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旅(2 / 3)
走在溪水潺潺的路边,经过十里画廊,座座秀峰,都是单个儿拔地而起,一身树叶葱茏,就象穿着绿色衣服的含羞少女,清雅俊秀,又象是山中旷达憨厚的小伙,英气挺拔那种种身入画图的感觉,象大自然的巨笔描绘一副青绿山水,到处是湿润的泼墨技法,饱蘸绿的色彩,泼洒出这美丽而无拘的巨幅山水。
时或见一两只金毛小猴子跳跃其中,活泼调皮,使得树枝一荡,吱吱嘶鸣,更添几分情趣
金鞭溪,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王母娘娘的宝鞭丢在这里,小龙女为了拿走宝物,就不惜用自家的金鞭替换神龙守护的宝鞭,然终被神龙发觉,去追宝鞭,小龙女把自家的金鞭一掷,直听轰然巨响,开山劈路,豁然成溪而后称为金边溪
(五)
预备走下天子山。
导游说,石级需要五上五下,见了路口往右拐。
正是:前不见前人,后不见后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我与娇娇。
于是,我和娇娇同行。
女孩子已是累的气喘吁吁,红扑扑的脸上挂着无可奈何,可爱十分。
走了无数阶梯,腿已是感觉酸软,我俩就担心错路,但是问问,十里画廊依然在前。步入山上的茅亭,稍事歇息,赫然一袭玲珑可爱的青翠藤蔓跳进眼帘,藤蔓上坠着两个拳头大小的马铃薯样的果实,但却是暗黑的颜色,正摆在路边。
凑近一看,奇哉怪也,两个红薯乃是相并而生,象孪生兄弟,粗略的分出胳膊腿的形状,仿佛俩小人儿,更甚者,乃是应一男一女,男的那个居然还有一小话儿直挺挺翘起,惟妙惟肖!
我立马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何首乌的描写,难道这便是何首乌?“那何首乌,是象人的形状的”
我问山农,这是什么,山农果真答曰“何首乌”我心中狂喜莫名,再看那何首乌,藤蔓儿青翠,椭圆的叶子鲜绿玲珑,指头肚儿大小,犹带着露珠儿,根须上的何首乌肯定是才从山里掘出,新鲜湿土还裹在身上,样子拙笨,而四肢分明。
这就是何首乌呀,以前只在书中读,不想今日观真颜。
讲价而后,花了三十元钱,买了一对,刚要转身,另一山农又说还有一对大的,早晨挖了放在山后问要不要,当然要,干吗不要!于是又经讲价,补了二十元,买了两对。娇娇一边也看了再看,更觉新奇心盛,都以为,这个要买回去,上课便是生动的教材,娇娇便拿出相机,为它拍了照片,我更是如获至宝,想着回去如何炫耀
兴致勃勃,走路也不累了,不时来到一平台,童童从下面的溪水处上来,喊着你们怎么才来,我们早到已久。我笑嘻嘻的跟他们说我可买了宝贝,让他们看过,也是很感兴趣的样子。然后又跟导游说我买了一对何首乌呢。然而导游的兴致不高,态度不惊不乍,说我让你们不要在景区买东西你们就是不听。我也不理会,怎么会呢,这可是物美价廉呢。他说,我也不跟你犟嘴,这样吧,你拿到山泉那里一冲,就什么都明白了。
半信半疑底下,走到溪水那里一冲洗,湿土褪去,关节处竟然都是用篾条之类的东西插起来的!真是懊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难为了我们的山农,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不是真的何首乌,也是仿制的艺术品嘛。
(六)
踏云而上!
踏云直逼峰顶!
立在四围是大玻璃窗的巨型缆车上,只看见自己迅疾的离开地面,峰峦后倾下降,人却飘了上来,面向高耸入云的峰柱,我竟然直挺挺的飞了上去!
奇妙!
“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
怎么可能不到黄石寨呢,原先以为黄石寨是个山寨,原来不是,只是一形险地要的山峰,导游讲:当年乌龙山剿匪,就是土匪们在山上扎寨,命名黄石寨,后来就一直延续了这个名字。
黄石寨山顶巨松老藤,云雾缭绕,绝顶风光,别有一番气象!
走上石板小路,飘洒起几滴细雨,竹纱纤纤晃动,叶子轻轻在风中摩擦,我们登上自然最高的观光台——摘星台。哦,无垠的天底下,是如树林般密集的山峰!长天一色,峰壁峻削;竞相拔起,气势如虹;千山万壑,林林总总。头顶伸拂的松枝上有蛇缠绕,长约米许,行人从台上搭建的木梯上走下,自是小心翼翼。
六奇阁,以山奇,水奇,松奇,石奇,植物奇,动物奇而得名,是一高耸入云的仿古阁楼,六檐斗拱,琉璃生辉,比起天子阁少了一份端严,多了一份灵动。
穿上土家姑娘的白色服饰,拽起裙裾,手扶饰银辉光的帽子,就在六奇阁前留影,千松万壑,晴空碧云,让这难行的高潮成为一个永远的定格。
——“张家界顶有神仙!”(朱隆基) ↑返回顶部↑
时或见一两只金毛小猴子跳跃其中,活泼调皮,使得树枝一荡,吱吱嘶鸣,更添几分情趣
金鞭溪,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王母娘娘的宝鞭丢在这里,小龙女为了拿走宝物,就不惜用自家的金鞭替换神龙守护的宝鞭,然终被神龙发觉,去追宝鞭,小龙女把自家的金鞭一掷,直听轰然巨响,开山劈路,豁然成溪而后称为金边溪
(五)
预备走下天子山。
导游说,石级需要五上五下,见了路口往右拐。
正是:前不见前人,后不见后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我与娇娇。
于是,我和娇娇同行。
女孩子已是累的气喘吁吁,红扑扑的脸上挂着无可奈何,可爱十分。
走了无数阶梯,腿已是感觉酸软,我俩就担心错路,但是问问,十里画廊依然在前。步入山上的茅亭,稍事歇息,赫然一袭玲珑可爱的青翠藤蔓跳进眼帘,藤蔓上坠着两个拳头大小的马铃薯样的果实,但却是暗黑的颜色,正摆在路边。
凑近一看,奇哉怪也,两个红薯乃是相并而生,象孪生兄弟,粗略的分出胳膊腿的形状,仿佛俩小人儿,更甚者,乃是应一男一女,男的那个居然还有一小话儿直挺挺翘起,惟妙惟肖!
我立马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何首乌的描写,难道这便是何首乌?“那何首乌,是象人的形状的”
我问山农,这是什么,山农果真答曰“何首乌”我心中狂喜莫名,再看那何首乌,藤蔓儿青翠,椭圆的叶子鲜绿玲珑,指头肚儿大小,犹带着露珠儿,根须上的何首乌肯定是才从山里掘出,新鲜湿土还裹在身上,样子拙笨,而四肢分明。
这就是何首乌呀,以前只在书中读,不想今日观真颜。
讲价而后,花了三十元钱,买了一对,刚要转身,另一山农又说还有一对大的,早晨挖了放在山后问要不要,当然要,干吗不要!于是又经讲价,补了二十元,买了两对。娇娇一边也看了再看,更觉新奇心盛,都以为,这个要买回去,上课便是生动的教材,娇娇便拿出相机,为它拍了照片,我更是如获至宝,想着回去如何炫耀
兴致勃勃,走路也不累了,不时来到一平台,童童从下面的溪水处上来,喊着你们怎么才来,我们早到已久。我笑嘻嘻的跟他们说我可买了宝贝,让他们看过,也是很感兴趣的样子。然后又跟导游说我买了一对何首乌呢。然而导游的兴致不高,态度不惊不乍,说我让你们不要在景区买东西你们就是不听。我也不理会,怎么会呢,这可是物美价廉呢。他说,我也不跟你犟嘴,这样吧,你拿到山泉那里一冲,就什么都明白了。
半信半疑底下,走到溪水那里一冲洗,湿土褪去,关节处竟然都是用篾条之类的东西插起来的!真是懊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难为了我们的山农,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不是真的何首乌,也是仿制的艺术品嘛。
(六)
踏云而上!
踏云直逼峰顶!
立在四围是大玻璃窗的巨型缆车上,只看见自己迅疾的离开地面,峰峦后倾下降,人却飘了上来,面向高耸入云的峰柱,我竟然直挺挺的飞了上去!
奇妙!
“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
怎么可能不到黄石寨呢,原先以为黄石寨是个山寨,原来不是,只是一形险地要的山峰,导游讲:当年乌龙山剿匪,就是土匪们在山上扎寨,命名黄石寨,后来就一直延续了这个名字。
黄石寨山顶巨松老藤,云雾缭绕,绝顶风光,别有一番气象!
走上石板小路,飘洒起几滴细雨,竹纱纤纤晃动,叶子轻轻在风中摩擦,我们登上自然最高的观光台——摘星台。哦,无垠的天底下,是如树林般密集的山峰!长天一色,峰壁峻削;竞相拔起,气势如虹;千山万壑,林林总总。头顶伸拂的松枝上有蛇缠绕,长约米许,行人从台上搭建的木梯上走下,自是小心翼翼。
六奇阁,以山奇,水奇,松奇,石奇,植物奇,动物奇而得名,是一高耸入云的仿古阁楼,六檐斗拱,琉璃生辉,比起天子阁少了一份端严,多了一份灵动。
穿上土家姑娘的白色服饰,拽起裙裾,手扶饰银辉光的帽子,就在六奇阁前留影,千松万壑,晴空碧云,让这难行的高潮成为一个永远的定格。
——“张家界顶有神仙!”(朱隆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