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华夏圣人评选(3 / 3)
弘治二年(1489年),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
之后他遍读朱熹的着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
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守仁格竹”。 ↑返回顶部↑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
之后他遍读朱熹的着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
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守仁格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