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十九)(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使得,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极为单一,且极为脆弱。
  经济结构单一且脆弱,那么社会分工也就还早,手工业发展什么的最多也就想想。
  啥都缺。
  布匹、铁锅、丝绸、茶叶、糖……甚至于,如今连批量制造的铜佛像,在这边都卖的相当好。
  然而蒙古人手里又没有钱。
  抢……燧发枪时代了,抢钱的时代过去了。
  那就只能换。
  商人们倒也不急着要现钱。
  春天来的时候,你赊了多少东西,咱们定好了你用多少羊来还;秋天回去的时候,把你欠债抵账的羊牛马赶走。
  这里面,显而易见地能看出来问题。
  春天的羊,和秋天的羊,是一个羊吗?
  或者说,一个小牛犊,和长大后的牛,是一个牛吗?
  从生物的角度上讲,是。
  从商业的角度上讲,显然,不是。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且脆弱,所以社会运行和大顺这种理论上是小农国度的情况,完全不同。
  各个部族的首领,类似于欧洲的封建主。
  下面的牧民,倒不如说是农奴或者牧奴。
  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向大顺皇帝效忠,按照封建分封那一套,各自分好自己的地盘草场等等。
  同样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得向最高领主履行封建义务。
  在大顺内地,是郡县制、亩税。
  而在蒙古地区,则基本还是封建义务制。
  封建义务这一套,隔壁幕府就搞得有模有样。大顺这边也差不多:各个部族的首领,时不时得入京朝贡,在京居住一段时间。
  入京……京城居,大不易。你入京,不得讲排场、不得花钱?
  没钱,那不得借啊?
  借,自然是和在蒙古地区买卖最大的商会借。
  利息,肯定是按照《大顺律》走,绝对合法:36%,最多三年,连本带利两倍即止。若两倍即止,还不还,则本息合计为新本,再按照36%的年息还。
  除此之外,各个部族得出丁、徭、役。
  比方说,驿站、边防、巡逻、戍边,这些义务,是要花钱的。
  花钱,没钱就得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