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究竟是怎么了?
  她,想念他
  从旅游报导中,沛恩知道新舛湖口有一家古式装汉的客家餐馆,近来颇富盛名。
  电话中,沛恩首度提出意见,说她想去吃客家菜,承显马上回答她要去报导上介绍的那家客家餐馆。
  沛恩感到很开心,承显想的和她想的一样,他们两人还是那么的有默契。
  两人相约去了新竹吃客家菜。
  这一回,按照往例,承显仍旧有备而来。
  “这家店是由一位伟大的母亲所经营的,听说当年为了照顾她那罹患骨癌末期的儿子,老板娘费尽心思,每餐都细心询问她儿子下一餐想吃什么,就这样辛苦忙碌了三年,从不间断地为儿子准备想吃的每一样东西。”
  “那她的儿子呢?”
  “无情的癌症还是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啊好可怜好伟大的妈妈。”
  “母亲的爱一向是最伟大、最无私的。”
  “我不知道,我没有妈妈。”第一次,司沛恩谈到自己的身世。
  “咦?”江承显有些讶异。
  “我是个孤儿,不知道是不是天下所有的妈妈都一样伟大,但我很为这个老板娘的爱而感动。”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他很抱歉地看着她。
  “从小,我便知道要努力、要表现得乖巧,这样才会有人疼,这样孤儿院获得的经费才会充裕,因此,我一直表现得像个懂事、乖巧的女孩。九岁那年一对年轻的夫妇因为很喜欢我,所以想收养我,那时我不知道有多高兴,因为从此以后,我不用再羡慕别人,我也有爸爸妈妈来疼了;从此以后,在孤儿院我不必再努力展现乖巧的模样来讨好别人,以求得温饱。”
  司沛恩说着说着,眼睛望向远方,悠悠地接着说:“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模式:故意表现得像个天使般,来博取别人的疼爱,换得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因为那像是在欺骗,那不是我自己!”
  “是瀛泰看穿了连我自己都不了解的心事。”眼泪静静地流过司沛恩的脸庞。“当那对年轻夫妇要来带我走的那一天,瀛泰到我房里,跟我说,我够懂事了,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伪装自己,我不会快乐,因此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院内另一个三岁的女孩,因为她对人事尚属懵懂,会比我更容易拥有对家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说到这里,司沛痘缝咽,泣不成声,过了好—刽儿,才又继续说:“瀛泰说我们不用掩藏真实的自己,把机会让给那个妹妹,让她代我们实现未曾实现的健全人生,而已错失人生这段良机的我,他愿意负责照顾。”
  “就因为瀛泰的一句话,我把这个机会让出去,让那对年轻夫妇收养了那个他们也满喜欢的三岁妹妹。之后,瀛泰真的履行诺言,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也是从那时开始,瀛泰便和我的生命有了密切的关系。我们像一家人,彼此成为对方的依靠。他宠我、爱我,以至于我不再渴求家庭、渴求父母,因为瀛泰给我的足以敢代这一切。”
  “与其说家人,不如说得更贴切些一瀛泰就像我的哥哥一样。他教我做自己,同时还竭力给我家的温暖。”
  扮哥!沛恩愈来愈明确地知道,她和瀛泰之间拥有的确实只是亲情,并非她曾以为的爱情。以前从未品尝过爱的滋味,所以她以为人和人之间的自在相处便是所谓的爱了,直到
  沛恩不由自主地看向江承显,脸忽地一红,害怕被看穿心事,因此赶紧将头低下,掩饰自己莫名的心跳。
  是的,所谓的爱,不是平稳、安心,而是有更多的悸动、心跳与思念。
  “瀛泰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他走了,全世界就只剩下我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想到瀛泰,沛恩就一阵伤心。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瀛泰那么善良,为什么会死得这么掺?”司沛恩不平地控诉着,她大声哭喊,哭得肝肠寸断。
  在一旁默默聆听的江承显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因为他知道此刻的司沛恩正在释放她的悲伤。回忆往事是面对现实的开始,而哭泣则是宣泄悲伤的最佳方式。
  相反地,江承显为司沛恩跨出的这一步感到欣慰不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