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高适:上贼船了! 一更(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娘的想法简单粗暴。
  以长安为中心, 有许多条宫驿大道。其中有一条南越秦岭,通往蜀中,名做“陈仓道”故道。
  这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 天子西逃线路必经的要道1。若那一日果真无法扭转, 她把控住陈仓道, 便等同于控住了李隆基。
  贺知章可不知道看似乖巧的女郎有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小老头只觉得哭笑不得, 引着七娘出了驿厅。
  他们所在的这处重慧馆是潼关道第二站,馆内不止设有驿厩、驿库、驿厅, 还依照山势建景观,做水池,使得驿站内的环境清幽,面面兼备。2
  贺知章带着七娘立在驿厅外大略览过, 笑道“经营馆驿可不只是吃饱喝足,遮风避雨那般简单。像是泛舟垂钓,听雨观花,凭栏赏月这些文人雅趣可一样都少不得, 你能做到吗”
  七娘梗着脑袋不认输“不就是雅趣和格调嘛, 从细微处也可以入手的,不一定非得大手笔。”
  她心里也清楚, 当今陛下如此喜欢装点盛世门面,必不可能错过驿传。因而,驿站不只要满足往来驿传的公私行旅,亦是大唐强盛的有力彰显。
  贺知章摇头苦笑。
  凡天下诸州税钱,年一大税,每年一小税,再加别税八十万贯,皆用于军国传驿邮递、外官月料及公廨。
  也就是说, 每年朝廷就有二百十万贯钱下发往一千六百十九所驿站中。听起来好像是一笔不小的钱财,然而放到每个驿馆内,每年只能得四百六十七贯。3
  “这四百六十七贯就是朝廷启动驿馆的所有经费,而驿长就要琢磨如何经营、放贷、买卖,才能迅速供给驿站日常所需。”贺知章望向七娘,“你可有这等资本啊”
  方才贺知章提到的这些经营驿馆之道,在大唐有个专有称呼,叫做营驿。
  一般情况下,营驿不足的驿站,往往没有充足的资金供给驿马,就会需要周边百姓以私马补贴驿站的临时需要。
  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大唐普遍存在,对沿途百姓来说已然成为又一份负担。甚至许多马户为了不被“临时征用”马匹,选择不再养马。4
  谁能想到,天下马匹锐减,王朝的驿传与军力下降,竟然只是因为全唐的十里一驿。
  驿传无错,初衷无错,错的不过是上位者的执政风格。天子越喜奢靡,底下自然不乏投其所好的鹰犬。
  君王言行之重,左右了王朝的走向。
  七娘听贺知章讲过驿站背后的门门道道,默了许久,才肃着脸答话“我虽然还没有这本事,但我阿翁一定能行”
  贺知章微怔,随即畅笑出声“陇西李氏在剑南这一支确实精于商道,倒是老夫忘记了。只不过,旁的富户被捉驿总归有些不情愿,你这般上赶着去做,可是有了成算”
  七娘这会儿却只笑“一个秘密。等回了岭南跟阿耶商议过,才知道行不行得通。”
  她不说,贺知章自然也不会去逼问。
  车驾重新启程上路,走走停停,随着贺知章的身体状况前行赶路,十日之后到了东都。潼关艰险,老人家到底吃不消,才到紫薇城外便坐不住马车了。
  老的倒下,万事还得靠小的。
  七娘轻车熟路地带领一行人下榻驿馆,命人请了医师瞧过,看着贺知章喝完汤药睡下,才掖好门出去。
  门外,阿寻整装待发“七娘子,车已经套好了,这就出发去王屋山”
  七娘应声“走吧,许久不见,也不知她还认不认我。”
  阿寻多瞧了七娘一眼。
  这些年他隐隐察觉到七娘的一部分身世,虽然诧异,却也不多问。此刻,脚下稍顿之后,便牵了马恢复一派淡然“我随娘子同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