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十六)(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资本不是一个人。
  所以,甲觉得,哎,此利国利我之大计,我出钱,移民。
  乙则觉得,甲这个傻吊,把资本用在移民上,老子正好把钱用在产业扩张上,还省的你和我竞争了呢。
  所以,解决方案,无非两种。
  一种,是刘玉一开始做的那样,迁民这件事,让资本有利可图。比如说,南洋开发种米种甘蔗、北美挖金子、松辽以北种黄豆。
  如果不能有利可图,那就把条件都被备齐了:缺铁路?修;有印度糖竞争?灭……
  另一种,就是让资本屈服于人的意志,使人可以操控资本,逆“水之向下”的自然法则而动。
  比如说,把社会上的资本、力量,都组织起来,强行完成移民过程。
  而这,又绕回了“中国”和“华人”的问题。
  如果让华人在环太平洋地区具备优势,那其实现在做不做都没啥意义了。人口基数已经到了,就算大顺现在瞬间崩了,南洋北美各地的华人也扛得住、守得住。
  而问题是,如果把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甘肃等地的人,也看成人,也考虑他们的未来。
  那么,前一条路显然不现实。
  人要出生,人口基数在这摆着,天花之类的疾病已经可以预防,一年怎么也得移个人口的1%,才能基本维系人均三四亩地不变小,这是此时大约的人口增长率。
  放在之前清教徒被驱逐到北美时候的英国,1%,也就一年三五万人。问题不大,哪怕是全抓进债务监狱,官船去送,也送得起。
  而放在大顺,1%,在这等人口基数下,什么概念?
  350万。
  大顺现在就算拼了命发展工商业,一年能吸纳350万人口从事工商业吗?
  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末期,全世界的工业人口加起来,一共几个人?
  所以说,迁民,每年不照着500万迁,基本解决不了大顺内部的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而一年进行500万人口级别的迁徙,尤其是在这个火轮船刚兴的时代……怎么说呢,这就挺吓人的。
  就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能组织起每年几百万人规模的、跨越三五千里的迁徙,那能把世界上的其余国家吓尿了。
  只靠资本的逐利性,通过把人异化成产生剩余价值的某种货物,亦即刘玉之前的政策,肯定不行。
  因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发生、在流通中实现的。
  每年500万人被异化,那么得多大的市场才能实现这种流通?
  你哪怕说,反动到恢复奴隶制呢。问题是,就算反动到恢复了奴隶制,你弄一群人去美洲西海岸干种植园,种啥?卖给谁?还是说这人有什么怪癖,就喜欢棉花粮食堆积在仓库里,看着就感觉爽,而不是想要变成钱?
  一块土地,你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并且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他才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资本,否则那就是一块地。
  这个条件,包括市场、气候、运输能力、被剥离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以及维系劳动者从属于资本的社会条件比如旁边没有可耕种的无主荒地,等等、等等。
  所以,推到这一步,如果把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人,看成是人,并且要让他们的生活也过好。
  而不是只把目标定为让汉人帝国成为蒸汽压路机、或者环太平洋华人占据绝对优势。
  那么,似乎有也只有一种可能,来完成这件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