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混乱(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听闻建奴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义州筑城的时候,他只感觉疑惑不解。
  「在义州筑城,能有什么用处?」
  王德华沉吟了片刻之后,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奴婢不太知兵,具体的也不清楚,据祖总兵来信是说,建奴在义州修城,是想要先行建立一个补给的地方,以方便囤积兵马粮草。」
  「等到建奴建好了义州城,恐怕就要大军压境,来攻打锦州,请求皇上调拨军粮器械北上支援。」
  崇祯眉头再皱,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无奈。
  「钱粮钱粮,又是钱粮,朕哪里给他们变来这么多的钱粮。」
  崇祯的声音低沉,语气之中也带着些许的怒意。
  「每年支出上千万的辽饷,北地的建奴却是越打越强,辽东的土地却是越来越少。」
  「每逢战事,又上报请求增派军粮器械,加派军饷银钱,这上千万的辽饷,到底去了哪里?!」
  崇祯的眼神清冷,怒火中烧。
  「不给,让他祖大寿自己去想办法!」
  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登基,不通政事的藩王了。
  理政十三年的事情,他早已经是清楚了很多朝廷和军镇之中的秘密。
  吏治腐败,军镇糜烂,这些问题,崇祯全都清楚。
  但是如今积弊已重,很多时候,就是想改也是有心无力。
  就像京营的问题,崇祯全都清楚,但是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
  到现在,京营也没有彻底的得到整顿。
  只有新练的勇卫营,还算得上是一支军队,算上的一份战力。
  想到勇卫营,崇祯的神情稍微缓和一些。
  南下平叛的勇卫营,接连立功,进剿有力,确实是让他心中稍微舒服了些许。
  手中有一支直属的强军,确实是让人能够心中安定。
  崇祯冷声喝骂的时候,王德华就站在一旁,宛若泥塑木胎一般。
  这种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辽饷,到底为什么每年支出上千万两,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
  崇祯也并没有骂久,在骂了一会之后,便停下了言语。
  沉默了良久之后,崇祯的神情显得颇为颓废,声音也比起之前更加的低沉。
  「答应祖大寿的请求,内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刚刚的话也只是气话罢了,辽东,崇祯自然是不敢放弃。
  对于祖大寿,崇祯的心情其实也是极为复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