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成化犁廷足以说明一切(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蒙古小王子又进犯甘州,甘州指挥姚英等人战死。
  十一月,安南侵略占城,占城王子古来逃入明朝。
  宪宗在位二十三年,长期不召见大臣,处决政事均经内宦。
  晚年传旨多倚太监怀恩、覃吉。
  怀恩犯颜敢谏。
  覃吉曾在东宫,侍太子读书。
  两宦在朝中均有美誉。
  皇后王氏遇事淡然。
  宫廷诸事多倚万贵妃统领。
  万贵妃待内宦宫婢甚严。
  宦官每有流言中伤,诸多失实。
  万贵妃父万贵,秉性醇谨,每告诫子侄安分自守。
  万贵死后,子万喜进都指挥同知,恃势骄横贪婪,交结内宦梁芳等以贡物为名谋赏邀利,恶名扬于朝外。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万贵妃病死。
  据说因怒挞宫婢后,痰涌而死。
  传说宪宗郊祭回宫,知贵妃死,悲叹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视之为“玉环之受宠于明皇”,未免比喻失当。
  宪宗的哀叹,当不仅是私情的眷恋,而还由于失去了一个内决政事的宫廷辅佐。
  七月,封皇子朱佑杬为兴王,朱佑棆为岐王,朱佑槟为益王,朱佑楎为衡王,朱佑枟为雍王。
  这年八月,宪宗病死。
  年四十一岁。
  遗诏太子佑樘即帝位。
  九月,上尊谥,庙号宪宗,葬茂陵。
  朱见深即位后,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又不顾明景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景帝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重修景帝之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
  朱见深任用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
  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位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
  然而朱见深后期逐渐昏庸的史料并不可靠,毕竟在满清之后,许多明史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但‘成化犁廷’却深入人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