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山不容二虎,水里也不能有两条蛟龙(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讽是曹魏平定关中的大功臣、老干部锺繇手下的西曹掾。
  理论上他应该是曹魏的坚实拥簇,因为他做的是魏国的官,没有汉朝的官身。
  魏讽被评价为:颇有智谋,口才出众,善于蛊惑人心。
  而且他是沛国人,属于曹操半个老乡,总之在邺城相当有影响力。
  可惜,就在发动政变之前,陈祎害怕了,他转头向曹丕坦白此事。
  曹丕文胜过曹彰,武胜过曹植,是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
  然后曹丕展现了一个高明政治家的铁腕手段,第一时间诛杀了魏讽,随后兴大狱,被牵连处死的有数千人。
  革命元勋钟繇因此案被免掉官职,整个官场从此焕然一新了。
  在曹丕的铁血统治之下,邺城这个曹魏首都风声鹤唳。
  不知是出于报复还是防微杜渐,曹丕将所有当初荆州投降势力全都清洗掉了。
  比如张泉(张绣之子)、刘廙兄弟(刘表的故吏)、宋忠父子(刘表故吏)、王粲之子(刘表故吏)。
  他们和荆州方面全都有着历史关系。
  甚至有传言说刘琮本人也被杀了,只是此事不知真假。
  魏国的骑兵在大平原上依旧占据绝对的优势,汉军前锋在新野碰壁之后便停止北上的步伐。
  至于声援邺城的部队也一直没有出发,后来得知叛乱已经平定,则更没有北上的必要。
  尤其是这时候,汉军前线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消息。
  “孙权,对荆州下手了!”
  孙权已经整合了东吴上下的意识形态,之前因为“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大于荆州的重要性,江东以鲁肃为代表的联盟派一直没有攻打荆州的动静。
  而此时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足以和曹操抗衡,而东吴却要沦为最弱势的一方。
  虽然进攻北方诱惑也非常巨大,但是江东的立国之本是因为他们有着当下最强的水师力量。
  可现在,有人来抢他们的生态位了,关羽麾下三万多的水师陆战队,而且还是在他们的上游。
  一山不容二虎,水里也不能有两条蛟龙。
  所以孙权和群臣一致认为关羽的威胁更大,他占据着长江的中上游,顺江而下来吞并吴国是十分容易的事。
  “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已经小于了袭取荆州、全据长江的重要性。
  根据时间差来算,在关羽他们得到准确无误的消息的半个月前,孙权就动手了。
  由于关羽没有按照东吴设想的那样将后方驻军调往前线,东吴放弃了偷袭的战略,而是直接大军压境。
  在此之前,陆议曾尝试伪装成商队运兵,结果先头部队被刘禅安排巡逻水上的樊茂发觉。
  双方爆发大战,吴军水师战斗力更胜一筹,以八条船的代价换掉樊茂十几条船,甚至差点活捉樊茂。
  幸好其他汉军支援及时,才将此敌击退。
  随后孙权亲临前线,全军出击,将长江沿江狼烟大起的烽火台强攻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