚地赶到家里。从此,再也没有回塔北去。塔北城的印象,至今我还能感觉到那个小白手伸向我的方向,和那只手的温热度。“我们欢迎你再回来”的话象一剂健胃良药,永远地让我心安。
赵添一直没有回金北县城,后来他的妻子病重,他接她去了塔北。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外面下起了雪。电视上播放着当日的新闻:县里在西安人才交流会上引进了一些可贵的人才。我守在灶子旁。火红的煤球在炉子里。
我知道外面会下雪的。
传达室里的唯一的旧钟表,发出惨淡的滴嗒声。
旧钟表是闫老头留下的。他已经退休了。他儿子到厂里上班。他就退了休,当时他还只有五十六岁。
“我离退休还有五六年来,有我在一天你们休想胡作非为。”闫老头说过这话没几天他就退了休。
我非常感慨闫老头他敢说敢道。我这个大学生,由保卫科到留守传达室的技术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前厂和后厂天壤之别是前厂隆隆地生产着,后厂我们几十个人的救命草似的把守着仅有的死沉沉的机器。昔日隆隆的机声被子无声的雪花代替,在这初春的夜里,你能听到飘雪的声音,那是天籁之音。我拿起一本书,半躺在床上,就着泛黄的灯光,读着。
第二天凌晨时分,我接到了来自塔北市赵添的消息。令我大惊。电话是他的妻子打来的让厂子里去人处理后事。
我把电话打到厂长家里,厂长说这事我们不好管。听了这话,我心凉了半截。看着早晨的阳光发呆。我知道那个昔日的英雄的故事早已结束了。
我和赵添的一个远门兄弟一起赶到塔北市。我很想见一见赵添。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深色木质骨灰盒。正面没有照片。赵添永远在我们面前消失了。看着嫂子和孩子哭得死去活来的,我心里堵得难受。
更令人难受的是公安局里给赵添的结论:因涉嫌偷盗,逃逸时,绊倒在石头上,头部流血过多,身亡。
我想了解关于赵添死时更多的细节,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难于接受这种事实,他怎么会偷盗呢!他怎么逃逸的!他怎么会头部流血过多死亡!
死了的已经永远地走远了,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一些令人难以琢磨的问题。有时我们还会依稀记起赵添的面孔,和他曾经与我们一起所走过的路,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但是永远不能改写的人性图谱,赵添的一生没有谱写好自己的篇章。
我们会吗?!(完) ↑返回顶部↑
这已经不再是赵添的事了,我想,际遇和他相同的我,心情悲苍地意识到,赵添的结局,也许改写的不再是赵添的生活,可怕的是将印记着我的心理历程。
到傍晚,我才写好。我们一起到邮局投寄。
赵添送我的一盒烟。我没见个地收下,赵添说,我们该好好的再喝一顿。
我想也该这样。于是我们拐进一个小巷,走进了一个装修很体面的小餐馆,老板招呼我们,热情地帮我们点菜,赵添让我点菜,我浏览了一下老板递过来的菜单点了一盘牛肉,青豆角,鱼头豆腐,赵添要了一个花生米。赵添说,再点一个汤,我请客。
干部下乡,四菜一汤。好,谁请客无所谓,赵添哥,我们今天才找到了在家的味道,那种生活离我们好象很远一样。
我的心事你懂,反正到这样了,喝吧。我们还得和过去那样,先拿一瓶平分。
老板,给我们放一曲懂我。我的心中已经开始流动歌曲了
多想告诉你、、、、、、
八章
我不应该拥有一份象样的工作,也许是命里注定。在试用期的第二月的最后一天我接到了家里来信:父病重,急回。我心急如焚地赶到家里。从此,再也没有回塔北去。塔北城的印象,至今我还能感觉到那个小白手伸向我的方向,和那只手的温热度。“我们欢迎你再回来”的话象一剂健胃良药,永远地让我心安。
赵添一直没有回金北县城,后来他的妻子病重,他接她去了塔北。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外面下起了雪。电视上播放着当日的新闻:县里在西安人才交流会上引进了一些可贵的人才。我守在灶子旁。火红的煤球在炉子里。
我知道外面会下雪的。
传达室里的唯一的旧钟表,发出惨淡的滴嗒声。
旧钟表是闫老头留下的。他已经退休了。他儿子到厂里上班。他就退了休,当时他还只有五十六岁。
“我离退休还有五六年来,有我在一天你们休想胡作非为。”闫老头说过这话没几天他就退了休。
我非常感慨闫老头他敢说敢道。我这个大学生,由保卫科到留守传达室的技术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前厂和后厂天壤之别是前厂隆隆地生产着,后厂我们几十个人的救命草似的把守着仅有的死沉沉的机器。昔日隆隆的机声被子无声的雪花代替,在这初春的夜里,你能听到飘雪的声音,那是天籁之音。我拿起一本书,半躺在床上,就着泛黄的灯光,读着。
第二天凌晨时分,我接到了来自塔北市赵添的消息。令我大惊。电话是他的妻子打来的让厂子里去人处理后事。
我把电话打到厂长家里,厂长说这事我们不好管。听了这话,我心凉了半截。看着早晨的阳光发呆。我知道那个昔日的英雄的故事早已结束了。
我和赵添的一个远门兄弟一起赶到塔北市。我很想见一见赵添。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深色木质骨灰盒。正面没有照片。赵添永远在我们面前消失了。看着嫂子和孩子哭得死去活来的,我心里堵得难受。
更令人难受的是公安局里给赵添的结论:因涉嫌偷盗,逃逸时,绊倒在石头上,头部流血过多,身亡。
我想了解关于赵添死时更多的细节,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难于接受这种事实,他怎么会偷盗呢!他怎么逃逸的!他怎么会头部流血过多死亡!
死了的已经永远地走远了,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一些令人难以琢磨的问题。有时我们还会依稀记起赵添的面孔,和他曾经与我们一起所走过的路,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但是永远不能改写的人性图谱,赵添的一生没有谱写好自己的篇章。
我们会吗?!(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