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 71 章 保仪疑延,夷三族(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 就魏延这么抗命,其他人自然是不同意的。
  更别提魏延平常的时候,那就疯狂得罪人, 三国志明确记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 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 有如水火。
  很巧, 杨仪就是回蜀汉的先头部队。
  就算是没事这都针锋相对呢,更别提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了。
  对此, 杨仪充分落实诸葛亮的命令,想不退,想继续打, 门都没有
  当然,对于这件事,诸葛亮有没有预料到呢
  还别说,诸葛亮真的知道魏延是这么个人,所以殿后都安排了俩,一个是魏延一个是姜维,并且下令,如果魏延不回去,大家也别管他, 爱回不回,姜维该断后继续断后,就当没魏延这么个人得了, 等他自己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或者打输了,自己就回去了。
  对于魏延那别说殿后了,就算是打头阵回成都那都是不行的,总之一句话他要继续北伐诸葛亮死了他还在
  可以说,每次北伐的时候鉴于诸葛亮不让他带兵打长安,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的情况下,诸葛亮死了,眼下又是老对手杨仪主带大军,如今还要撤退,彻底点燃了魏延。
  不仅仅自己不回去,你们别想回去。魏延作为诸葛亮遗命断后之人,他的确是去断后了,只不过是另一个断后,断自家的后路,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刘备在闻言那种无力感更深了,而且这种无力感还是极为难以描述的那种。
  断后断到断自家后路,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且究其原因,还是为了不退北伐,继续匡扶汉室,以防旁人归去,试图背水一战。
  诸葛亮的面色那也极为复杂,他对于魏延有些了解,但是也真的没有太多的了解。
  他也不会指挥魏延,更多地是主公带着魏延出兵,时至今日,也算是战功卓著。
  如今又去镇守汉川了,了解自然就更加没有那么多了。
  事情当前,诸葛亮不由得道,“主公,文长守汉川,挺好的。”
  能力强,是个将才,足够忠心,绝对不会出现类似于糜芳的那种事。
  作为汉中之首,地方上倒也没人能比他高了,挺好的。
  至于其他的
  诸葛亮到底还是叹了口气,就文长这个样子
  有些似曾相识。
  许昌,曹操看着这画面的一幕,“倒是有几分像云长。”
  虽然是有点像,但是云长虽然得罪人,但是真没有得罪这么多人,徐晃在心下道。
  傲上而不欺下,绝大多数也是在士大夫那边,在同僚之间,云长也是看军功为人,其实也可以相处得不错。
  但是就这的确也是忠心耿耿。
  不过就这行为
  不听遗命,战场争兵权
  事情当前,杨仪和魏延互相上表对方叛逆,扣帽子,都挑最大的扣,还真不愧是对着干多年的俩人。
  不过魏延这顶帽子是冤枉的,杨仪那就真不一定了,后来没成为诸葛亮继承人,张口就是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